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程退出与智能指针

协程退出与智能指针

该问题是由于智能指针的引用计数问题引起的。fiber使用的智能指针无法析构导致fiber类无法析构。

问题描述

实现sylar协程模块时,遇到了协程退出的问题。 sylar的协程是有栈协程,且只支持主协程与子协程之间的切换。 当一个子协程任务函数执行完毕,需要退出时,需要yeildToHold(swapOut)将控制权转回主协程。但如果是子协程主动yeild,将导致任务函数无法完全完成,对应的协程类的智能指针计数永远大于等于1。如代码所示:

cpp 复制代码
// 协程 执行函数
void Fiber::MainFunc() {
    Fiber::ptr cur_fiber = GetThisFiber();
    M_SYLAR_ASSERT(cur_fiber);

    // 任务函数执行逻辑
    // ...

    // 协程退出逻辑
    cur_fiber->swapOut();

    // 添加assert防止销毁协程重新进入
    M_SYLAR_ASSERT2(false, "fiber has already been destoried, but still swaped in.");
}

如代码所示,Fiber::MainFunc()中持有的cur_fiber是当前协程的智能指针。由于cur_fiber已经swapOut切出了,导致智能指针(cur_fiber)计数永远加一,类永远无法析构。

问题分析

该问题是由于智能指针的引用计数问题引起的。使用的智能指针无法析构导致fiber类无法析构。需要解决函数内的智能指针析构的问题。

问题解决

既然是智能指针引发的问题,那么不用智能指针不就解决了。如代码所示:

cpp 复制代码
// 协程 执行函数
void Fiber::MainFunc() {
    Fiber::ptr cur_fiber = GetThisFiber();
    M_SYLAR_ASSERT(cur_fiber);

    // 任务函数执行逻辑
    // ...

    // 协程退出逻辑
    auto raw_ptr = cur_fiber.get();     // 获取类的指针
    cur_fiber.reset();                  // 使fiber对象引用计数减一
    raw_ptr->swapOut();

    M_SYLAR_ASSERT2(false, "fiber has already been destoried, but still swaped in.");
}

通过使用raw_ptr裸指针,同时重置cur_fiber使得引用计数减一,即可解决智能指针无法销毁的问题。

新的问题

但是这样不会导致raw_ptr变成野指针吗? 其实不会的。

cpp 复制代码
void Fiber::MainFunc() {
    Fiber::ptr cur_fiber = GetThisFiber();
    M_SYLAR_ASSERT(cur_fiber);

    // 任务函数执行逻辑
    // ...

    // runner_fiber 执行完毕
    // 协程退出逻辑
    auto raw_ptr = cur_fiber.get();     // 获取类的指针
    cur_fiber.reset();                  // 使fiber对象引用计数减一
    raw_ptr->swapOut();

    M_SYLAR_ASSERT2(false, "fiber has already been destoried, but still swaped in.");
}

void runner_fiber () {
    m_sylar::Logger::ptr self_logger = M_SYLAR_GET_LOGGER_ROOT();
    m_sylar::Logger::ptr system_logger = M_SYLAR_LOG_NAME("system");
    M_SYLAR_LOG_INFO(system_logger) << "runner_fiber begin";
    m_sylar::Fiber::YieldToHold();          // 交出执行权
    M_SYLAR_LOG_INFO(system_logger) << "runner_fiber end";
}

void runner_thread() {
    // ...
    m_sylar::Fiber::ptr newFiber (new m_sylar::Fiber(runner_fiber));        // 这里有子fiber的一个智能指针。
    newFiber->swapIn();         // 第一次进入fiber
    M_SYLAR_LOG_INFO(self_logger) << "runner_thread swapIn";
    newFiber->swapIn();         // 第二次进入fiber,此次进入后newFiber应该执行完毕

    // ...
}

runner_fiber 执行完毕时,runner_thread中仍持有一个newFiber,所以cur_fiber.reset(); 并不会导致子协程类的析构。 使用gdb调试也印证了这一点。 如果从一开始就用裸指针也同样可以解决问题。

结论与反思

从此次遇到的问题可以做个总结:对于获取的智能指针使用上述方法,不会导致野指针的产生(除非你把它传参出去了)。

相关推荐
JavaTree20171 小时前
SpringMVC基础入门
后端
国服第二切图仔1 小时前
Rust中泛型函数实现不同类型数据的比较
开发语言·后端·rust
Anlici2 小时前
连载小说大学生课设 需求&架构
前端·javascript·后端
我命由我123452 小时前
Derby - Derby 服务器(Derby 概述、Derby 服务器下载与启动、Derby 连接数据库与创建数据表、Derby 数据库操作)
java·运维·服务器·数据库·后端·java-ee·后端框架
码事漫谈3 小时前
调试的艺术:从崩溃到洞察的全面指南
后端
码事漫谈3 小时前
智驾“请抬脚”提示感悟 - 当工程师思维遇见用户思维
后端
W.Buffer3 小时前
MyBatis 源码深度解析:从 Spring Boot 实战到底层原理
spring boot·后端·mybatis
千码君20165 小时前
Go语言:解决 “package xxx is not in std”的思路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咖啡教室5 小时前
每日一个计算机小知识:DHCP
后端·网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