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运维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标准(试行)》(鲁财数〔2024〕3号)由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大数据局联合印发(鲁财数〔2024〕3号),核心目标是规范省级政务信息化运维项目预算编制、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为政务信息化运维的"钱怎么算、方案怎么编、范围怎么定"提供明确依据。以下对标准展开详细解读,山东省其他费用测算标准可查看下面文章:
【山东】《省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标准(试行))》鲁财数〔2024〕1 号-费用标准解读系列
一、适用范围
(一)适用项目
本标准仅针对"省级政务信息系统运维",且需满足《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GB/T40692);同时明确6类排除项(避免重复计取或违规申报):
1、省级统一付费的政务云、网络、安全等集约化设施服务;
2、质保期内的基础环境、硬件设备、成品软件(需质保期满后纳入);
3、日常办公用电脑、打印机等通用资产设备;
4、租赁的省级政务云资源、通用硬件设备;
5、定制开发软件验收前的运维(由建设供应商负责);
6、可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开源/免费渠道获取的数据资源。
(二)运维时间范围
1、基础环境购建、硬件设备购置:包含不少于三年的质保,质保期满后方可纳入运维项目的申报范围。质保和运维的区别可查看此文章:信息化项目的质保费与运维费区别
2、成品软件购置:授权与使用期限无关购置费原则含自购买日起不少于3年运维,质保期满可纳入运维申报;授权与使用期限相关购置费原则含授权期内运维,首次授权期满后续购授权费纳入运维申报。
3、定制开发软件:验收前运维由建设项目供应商负责,不纳入运维申报。
4、既有系统大规模升级改造(数据功能调整超既有30%):原则改造期不单独申请运维;改造前已有运维合同的执行至期满,需做好运维与改造项目预算衔接,避免费用重复申报。
二、预算支出标准
(一)基础环境运维费
1、定义:含配电、空调、消防、安防等设施的检查、维修、备件费用(不含租赁机房);
2、计算公式:基础环境运维费=Σ第i项基础环境购置原值×基础环境运
3、关键参数:
运维费率:原则上≤3%(按运维需求计取);
年限调整系数(质保期满后):第1-2年1.0、第3-4年1.1、第5年及以后1.15(设备越旧,运维成本越高)。

(二)硬件设备运维费
1、定义:含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核心交换机等)、安全设备的检查、维修、备件费用(不含办公通用设备);
2、计算公式:硬件设备运维费=Σ第i项硬件设备原值×运维费率×年限调整系数
3、关键参数:
运维费率(分"信创/非信创",信创设备费率更高),年限调整系数:同"基础环境运维费"(按质保后使用年限计取)。

(三)软件系统运维费
分"基础产品软件、通用产品软件、定制开发软件"三类,是预算计算的重点复杂项:
1、基础产品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
计算公式:基础产品软件运维费=Σ第i项基础产品软件原值×运维费率×支持方式调整因子
关键参数:运维费率(非信创≤5%、信创≤7%);国内其他省份运维费率可查看此文章:软件每年运维费用取开发费用百分之几合适?
支持方式调整因子(非现场为主0.89、现场为主1.00、纯现场1.08(现场服务成本更高))。
2、通用产品软件(办公软件、邮件系统、门户网站等)
计算公式:通用产品软件运维费=Σ第i项通用产品软件原值×运维费率×支持方式调整因子×应用类型调整因子×用户规模调整因子


3、定制开发软件
三步计算法:
(1)算"功能点数合计":按数据功能(内部/外部逻辑文件)和事务功能(输入/输出/查询)计数,公式为:
功能点数合计=10×内部逻辑文件(ILF)总数+7×外部逻辑文件(ELF)总数+4×外部输入(EI)总数+5×外部输出(EO)总数+4×外部查询(EQ)总数
(2)算"运维工作量(人月)":
软件运维工作量=(功能点数合计×软件运维生产率)×业务重要性调整因子×系统更新频率调整因子×支持方式调整因子×网络安全调整因子×部署方式调整因子×用户规模调整因子/人月折算系数
(关键参数:运维生产率参考《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如2023年为0.81人时/功能点;人月折算系数=174人时/人月,即8小时/天×21.75天/月);国内其他省市的运维人月费用可查看此文章:各省市系统运维的人月单价标准大盘点
(3)算"运维费用":
软件运维费用=软件运维工作量×人月费率
(人月费率参考《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济南基准,如2023年为19080元/人月)。
目前,"软件造价喵"平台已支持按此规则进行定制软件运维费测算,有需求可借助平台完成核算。

4、定制开发软件优化费
需同时满足3个条件才能按运维申报,否则按"建设项目"申报:
(1)原系统已立项/备案;
(2)优化数据功能≤原系统30%,复用度调整因子≤0.33;
(3)年度优化费≤原项目总投资10%,且≤100万元。
(四)数据资源运维费
分"数据资源购置费"和"数据治理费"两类,核心是"不重复、控比例":
1、数据资源和服务购置费:
范围:合法数据资源(文献、地图、舆情等)、数据服务(征信查询、语音识别等)、数据模型(GIS、气象模型等);
限制:①已纳入建设项目的服务期内不重复申报;②费用≤软件系统运维费的30%(超则按建设项目申报);③需提供3家及以上询价单或政府采购证明。
2、数据治理费:
定义:元数据管理、数据清洗、数据安全等费用;
计算公式:数据治理费=Σ第i项数据功能×数据治理工作量×人月费率
工作量上限(按年度新增数据量):

(五)设备租赁费
计算公式:设备租赁费=市场单价×数量/预期产品使用年限×租赁期
关键要求:①单价≥2000元或单类租赁总价≥1万元,需提供3家及以上询价单;②服务器、存储等设备预期使用年限≥5年。
(六)其他运维费
范围:如非省级统一的机房/网络租赁费;
计算方式:按工作量+人月费率,或市场询价。
三、标准实施的意义
**对政府部门:**解决"运维预算算不准、方案编不规范" 问题,避免资金浪费;
**对财政管理:**实现运维支出"标准化、透明化",提升预算管理效率;
**对服务商:**明确计费依据,减少预算申报中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