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使用 AI 生成内容时,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让 AI 一次性写一篇完整文章,结果逻辑混乱、重点模糊;想修改某个部分,却只能重新生成全文?其实,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种简单又高效的智能体设计模式解决 ------Prompt Chaining(提示链)。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 + 代码示例,带你搞懂这个让 AI 创作 "更聪明" 的设计模式。

一、什么是 Prompt Chaining 设计模式?
简单来说,Prompt Chain 就是把 AI 的 "大任务" 拆成多个 "小步骤",让 AI 像搭积木一样,一步步完成最终目标。比如写文章,不是让 AI 直接 "写一篇关于 XX 的文章",而是先让它 "生成文章大纲",再 "根据大纲写每段内容",最后 "润色全文"。每一步的输出,都会成为下一步的输入,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这就是 "提示链" 的核心逻辑。
二、为什么要用 Prompt Chain?3 个核心优势
相比让 AI "一次性搞定所有事",Prompt Chain 的优势非常明显,我们用 "写文章" 这个场景就能轻松理解:
1. 分步思考,内容质量更高
AI 和人一样,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时容易 "分心"。比如直接让 AI 写一篇技术文章,它既要想结构、又要查知识点、还要注意语言流畅,最后可能导致 "结构混乱 + 细节粗糙"。
而 Prompt Chain 会让 AI 先专注于 "搭框架"(生成大纲),确保逻辑清晰;再专注于 "填内容"(扩展段落),保证每个知识点准确;最后专注于 "磨细节"(润色),让语言更专业。每一步只做一件事,结果自然更精准、更专业。
2. 可控性更强,修改更灵活
假设你让 AI 一次性写好文章后,觉得 "第三部分的案例不够具体",这时只能让 AI 重新生成全文,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改出其他新问题。
但用 Prompt Chain 时,你可以只 "回溯" 到 "扩展段落" 这一步,单独让 AI 优化第三部分的内容,其他部分完全不变。甚至可以在某一步插入自己的反馈,比如 "大纲里再加一个'常见问题'章节",AI 会顺着你的要求继续推进,灵活性拉满。
3. 降低信息过载,避免 "顾此失彼"
AI 的 "注意力" 是有限的,如果一次性给太多要求(比如 "写一篇关于 AI 的文章,要包含历史、原理、应用、未来趋势,还要举 3 个行业案例,语言要口语化"),AI 很可能顾此失彼 ------ 比如漏了 "未来趋势",或者案例不够具体。
Prompt Chain 会把这些要求拆分到每一步:生成大纲时明确 "要包含历史、原理、应用、未来趋势、常见问题";扩展段落时要求 "每个应用部分加 1 个行业案例";润色时强调 "语言口语化"。每一步只传递 1-2 个核心要求,AI 更容易抓重点,不会因信息太多而 "翻车"。
三、实战演示:用 Prompt Chain 写文章(基于 qwen 大模型)
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用 Python 代码 + 阿里的 qwen 大模型,完整演示 "用 Prompt Chain 写一篇《新手如何入门 Python 编程》" 的过程。
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安装 qwen 相关依赖(确保你的环境已配置好 Python 和 API 密钥):
pip install dashscope # 阿里大模型开发工具包
步骤 1:定义 qwen 调用函数
先写一个通用函数,方便后续每一步调用 qwen 大模型:
from dashscope import Generation
\# 替换成你的 qwen API 密钥(从阿里灵积平台获取)
API\_KEY = "your-qwen-api-key"
def call\_qwen(prompt):
"""调用 qwen 大模型,返回生成结果"""
response = Generation.call(
model="qwen-max", # qwen 大模型版本(可根据需求替换为 qwen-plus 等)
prompt=prompt,
api\_key=API\_KEY,
parameters={
"temperature": 0.7, # 控制随机性,0.7 兼顾灵活与准确
"max\_length": 1000 # 最大生成长度
}
)
\# 提取并返回生成的文本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return response.output.text.strip()
else:
return f"调用失败:{response.message}"
步骤 2:第一步 ------ 生成文章大纲
先让 AI 专注于 "搭框架",明确文章的结构。我们给的提示要简单直接,只需要告诉 AI "主题" 和 "任务":
\# 第一步:生成大纲
topic = "新手如何入门 Python 编程"
prompt\_step1 = f"""
请你基于主题「{topic}」,生成一篇适合新手的文章大纲。要求:
1\. 结构清晰,分5-6个主要章节,每个章节有1-2个小标题;
2\. 内容贴近新手需求,包含"为什么学Python""必备工具""基础知识点""实战案例"等核心模块;
3\. 大纲语言简洁,用"一、XXX""(一)XXX"的格式呈现。
"""
\# 调用 qwen 生成大纲
outline = call\_qwen(prompt\_step1)
print("=== 第一步:生成的文章大纲 ===")
print(outline)
预期输出(qwen 可能生成的结果):
一、为什么新手要学 Python?
