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电脑可以互相发送数据 分层
1.二进制数据,电信号
1.物理媒介.电气性质-----物理层
2.数据能够正确的传输---数据链路 身份识别--->网络接口层(网卡)
为不同的网络规定统一的身份IP ---网络层/网际层
不同的网络服务与不同的端口 端到端---传输层
会话管理(进程管理)---会话层(可以合并到应用层)
加密解密---表示层(可以合并到应用层)
4.数87u据解析---应用层
ISO
分组交换
当源端系统需要向目的端系统发送数据时,它不会一次性发送整个数据块,而是分割成的较小的数据块(成为数据段)来发送
一个分组:首部+数据段
路由器,链路层交换器
网络协议:
一套标准化的规则集合,规定了通信实体之间如何交换数据
协议组成:
语法:定义通信双方所交换信息的格式
语义:定义通信双方所要完成的操作,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做出何种应答.
同步:定义通信双方的时序关系,即顺序.
协议:
硬件层协议:
在物理连接的设备之间,硬件协议负责管理底层数据传输.
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如tcp和udp)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路由层协议:
路由器依赖路由协议(OSPF或BGP)决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建立连接(TCP协议):
同步报文:请求建立连接
同步-确定报文:接受连接
确定报文:三次握手,未响应了重试连接,直到超时失败
请求资源(HTTP协议):
根据已建立的TCP连接发送GET请求报文
报文包含HTTP版本,主机名等元数据,若服务器返回404 Not Found,表示请求的页面不存在.
返回响应(HTTP协议):
1.服务器接受请求后,读取index.html文件并封装位HTTP响应报文;
2.报文包含状态行,响应头和网页内容.
若服务器过载,可能返回503 service Unavailable,提示暂时无法处理请求
释放连接(TCP协议):
四次握手终止连接,释放系统资源
端系统:
直接连接到网络,供用户使用的设备.
例如:电话,电脑,传感器,智能家居
端系统怎样接入因特网:
必须通过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接入互联网(isp),我国的ISP主要有:中国移动,电信,联通
每个ISP自身就是一个由多台分组交换机和通信链路组成的网络
接入网
主流家庭宽带接入方式:
1.数字用户线技术(DSL)
2.有线电视网络(Cable)
3.光纤到户
4.5G固定无线接入
工作原理
以DSL技术:
1.信号转换
将0/1数字信号转化为特定频率的模拟信号
2.集中处理
运营商机房DSLAM设备,将多个家庭的模拟信号汇聚,转换回数字信号后接入互联网
3.质量保障
通过动态调整各频段带宽分配,确保稳定
电缆互联网接入技术
混合光纤同轴(HFC)实现高速网络连接
光纤主干:连接头端设备与地区枢纽
同轴电缆支线(传统电视线):从枢纽延伸到每个家庭
光纤到户(FTTH)
彻底告别铜线的电磁干扰问题
数据以光信号形式传输,抗干扰能力和传输容量呈数据据提升
直接光纤:
每户单独铺设一根光纤,性能稳定,但成本高
共享式光纤:
一根光纤多路信号,覆盖多家庭区域,接近用户时通过分光设备实现一纤多户
有源光纤网络,无源光纤网络
OLT光线路终端:位于中心局,光信号转换和数据分发.
Splitter分路器:光信号复制到多个家庭.
ONT光网络终端:用户端设备,将光信号转换为家庭可用的网络信号.
5G固定无线:
零布线成本
5G基站->波束成形信号->用户端5G CPE->无线路由器->家庭设备
企业家庭的接入:局域网
以太网:稳定高效的有线连接
无线接入:WIFI的移动自由
广域无线接入技术:
基站,数万米范围信号覆盖
互联网的本质:网络的网络
终端用户->接入ISP->区域ISP->国家级ISP->第一层ISP
客户-提供商关系:明确每一层级的责任与成本分摊
PoP存在点与网络扩展:网路边缘路由器集群
多宿:多个提供商ISP,提高网络可靠性和性能
对等互联与因特网交换点IXP:降低传输成本并优化流量路径
互联网结果的最终形态:内容驱动的网状网络
套接字接口:应用与网络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