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力现货交易
一、基础定义
电力现货交易是指符合准入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大用户、负荷聚合商等市场主体,通过集中竞价等市场化方式开展的日前、日内、实时电能量交易,电力现货交易的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电网企业、独立辅助服务提供者、负荷聚合商等。
二、交易模式
集中式与分散式
集中式现货采用全电量集中竞价方式进行交易,这是目前最主流、最经典的模式,尤其以美国PJM、北欧市场等为代表。中国目前的省级现货市场也主要采用此模式。由一个统一的中心(电力交易中心)来收集所有买方和卖方的报价,并以全社会总成本最低或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一个复杂的数学优化模型(考虑电网安全约束),统一计算出所有机组的开停机计划和每个时段的电力价格。
分散式的核心是市场中心(交易所)不负责确定最终的发电计划,而是由买卖双方自行寻找交易对象,通过双边合同或交易所集中撮合来确定交易量和价格。电网调度机构在此基础上,负责解决输电拥堵和平衡问题。
这种模式在欧洲(如英国在早期)等市场有所应用,它更强调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自由合约。
双向市场与单向市场
根据电力用户参与现货交易情况的不同,电力现货交易可分为发用电双向报量报价、用户侧报量不报价、发电侧单向报量报价三种模式。
1、发用电双向报量报价,符合现货市场准入条件的发电企业都可以申报发电量价曲线,符合现货市场准入条件的电力用户可以申报需求量价曲线电力用户还可以通过售电公司、负荷集成商参与现货市场。
2、用户侧报量不报价,符合现货市场准入条件的发电企业都可以申报发电量价曲线,但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只申报用电需求曲线,不申报价格用户侧主体按市场出清价格进行统一结算。
3、发电侧单向报量报价,符合现货市场准入条件的发电企业都可以申报发电量价曲线,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不申报电力需求,也不申报价格,按照全市场节点的加权平均综合电价进行电量结算。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三种模式的不同在于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是否申报电力需求和电价,用户侧可以按照不同模式参与现货交易。
三、现货交易品种、流程与定价
现货交易品种
电力现货市场主要有日前电力交易、日内电力交易、实时电力交易、辅助服务现货等交易品种。
1、日前电力交易根据市场主体的日前市场申报数据,以长周期机组组合状态、负荷预测、联络先计划等作为市场边界。集中优化出清次日的机组组合计划和发电出力计划。
2、日内电力交易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最新负荷预测需求和日内市场报价,确定未来多小时分时段机组组合计划和发电出力计划及市场出清价格。
3、实时电力交易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最新负荷预测需求和实时市场报价,每15min滚动计算未来15min~1h的市场出清结果。
4、辅助服务现货交易开展基于市场竞价下的辅助服务产品市场化交易。
现货交易基本流程
电力现货交易主要包括市场注册、事前信息发布、交易申报、出清计算、安全校核、交易结果发布等流程。

1、市场注册指的是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主体按照市场注册管理制度在市场运营机构办理注册手续、获得参与交易资格权限。
2、事前信息发布指的是交易申报前右市场运营机构公开发布的交易相关信息。
3、交易申报指的是市场主体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交易电力曲线、交易电价、空载费用、最小连续运行时间、最小连续停机时间等信息。
4、出清计算指的是市场运营机构基于市场成员申报信息以及运行日的电网运行边界条件,采用规定的算法进行优化出清得到市场交易结果的过程。
5、安全校核主要完成各时段电网运行计划和电网运行操作的安全校核。
电力现货出清价格机制
电力现货交易有三种出清价格机制:节点边际电价、系统边际电价和分区边际电价。
1、节点边际电价指的是在满足当前输电网络设备约束条件和各类其他资源工作特点的情况下,在某一节点增加单位负荷需求时所需要增加的边际成本。
2、系统边际电价按照报价从低到高的顺序逐一成交电力,使得成交的电力满足系统负荷需求的最后一个电能供应者的报价。
3、分区边际电价指的是当电网存在输电阻塞时,按阻塞断面将市场分成几个不同的分区,并以分区内边际机组的价格作为该分区市场出清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