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通俗讲解推荐阅读
【算法--链表】83.删除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删除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 II--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86.分割链表--通俗讲解
【算法】92.翻转链表Ⅱ--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09.有序链表转换二叉搜索树--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14.二叉树展开为链表--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16.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指针--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17.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指针Ⅱ--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38.随机链表的复制--通俗讲解
【算法】143.重排链表--通俗讲解
通俗易懂讲解"LRU缓存"算法题目
一、题目是啥?一句话说清
设计一个LRU缓存,支持get和put操作,当缓存满时淘汰最久未使用的数据,且get和put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必须是O(1)。
示例:
- 初始化:容量为2
- put(1, 1) → 缓存: {1=1}
- put(2, 2) → 缓存: {1=1, 2=2}
- get(1) → 返回1,缓存: {2=2, 1=1}(1被访问,移到前面)
- put(3, 3) → 缓存满,淘汰2,缓存: {1=1, 3=3}
二、解题核心
使用哈希表+双向链表。哈希表保证get操作O(1),双向链表维护使用顺序(最近使用的在头,最久未使用的在尾),保证put操作O(1)。
这就像有一个字典(哈希表)可以快速找到物品,还有一个排队队列(双向链表)记录物品的使用顺序,新用的或刚访问的放到队头,队尾的就是最久未用的,满了就淘汰队尾。
三、关键在哪里?(3个核心点)
想理解并解决这道题,必须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
1. 哈希表的快速查找
- 是什么:哈希表存储键到双向链表节点的映射,通过键可以立即找到对应的节点。
- 为什么重要:这使得get操作可以在O(1)时间内完成,因为我们不需要遍历链表来查找节点。
2. 双向链表的顺序维护
- 是什么:双向链表按使用顺序排列节点,最近使用的节点在头部,最久未使用的在尾部。
- 为什么重要:当需要淘汰时,我们可以直接删除尾部节点;当访问或添加节点时,我们可以将其移到头部,这些操作都是O(1)。
3. 节点操作的原子性
- 是什么:在get和put操作中,需要将节点移到链表头部,这涉及删除节点和添加节点的操作。
- 为什么重要:这些操作必须正确更新节点的前后指针,否则会导致链表断裂或错误。同时,哈希表必须与链表同步更新。
四、看图理解流程(通俗理解版本)
假设缓存容量为2,操作序列如下:
-
初始化:缓存为空,双向链表为空,哈希表为空。
- 链表:头 ←→ 尾(虚拟节点)
-
put(1, 1):
- 创建节点(1,1),添加到链表头部。
- 哈希表记录键1指向该节点。
- 链表:头 ←→ [1] ←→ 尾
-
put(2, 2):
- 创建节点(2,2),添加到链表头部。
- 哈希表记录键2指向该节点。
- 链表:头 ←→ [2] ←→ [1] ←→ 尾
-
get(1):
- 通过哈希表找到节点[1]。
- 将节点[1]从链表中删除(断开连接),然后添加到头部。
- 链表:头 ←→ [1] ←→ [2] ←→ 尾
- 返回1。
-
put(3, 3):
- 缓存已满(容量2),需要淘汰最久未使用的节点[2](在尾部)。
- 删除节点[2],并从哈希表中移除键2。
- 创建节点(3,3),添加到链表头部。
- 哈希表记录键3指向该节点。
- 链表:头 ←→ [3] ←→ [1] ←→ 尾
五、C++ 代码实现(附详细注释)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ordered_map>
using namespace std;
// 双向链表节点定义
struct DLinkedNode {
int key, value;
DLinkedNode* prev;
DLinkedNode* next;
DLinkedNode() : key(0), value(0), prev(nullptr), next(nullptr) {}
DLinkedNode(int _key, int _value) : key(_key), value(_value), prev(nullptr), next(nullptr) {}
};
class LRUCache {
private:
unordered_map<int, DLinkedNode*> cache; // 哈希表:键 -> 节点指针
DLinkedNode* head; // 虚拟头节点
DLinkedNode* tail; // 虚拟尾节点
int size; // 当前缓存大小
int capacity; // 缓存容量
// 添加节点到链表头部
void addToHead(DLinkedNode* node) {
node->prev = head;
node->next = head->next;
head->next->prev = node;
head->next = node;
}
// 删除节点
void removeNode(DLinkedNode* node) {
node->prev->next = node->next;
node->next->prev = node->prev;
}
// 移动节点到头部
void moveToHead(DLinkedNode* node) {
removeNode(node);
addToHead(node);
}
// 删除尾部节点并返回
DLinkedNode* removeTail() {
DLinkedNode* node = tail->prev;
removeNode(node);
return node;
}
public:
LRUCache(int _capacity) : capacity(_capacity), size(0) {
// 创建虚拟头尾节点
head = new DLinkedNode();
tail = new DLinkedNode();
head->next = tail;
tail->prev = head;
}
int get(int key) {
if (!cache.count(key)) {
return -1;
}
// 通过哈希表定位节点
DLinkedNode* node = cache[key];
// 移动节点到头部表示最近使用
moveToHead(node);
return node->value;
}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if (cache.count(key)) {
// 键已存在,更新值并移到头部
DLinkedNode* node = cache[key];
node->value = value;
moveToHead(node);
} else {
// 创建新节点
DLinkedNode* node = new DLinkedNode(key, value);
// 添加到哈希表和链表头部
cache[key] = node;
addToHead(node);
size++;
// 如果超过容量,删除尾部节点
if (size > capacity) {
DLinkedNode* removed = removeTail();
cache.erase(removed->key);
delete removed;
size--;
}
}
}
};
// 测试代码
int main() {
LRUCache lru(2);
lru.put(1, 1);
lru.put(2, 2);
cout << lru.get(1) << endl; // 返回 1
lru.put(3, 3); // 淘汰键 2
cout << lru.get(2) << endl; // 返回 -1 (未找到)
lru.put(4, 4); // 淘汰键 1
cout << lru.get(1) << endl; // 返回 -1 (未找到)
cout << lru.get(3) << endl; // 返回 3
cout << lru.get(4) << endl; // 返回 4
return 0;
}
六、时间空间复杂度
- 时间复杂度:get和put操作都是O(1)。因为哈希表操作平均O(1),双向链表的添加、删除和移动操作也是O(1)。
- 空间复杂度:O(capacity),哈希表和双向链表存储的节点数最多为capacity。
七、注意事项
- 虚拟头尾节点:使用虚拟头尾节点可以简化链表操作,避免处理空指针或边界情况。
- 内存管理:在C++中,需要手动删除被淘汰的节点,防止内存泄漏。
- 线程安全:此实现不是线程安全的,如果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需要添加锁机制。
- 哈希表更新:在删除节点时,必须同时从哈希表中移除对应的键,否则会导致哈希表中有悬垂指针。
- 节点移动顺序:在moveToHead操作中,先removeNode再addToHead,确保节点正确移动到头部。
算法通俗讲解推荐阅读
【算法--链表】83.删除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删除排序链表中的重复元素 II--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86.分割链表--通俗讲解
【算法】92.翻转链表Ⅱ--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09.有序链表转换二叉搜索树--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14.二叉树展开为链表--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16.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指针--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17.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指针Ⅱ--通俗讲解
【算法--链表】138.随机链表的复制--通俗讲解
【算法】143.重排链表--通俗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