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表操作相关 API
MySQL 存储引擎 API,也就是 服务层 和 存储引擎 之间的"接口"。MySQL 采用 插件式存储引擎架构,SQL 层不关心底层数据怎么存,它只通过一组 统一的 API 去和存储引擎交互。不同引擎只要实现这些 API,就能接入 MySQL。
🔹 2、表操作相关 API
这些是"开门关门"的动作:
- open():打开一张表(就像管理员把书库的门打开)。
- close():关闭表(把门锁上)。
- create():创建表(在书库里加新架子)。
- delete_table():删除表(把架子拆掉)。
- rename_table():表重命名。
👉 这类 API 定义了表的生命周期。
🔹3、数据读写相关 API
这些是真正"搬书"的接口:
- write_row():插入一行数据。
- update_row():更新一行数据。
- delete_row():删除一行数据。
- rnd_init() / rnd_next():顺序读取(像从头到尾翻阅整个书架)。
- rnd_pos():根据某个位置直接取一行。
- position():获取当前行的位置。
👉 这类 API 解决"数据怎么读写"。
🔹 4、索引操作相关 API
有索引时,就像图书馆的"卡片目录":
- index_init() / index_end():初始化/结束索引扫描。
- index_read():用索引精确查找(比如找"鲁迅")。
- index_next() / index_prev():通过索引向前/向后取下一行。
- index_first() / index_last():通过索引定位到第一条/最后一条记录。
👉 没有索引就全表扫描,有索引就能更快定位。
🔹 5、事务与锁相关 API
如果引擎支持事务,就要实现这些:
- external_lock():给表加锁/解锁。
- start_stmt():事务语句开始。
- commit():提交事务。
- rollback():回滚事务。
- savepoint() / rollback_to_savepoint():保存点和回滚到保存点。
👉 InnoDB 就支持这些,MyISAM 不支持。
🔹 6、信息和统计相关 API
给 SQL 层"打报告"的接口:
- info():报告引擎能力(比如支持事务吗?支持外键吗?)。
- records():统计表的行数。
- records_in_range():统计某个范围的记录数。
- extra():做一些额外操作(比如优化器的提示)。
🔹 7、其他辅助 API
- init() / shutdown():初始化/关闭存储引擎。
- slot():存储引擎在 MySQL 内部的"插件槽"。
📚 总结类比(图书馆版)
- 表操作 API:建书架、拆书架、改名字。
- 数据读写 API:往书架放书、拿书、改书。
- 索引 API:用卡片目录找书。
- 事务与锁 API:保证借书/还书要么全成功,要么全失败。
- 统计信息 API:告诉管理员"馆里有多少书"、"哪一排书多"。
👉 这些 API 一起构成了 MySQL 存储引擎插件接口,SQL 层只跟 API 打交道,不关心 InnoDB/MyISAM 内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