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大前端全栈实践》学习实践的总结,参考自抖音"哲玄前端"老师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度思考与实践。
引言:重复造轮子的困境
假设你在一家公司负责多个业务线的管理后台开发:
- 电商业务线需要: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套系统
- 教育业务线需要:B站、抖音两套课程管理系统
每个系统都有: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用户管理等基础功能,但又有各自的特色功能。
传统做法:
- 复制粘贴 5 份代码
- 改改配置,改改样式,改改业务逻辑
- 半年后发现一个 Bug,要改 5 遍
- 要升级某个通用功能,又要改 5 遍 😱
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能不能像继承一样,定义一个"电商模板",各平台继承后只配置差异部分?
这就是 Elpis 诞生的初衷。
一、Elpis 是什么?
Elpis 是一个企业级的全栈配置化框架 ,它通过 Model-Project 继承体系 和 JSON Schema 配置驱动,让你可以:
✨ 5 分钟搭建新项目 - 继承模板,只配置差异 ✨ 零代码开发 CRUD - 写配置即可生成完整页面 ✨ 统一维护通用能力 - 一处修改,所有项目生效 ✨ 灵活定制差异功能 - 支持完全的个性化定制
核心价值
痛点 | 传统方案 | Elpis 方案 |
---|---|---|
重复代码多 | 复制 N 份代码 | Model 定义一次,多项目复用 |
维护成本高 | 改 N 遍相同的 Bug | 改一次 Model,自动继承 |
开发效率低 | 手写所有 CRUD 代码 | 配置驱动,自动生成 |
定制能力弱 | 改通用代码影响全局 | 按需覆盖,完美隔离 |
二、三大核心设计理念
2.1 理念一:约定优于配置 - 沉淀重复代码
问题: 每个项目都要写 Controller、Service、Router、Middleware...
解决: 参考 Egg.js,通过目录约定自动加载
app/
├── controller/ → 自动加载为 app.controller
├── service/ → 自动加载为 app.service
├── router/ → 自动注册路由
├── middleware/ → 自动注册中间件
└── router-schema/ → 自动加载参数校验规则
核心价值:
- ✅ 零样板代码 - 不需要手动 import 和注册
- ✅ 统一规范 - 团队开发风格一致
- ✅ 开箱即用 - 新建文件即可使用,无需配置
这个设计让开发者只关注业务逻辑,框架自动处理基础设施。
2.2 理念二:Model-Project 继承 - 复用通用能力
这是框架最核心的创新设计!
场景举例
要开发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套电商管理后台,它们都有:
- ✅ 商品管理(通用功能)
- ✅ 订单管理(通用功能)
- ❌ 淘宝特有:运营活动管理
- ❌ 京东特有:秒杀活动管理
设计思路
markdown
┌─────────────┐
│ Business │
│ Model │ ← 定义通用功能
│ 商品+订单 │
└──────┬──────┘
│ 继承
┌─────────────────┼─────────────────┐
│ │ │
┌────▼────┐ ┌────▼────┐ ┌────▼────┐
│ 淘宝 │ │ 京东 │ │ 拼多多 │
│ Project │ │ Project │ │ Project │
├─────────┤ ├─────────┤ ├─────────┤
│继承通用 │ │继承通用 │ │继承通用 │
│+ 运营活动│ │+ 秒杀活动│ │只用通用 │
└─────────┘ └─────────┘ └─────────┘
核心价值
1. 通用功能统一维护
- Model 定义一次"商品管理",淘宝/京东/拼多多全部自动拥有
- 修复 Bug 只需改 Model,所有项目自动生效
2. 差异功能完美隔离
- 淘宝新增"运营活动",不影响京东和拼多多
- 每个项目可以完全定制自己的特色功能
3. 继承机制灵活
- 完全继承 - 拼多多不做任何修改,直接用 Model
- 部分覆盖 - 淘宝重写"订单管理",其他保持继承
- 新增功能 - 京东增加"秒杀活动"
一个简化示例
javascript
// 1. 定义 Model(通用能力)
Business Model = {
menu: ['商品管理', '订单管理']
}
// 2. 淘宝继承 + 定制
淘宝 = Business Model + {
menu: ['运营活动'] // 新增特色功能
}
// 结果:['商品管理', '订单管理', '运营活动']
// 3. 京东继承 + 定制
京东 = Business Model + {
menu: ['秒杀活动']
}
// 结果:['商品管理', '订单管理', '秒杀活动']
这就是面向对象思想在配置层的应用!
