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通信体系里,SIM 卡 是最基础的用户身份模块。它内置一颗安全芯片,用来保存网络接入所需的关键信息,例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加密密钥 Ki。运营商通过这些信息完成身份认证和通信加密,用户的电话簿和短信也可以存放其中。对于移动网络来说,这是一张具备安全认证和存储能力的"通行证"。
近年来,中国联通与公链 Conflux 推出了一种新型 SIM------BSIM。这个名字来源于 Blockchain SIM,它在传统 SIM 的安全芯片基础上加入了区块链私钥的硬件存储功能,让手机卡在接入通信网络的同时具备区块链账户的安全管理能力。
BSIM 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安全环境:芯片内预置硬件安全模块,用来保存区块链私钥和签名数据,降低密钥泄露风险。
身份联动 :由于手机卡本身已经完成实名登记,区块链账户可以天然关联到实名用户,方便在有监管要求的环境中使用。
多重用途 :同一张卡既能承担移动通信功能,也能直接调用链上账户与去中心化应用交互。【BSIM:移动通信保证我的日常生活,链上应用让我有机会探索区块网络】
围绕这个新形态,应用场景也在逐步展开。
在数字资产管理方面,可以直接在手机卡内存储 NFT、积分、数字藏品等资产的密钥。
在数字社区或 DApp 生态中,用户可以用手机号加区块链身份的组合形式完成登录与签名。
在合规化的 Web3 服务中,BSIM 使区块链账户能够满足"可验证身份"的要求,降低传统匿名钱包带来的监管难度。
从通信身份到链上身份的融合,BSIM 让一张卡同时具备移动网络接入和区块链私钥管理的双重功能。这种做法结合了电信运营商的安全体系与区块链应用的技术需求,为未来移动端的数字资产管理和 Web3 服务提供了新的入口。
++注:本文仅为科普与技术趋势的介绍,旨在分享移动通信与区块链结合的最新探索,并不构成任何商业推广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