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 & Transformers| Azure

数据迁移

PyTorch和 Transformers 是不同层面的工具,核心区别如下:

  • PyTorch:是一个深度学习框架,类似"建造房子的工具箱",提供张量计算、神经网络搭建、模型训练等基础功能,是实现AI模型的底层工具

  • Transformers:是一个预训练模型库(由Hugging Face开发),类似"已经造好的房屋模块",基于PyTorch/TensorFlow等框架,封装了BERT、GPT等主流预训练模型,能直接用于文本生成、翻译等任务,无需从零造模型。

  • 用PyTorch可以"从零造模型"
  • 而用Transformers能"直接用现成的高级模型"
  • 且后者依赖前者(或其他框架)才能运行。

用一个具体场景(比如文本分类)演示两者的实际用法差异吗?这样能更直观理解它们的配合关系

以"文本分类"(比如判断一句话是正面还是负面评价)为例,通过代码核心逻辑对比两者用法,不涉及复杂细节:

  1. 用PyTorch实现(从零搭模型)

需手动定义网络结构、处理数据,步骤繁琐: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1. 手动定义简单神经网络(自己造"房屋框架")

class SimpleNet(nn.Module):

def init(self):

super().init()

self.fc1 = nn.Linear(512, 256) # 全连接层1

self.fc2 = nn.Linear(256, 2) # 输出层(2类:正/负)

def forward(self, x):

x = torch.relu(self.fc1(x))

return self.fc2(x)

2. 手动加载、处理数据(自己准备"建材")

(此处省略几百行:文本转向量、划分训练/测试集、构建数据加载器...)

3. 初始化模型、训练(自己动手"盖房子")

model = SimpleNet()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再省略几百行:循环训练、计算损失、反向传播...)

  1. 用Transformers实现(直接用现成模型)

无需定义网络,调用封装好的预训练模型,几行搞定核心逻辑: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BertTokenizer, 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1. 加载现成的预训练模型和分词器(直接拿"现成房屋模块")

tokenizer = BertTokenizer.from_pretrained('bert-base-uncased') # 文本转模型能懂的格式

model = 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from_pretrained('bert-base-uncased', num_labels=2) # 自带分类头

2. 处理数据(工具帮你做,无需手动写)

text = "这个产品超好用!"

inputs = tokenizer(text, return_tensors="pt", padding=True, truncation=True)

3. 直接推理(不用训练也能跑,或少量微调)

with torch.no_grad():

outputs = model(**inputs)

predictions = torch.argmax(outputs.logits, dim=1) # 直接得到分类结果(正/负)

核心差异很明显:

  • PyTorch需要"从0到1造轮子"
  • Transformers则是"直接用调好的轮子跑"
相关推荐
程序员陆通3 小时前
OpenAI Dev Day 2025:AI开发新纪元的全面布局
人工智能
新兴ICT项目支撑3 小时前
BERT文本分类超参数优化实战:从13小时到83秒的性能飞跃
人工智能·分类·bert
真智AI3 小时前
小模型大智慧:新一代轻量化语言模型全解析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小关会打代码3 小时前
深度学习之YOLO系列YOLOv1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yolo
大山同学3 小时前
CNN手写数字识别minist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cnn
道可云3 小时前
道可云人工智能每日资讯|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人工智能·百度·汽车·ar·xr·deepseek
一车小面包3 小时前
Transformer Decoder 中序列掩码(Sequence Mask / Look-ahead Mask)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transformer
JY190641064 小时前
徕卡RTC360助力铝单板设计效率提升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