2.3 理念三:配置驱动开发 - 零代码生成页面
问题: 手写 CRUD 页面太繁琐,大量重复工作
解决: 通过 JSON Schema 配置,自动生成完整的增删改查页面
设计思路
diff
配置化 JSON Schema
↓
框架解析
↓
┌──────┴──────┐
↓ ↓
搜索面板 表格面板
- 输入框 - 列展示
- 下拉框 - 新增按钮
- 日期范围 - 编辑/删除
一个真实例子
写这样一段配置:
javascript
{
schema: {
product_name: {
label: '商品名称',
searchOption: { comType: 'input' }, // 搜索用输入框
tableOption: { width: 200 } // 表格列宽200
},
create_time: {
label: '创建时间',
searchOption: { comType: 'dateRange' } // 搜索用日期范围
}
},
tableConfig: {
rowButtons: [
{ label: '修改', type: 'warning' },
{ label: '删除', type: 'danger' }
]
}
}
自动生成:
- ✅ 带搜索条件的搜索面板(商品名输入框 + 时间范围选择器)
- ✅ 可分页的数据表格(商品名列 + 创建时间列)
- ✅ 行操作按钮(修改 + 删除)
- ✅ 自动调用 API 请求数据
核心价值
传统开发 | Elpis 配置驱动 |
---|---|
写 Vue 模板(100+ 行) | 写 JSON 配置(20 行) |
写搜索逻辑(50+ 行) | 框架自动处理 |
写表格渲染(80+ 行) | 框架自动生成 |
写分页逻辑(30+ 行) | 框架自动实现 |
总计:260+ 行代码 | 总计:20 行配置 |
效率提升:13 倍!
支持的视图类型
框架支持 4 种视图模式,覆盖 95% 的后台页面场景:
- Schema 模式 - 配置化 CRUD(最常用)
- Iframe 模式 - 嵌入第三方页面
- Sider 模式 - 侧边栏多级菜单
- Custom 模式 - 完全自定义 Vue 组件
这样既保证了配置化的效率,又保留了完全的定制能力。
三、实战效果对比
场景一:新增一个项目系统
步骤 | 传统开发 | Elpis 开发 |
---|---|---|
搭建项目结构 | 30 分钟 | ❌ 框架已有 |
配置路由 | 20 分钟 | ❌ 框架自动 |
写 Controller/Service | 60 分钟 | ❌ 可复用已有 |
开发 5 个 CRUD 页面 | 2 天 | 30 分钟(写配置) |
配置菜单导航 | 30 分钟 | 5 分钟 |
总耗时 | ≈ 3 天 | ≈ 40 分钟 |
效率提升:5 倍以上!
场景二:通用功能升级
需求:所有电商系统的"商品管理"增加"库存预警"功能
传统方式:
修改淘宝项目代码
修改京东项目代码 } 改 3 遍
修改拼多多项目代码
Elpis 方式:
只修改 Business Model 配置
淘宝/京东/拼多多自动继承新功能 → 改 1 次
场景三:差异化定制
需求:淘宝需要特有的"直播带货"功能
传统方式:
- 担心影响其他项目,不敢动公共代码
- 在淘宝项目里单独开发,无法复用
Elpis 方式:
javascript
// 淘宝项目配置
menu: [
{ key: 'live', name: '直播带货' } // 新增功能
]
// 京东、拼多多完全不受影响
四、框架带来的核心价值
1. 代码复用率大幅提升
量化指标:
- 通用业务代码复用率:85%+
- 配置代码占比:15%
- 重复代码减少:70%+
实际效果:
- 5 个电商项目,只需维护 1 个 Model + 5 份差异配置
- 通用 Bug 修复一次,所有项目生效
2. 开发效率指数级提升
开发提速:
- 新项目搭建:从 3 天 → 40 分钟(5 倍)
- CRUD 页面开发:从 260 行代码 → 20 行配置(13 倍)
- 维护升级:从改 N 遍 → 改 1 次(N 倍)
3. 降低维护成本
痛点解决:
- ✅ 不再担心改一处影响全局
- ✅ 不再需要复制粘贴代码
- ✅ 不再需要同步修改多个项目
- ✅ 新人上手更快(配置比代码容易理解)
4. 保证代码质量
统一标准:
- 框架层统一处理:参数校验、异常捕获、日志记录
- 配置层统一规范:菜单结构、Schema 定义
- 业务层专注逻辑:不用关心基础设施
五、框架设计思想总结
