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der
Qoder是个面世不久的AI IDE. 虽然我没看到官方有说他们是阿里出的,但是很多自媒体是说Qoder是阿里的。
一开始我也是简单体验了一下Qoder, 就只是用了一下最基础的功能,甚至都没有用它的Quest模式,初体验不太好,毕竟Qoder连模型都不给你选,所以后面我也就没用了。
但是这两天我重新打开来用了一下,因为我有个需求是要使用mcp server来搭建一个自定义程度比较高的自动生成开发文档的工作流,所以我就用一堆AI IDE挨个试了一下,这次体验就比较深度。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Qoder的Repo Wiki功能,体验下来效果确实震惊到了我。
什么是Repo Wiki?
官方的说法是这样的。
Repo Wiki 会自动为您的项目生成结构化的文档,并持续跟踪代码和文档的变更情况。 在开发过程中(例如技术咨询、代码解释和功能添加等),Repo Wiki 会分析项目的结构和实现细节,提供相关背景信息,使人工智能代理能够对您的代码库有深入且准确的理解。
简单一点说,就是他能给你生成开发文档,而且是非常详细,规范的开发文档,实际体验下来效果是它生成的文档非常接近于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各种官方的文档。至少如果你不是很严格的去审查文档的内容的话,确实效果很棒。
话不多说,我们看一下效果。 这里我是在gitlab上随便找了个项目,叫SillyTavern,是个大语言模型的前端项目。 首先,在左侧边栏找到repo wiki,然后他先回显示在等待分析,这个时候你就等就行了,到下一个阶段它会先确定文档的数量,然后按照层级生成文档标题,然后再按照层级生成具体文档内容。
生成语言的设置应该是可以在Qoder Settings里面通过设置rule来指定的
这是生成的文档库的目录,颜色变白的就说明已经生成好了。

这是生成的文档的具体内容,结构清晰,有mermaid生成的各种图表,还有对文件的引用,点击可以直接跳转。


repo wiki这个功能用在我们那些完全没有文档的系统上效果是很好的,因为他们生成这个文档是支持更新的,在你每次打开这个项目和你每次提交代码的时候都会触发文档更新,也就意味着哪怕一开始可能生成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后面随着你不断的提交代码更新,这个文档会越来越准确。
当然第一次生成的时候时间会比较久,官方的说法是4000个代码文件的话大概120分钟,但是实际上也得看具体的项目和你的网络情况这些来定。

限制
- 目前这个功能有文件数量的限制,最多6000个文件,必须有git仓库且至少有一次提交记录。
- 目前生成的文档似乎是没法导出的,希望后面能加上这个功能,如果这个导出功能不收费那就更好了。
-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可想而知,这个功能是比较消耗额度的,虽然现在Qoder免费额度比较高,但是后面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