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工具结果!

大家好我是一名资深的(11天经验)MCP开发工程师!
众所周知!,AI 小智自带的短期记忆就像金鱼脑------差不多 1000 字。
你刚告诉它"我不吃花生",结果十分钟后它又给你推荐花生米下酒。
这谁顶得住?!
于是我们决定给它来一波"脑容量升级":长期记忆外挂。
Mem0(下图)

🍵 为什么需要长期记忆
想象一下:
- 小智记得你爱喝无糖可乐,不会下次还推奶茶加三份糖浆。
- 小智记得你正在考研,每天能主动提醒"今天复习第 56 页了吗"。
- 小智记得你昨晚吐槽的土味情话,哪怕你今天后悔想删掉,它也能帮你"忘掉"。
这就是长期记忆的魔力:把 AI 从"即兴聊天机器人",进化成"长情的个人助理"。
🔮 这背后靠的是谁
- Mem0:它就像一台云端硬盘,专门存放小智的碎碎念。
-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想象成插线板,让小智和各种外挂互通。
- FastMCP:这是插线板里的"万能转接头",让开发者用很少的代码就能声明"嘿,这是一个工具"。
三者合体,简直就是 AI 记忆的"黄金铁三角"。
📦 小智怎么变聪明的
其实原理很简单:
- 当用户说"我叫小王,我不吃花生",小智把这句话丢给 save_memory 工具。
- 以后用户问"晚餐吃啥",小智偷偷调用 recall_memory,从记忆库里捞到"不吃花生"的线索,再机智地回答。
- 如果某天你后悔了,说"快把昨晚的黑历史删了",小智就会调用 delete_memory,像清空回收站一样。
就是这么直接,没有魔法,只有工程。
📝 一点点代码尝鲜
别担心,我们不是要你啃十几页代码。
核心其实就三行声明,剩下的交给 MCP 框架去跑:
python
from mcp.server.fastmcp import FastMCP
mcp = FastMCP("AI-LongMemory")
@mcp.tool()
def save_memory(...):
"""保存长期记忆"""

写出来就是这么优雅:就像给小智装了一个"记事本插件"。
🔌 插线板:让小智知道有新外挂
在小智的配置里加上:
json
{
"mcpServers": {
"longmemory": {
"command": "python",
"args": ["memory_mcp.py"],
"env": {
"MEM0_API_KEY": "m0-你的秘密钥匙"
}
}
}
}
这就像把小智的 USB 接口插上了新的硬盘。
从此,记忆不再是梦。
🎤 在语音助手里的体验
试想一个场景:
你:小智,我要去超市,记得别让我买花生。
(几天后)
你:小智,我今晚吃什么好?
小智:别忘了你不吃花生,推荐你试试番茄炒蛋配米饭。
是不是瞬间感觉,小智变成了你身边那个贴心的朋友?
而不是一个只会重复预设答案的机器。

总的来说
给 AI 装上长期记忆,就像给直男装上了恋爱日记本。
它终于记得你爱喝什么、讨厌什么,再也不会在约会时点错菜。
从此以后,小智不再是"金鱼脑语音助手",
而是 你的私人助理 + 小秘书 + 知心朋友。
------ 当然,前提是你别忘了给它配上 API Key。
没钥匙,啥也不行,就跟没 Wi-Fi 一样,尴尬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