(一)Python 的3个核心优势(简单、通用、就业广)
(二)适合新手的 Python 应用场景(数据分析、自动化、爬虫)
二、Python 入门前的必备工具
(一)安装 Python 环境(Windows/macOS 步骤)
(二)选择合适的编辑器(VS Code 基础设置)
三、Python 基础核心知识点(新手必学)
(一)变量与数据类型(整数、字符串、列表)
(二)基本语法(条件判断、循环语句)
(三)简单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四、新手实战:写一个小项目
(一)项目目标:批量重命名文件夹里的文件
(二)步骤拆解:读取文件→循环重命名→保存结果
五、新手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运行代码时出现"语法错误"怎么办?
(二)如何找学习资源(推荐2-3个免费平台)
六、Python 学习路径规划(从入门到进阶)
(一)入门阶段(1-2个月):掌握基础语法
(二)进阶阶段(3-6个月):学习框架(如 Pandas、Django)
步骤 3:第二步 ------ 基于大纲扩展段落内容
有了大纲后,下一步让 AI 专注于 "填内容"。这里的关键是:把第一步生成的 "大纲" 作为输入,告诉 AI "基于这个大纲写每段内容":
\# 第二步:基于大纲扩展段落
prompt\_step2 = f"""
请你基于下面的大纲,为每一部分扩展成完整的段落内容。要求:
1\. 每个小标题下写150-200字,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专业术语堆砌;
2\. 基础知识点部分要举简单例子(比如"变量"可以举例"name = '小明'");
3\. 实战项目部分要写清楚关键步骤的代码逻辑(不用写完整代码,用文字描述即可)。
文章大纲:
{outline}
"""
\# 调用 qwen 扩展段落
first\_draft = call\_qwen(prompt\_step2)
print("\n=== 第二步:基于大纲扩展的初稿 ===")
print(first\_draft)
预期输出(部分内容示例):
一、为什么新手要学 Python?
(一)Python 的3个核心优势(简单、通用、就业广)
Python 对新手最友好的地方在于它的语法像"说中文"一样简单。比如想打印"Hello World",Python 只需要写"print('Hello World')",而其他语言可能需要更多代码。同时,Python 是"万能语言",既能做数据分析(比如处理Excel表格),又能写自动化脚本(比如自动发邮件),还能开发网站,一个语言就能覆盖多个场景。最重要的是,Python 相关岗位需求多,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教育行业,都需要会 Python 的人才,学会后就业选择更广。
(二)适合新手的 Python 应用场景(数据分析、自动化、爬虫)
...(此处省略其他部分内容)...
三、Python 基础核心知识点(新手必学)
(一)变量与数据类型(整数、字符串、列表)
变量就像一个"装东西的盒子",你可以把数据放进去,也能随时取出来。比如想存储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写"name = '小明'",这里"name"是变量名,"'小明'"是字符串类型的数据。除了字符串,Python 还有整数(比如 age = 20)、列表(比如 scores = \[85, 92, 78],可以装多个数据)等常见类型。新手不用死记硬背,记住"变量名要见名知意,数据类型要和内容匹配"就行。
...(此处省略其他部分内容)...
步骤 4:第三步 ------ 全文润色
最后一步让 AI 专注于 "磨细节",比如优化语言流畅度、补充遗漏的小提示。同样,把第二步生成的 "初稿" 作为输入:
\# 第三步:全文润色
prompt\_step3 = f"""
请你对下面的文章初稿进行润色优化。要求:
1\. 语言更口语化,像老师给新手讲课一样亲切,比如把"即可"改成"就可以";
2\. 在实战项目部分补充1个"注意事项"(比如"不要重命名系统文件");
3\. 修正可能的语法错误,确保段落之间过渡自然。
文章初稿:
{first\_draft}
"""
\# 调用 qwen 润色全文
final\_article = call\_qwen(prompt\_step3)
print("\n=== 第三步:润色后的最终文章 ===")
print(final\_article)
最终效果(核心提升):
-
语言更亲切:比如把 "语法错误需修正" 改成 "遇到语法错误不用慌,先看提示里的'红线'位置,大多是少了逗号或引号";
-
细节更完善:在实战项目后加了 "注意事项:重命名前最好先备份文件,避免误删重要内容";
-
过渡更自然:每个章节开头加了引导句,比如 "学会了基础工具,接下来我们就来拆解新手必学的核心知识点"。
四、Prompt Chain 的更多应用场景
除了写文章,Prompt Chain 还能用于很多场景:
-
做 PPT:先生成 PPT 大纲→再写每一页的内容→最后设计排版建议;
-
写报告:先确定报告框架→再收集数据填充内容→最后生成可视化图表描述;
-
解决数学题:先拆解题目已知条件→再选择解题方法→最后一步步计算过程。
核心逻辑都是 "拆分成小步骤,让 AI 专注每一步"。
五、总结
Prompt Chain 不是复杂的技术,而是一种 "让 AI 更高效工作" 的思维方式 ------ 通过拆分任务、分步执行,解决 AI 一次性处理多任务时的 "分心""过载" 问题。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用户,用对 Prompt Chain,都能让 AI 生成的内容质量、可控性大幅提升。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