一句话结论
•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让模型/代理 ↔ 各种工具与数据源以标准方式沟通的工具层协议(基于 JSON-RPC,常见传输是 stdio / 可流式 HTTP)。更像"给智能体插各种能力的 USB-C 口"。
• A2A(Agent-to-Agent Protocol):让不同代理之间彼此发现、会话、协作、流式同步状态/事件的代理互操作协议(常配合 SSE/实时事件)。更像"让多个智能体组队的通用语言"。
关系与边界
• 关系:不冲突、互补。常见做法是------对外用 A2A 串起多代理协作;每个代理在内部再用 MCP 去调用数据库/搜索/知识库/企业系统等工具。
换句话说:A2A 解决"代理↔代理"的编排与互联,MCP 解决"代理↔工具/数据"的接入与调用。

怎么一起用(给你一套落地骨架)
你的场景里有 ASR/TTS、LLM 路由、RAG、法律专家等模块,推荐:
-
A2A 做"骨干总线"
• 前端(语音/网页)→ Router Agent(A2A)
• Router 决策把任务派给:ASR Agent、RAG Agent、Legal-Expert Agent、TTS Agent 等(有的本地、有的远程第三方)。
• 任务派发用 A2A 的"发送任务 + 订阅进度",可边做边回传增量(文本/音频帧)。  - 每个 Agent 内部用 MCP 插"工具能力"
• 例如 RAG Agent 通过 MCP 挂:向量库、网页检索、企业知识库、Redis(短期记忆)等工具。
• Legal-Expert Agent 通过 MCP 访问法条库/案例库/检索工具。
• 这样每个代理对外只暴露 A2A 能力;对内通过 MCP 统一管工具与数据连接。 - 一个典型调用链(简化)
• 前端语音 → Router(A2A)
• Router 将音频任务发给 ASR Agent(A2A),订阅转写增量
• Router 把转写增量流式转发给 Legal-Expert Agent(A2A)
• Legal-Expert 在内部通过 MCP 调用检索/向量库工具拿证据,流式产出结论
• 结论再派给 TTS Agent(A2A)合成音频,前端一路收到增量音频/文本
何时选谁(经验法则)
• 你要"接各种后端能力/数据源" → 选 MCP(声明式工具、统一调用面)。
• 你要"让多个代理互相调用、协作/编排、跨边界互通" → 选 A2A(会话、订阅、进度/事件流)。
• 两者并用:A2A 负责团队协作与编排,MCP 负责把工具插满、把数据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