Elpis 的设计哲学可以总结为:
核心理念
scss
┌──────────────────────────────────────┐
│ Don't Repeat Yourself (DRY) │
│ ↓ │
│ 通过配置沉淀通用能力 │
│ 通过继承实现代码复用 │
│ 通过约定减少样板代码 │
└──────────────────────────────────────┘
设计原则
- 约定优于配置 - 自动加载,零样板代码
- 继承优于复制 - Model-Project 继承体系
- 配置优于编码 - JSON Schema 驱动开发
- 分离优于耦合 - 通用与差异完美隔离
适用场景
最适合:
- ✅ 多个相似业务线的管理后台
- ✅ 功能相似但有差异的多租户系统
- ✅ 需要快速迭代的中后台项目
- ✅ 团队规模 3-20 人的中小型企业
不太适合:
- ❌ 完全定制化的项目(配置驱动反而受限)
- ❌ 强 TypeScript 要求的团队(框架暂未支持)
- ❌ 超大型复杂项目(更适合微前端架构)
六、技术栈与架构全景
技术选型
后端:
- Koa - 轻量级 Web 框架
- 自研 Elpis Core - 参考 Egg.js 的加载器体系
- Ajv - JSON Schema 参数校验
- Lodash - 深度合并算法
前端:
- Vue 3 + Composition API
- Element Plus - UI 组件库
- Pinia - 状态管理
- Vue Router - 路由管理
构建:
- Webpack 5 - 模块打包
- Babel - ES6+ 转译
- 多页面应用(MPA)架构
整体架构
sql
用户访问
↓
项目列表页(选择进入哪个项目)
↓
Dashboard 控制台
├─ 头部导航(项目名称 + 菜单)
├─ 主内容区
│ ├─ Schema View(配置化 CRUD)
│ ├─ Iframe View(嵌入页面)
│ ├─ Sider View(侧边栏菜单)
│ └─ Custom View(自定义组件)
└─ 数据驱动
├─ Model 配置(通用能力)
└─ Project 配置(差异定制)
七、总结与思考
核心创新点
- Model-Project 继承体系 - 这是最大的创新,让配置也能继承
- 配置驱动的全栈框架 - 前后端都通过配置快速开发
- 自动加载机制 - 减少 90% 的样板代码
实践收获
这个框架是我在学习抖音"哲玄前端"老师的《大前端全栈实践》课程后的深度实践。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刻理解了:
1. 框架设计的本质
- 不是堆砌技术,而是解决实际问题
- 不是追求复杂,而是让复杂变简单
- 不是炫技,而是提升团队效率
2. 架构的核心价值
- 好的架构能让代码复用率提升 10 倍
- 好的抽象能让开发效率提升 10 倍
- 好的设计能让维护成本降低 10 倍
3. 配置化的边界
- 通用场景用配置(95% 的CRUD)
- 复杂场景用代码(5% 的定制需求)
- 保持灵活性,不过度配置化
适用团队
最适合这个框架的团队:
- 💼 中小型企业,有多个相似业务线
- 👥 团队 3-20 人,追求快速交付
- 🚀 重视开发效率,认可配置驱动理念
- 📦 需要统一技术栈和代码规范
未来展望
短期计划:
- TypeScript 支持
- 可视化配置平台
- 更多 Schema 组件
长期愿景:
- 打造成企业级低代码平台
- 支持插件生态
- 服务更多中小企业
结语
Elpis 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框架,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写代码"到"写配置" 从"复制粘贴"到"继承复用"
从"重复劳动"到"沉淀能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如果你的团队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不妨尝试这种设计思路。
配置化不是银弹,但在合适的场景下,它能带来质的飞跃。
参考资料
- 📚 抖音"哲玄前端"《大前端全栈实践》
- 📖 Egg.js 设计理念
- 📖 JSON Schema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