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好用的MacOS工具,总离不开 Notion、Raycast,但好工具远不止于此。今天分享几个冷门的好用工具。
Swish :把触控板的潜力压榨到极致

MacBook的触控板非常方便,习惯之后,就可以完全摆脱鼠标。但macOS原生的窗口管理,说实话,有点对不起这块优秀的硬件。Swish就是那个补全最后一块拼图的应用。
它没有复杂的界面,安装即用,通过各种直观的手势来管理窗口。双指在窗口标题栏上向下滑,最小化;向上滑,最大化;向左/右轻扫,窗口就能精准地占据屏幕的左/右半边。最让我欣赏的是双指捏合关闭窗口,以及双指张开全屏,这些动作的流畅度和直觉性,一旦习惯就再也回不去。
它把触控板从一个单纯的指向设备,升格成了一种与窗口进行物理交互的语言。对我而言,这早已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肌肉记忆。
ServBay :彻底告别开发环境的混乱

这是我近年来遇到的最大惊喜,也是我必须放在C位的工具。作为一名Web开发者,本地开发环境的配置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脏活。
早年间,我们用MAMP,后来是自己用Homebrew鼓捣PHP、Nginx、MySQL全家桶。那个过程充满了辛酸,版本冲突、依赖问题、系统被搞得一团乱麻是家常便饭。后来Docker火了,它解决了环境隔离的问题,但对于我这种只是需要一个稳定开发环境的场景来说,Docker显得有些笨重,资源占用也并不乐观,每次启动都得等上一会儿。
直到我遇到了ServBay。
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清爽。ServBay解决了本地Web开发环境的所有痛点。它本身是一个独立的App,所有的服务,比如不同版本的开发语言(Python、Go、Rust、Node.js等)数据库(MariaDB、PostgreSQL、Redis、memcached等)Web服务器,都打包在内,而且是相互隔离的。
-
不污染系统:我再也不用担心Homebrew的某个更新把我的PHP搞挂了。ServBay的一切都运行在它自己的沙盒里,和我的macOS原生环境井水不犯河水。
-
多版本一键切换 :这是它的杀手锏。我手上有些老项目需要PHP 5.7,新项目又要用最新的PHP 8.4。在ServBay里,我只需要在面板上点一下,对应的PHP版本就能立刻切换,而且每个站点可以独立设置对应的语言版本。这种丝滑的切换体验,是以前用
brew switch
或者Docker配置文件来回折腾时无法想象的。 -
高性能且轻量:它不是虚拟机,也不是笨重的容器。启动飞快,资源占用极低。对我来说,它提供了Docker级别的环境隔离能力,却没有Docker的性能损耗和复杂性。它就是为Web开发量身定做的,专注且高效。
现在,我拿到一台新Mac,配置开发环境的第一步就是安装ServBay。它为我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宁感,让我可以专注于代码本身,而不是和环境配置搏斗。这对于任何一个Web开发者来说,都是一份大礼。
Craft :写文档,我需要一点仪式感

市面上的笔记应用太多了,但我最终选择了Craft来处理那些需要对外分享、或者需要结构清晰、外观精美的文档。如果说Notion是功能强大的数据库,Obsidian是纯粹的个人知识网络,那Craft就像是一间设计优雅的书房。
它的编辑体验很好,排版精致,支持Markdown。我可以创建带有卡片、页面、背景图的文档,结构清晰,赏心悦目。当我需要撰写一份项目方案、技术文档或者一篇博客初稿时,我首选Craft。因为它会让我觉得我正在创作而不是简单地记录。
TextExpander :时间 复利 工具

如果说有什么工具能以秒为单位为我节省时间,那就是TextExpander。它能够设置一些简短的缩写,然后自动扩展成大段的文本。
这个工具所节省的时间不是立刻体现出来,而是在于日积月累。比如,我设置;em
来扩展成我的完整电子邮箱地址,;sig
扩展成我的邮件签名,;phpdoc
自动生成一个标准的PHP函数文档块。对于一些常用的代码片段、SQL查询、甚至是一些标准化的客户回复邮件,我都设置了相应的缩写。
一开始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时间长了后,你会发现自己少打了成百上千个字符,避免了无数次拼写错误,并且保证了输出内容的一致性。它能把我的精力从重复性输入中解放出来。
Fantastical :能听懂人话的日历

macOS自带的日历应用其实不差,但Fantastical之所以能让我心甘情愿地付费,核心原因只有一个:自然语言输入。
我不需要去点选日期、时间,然后填写标题。我只需要输入需求就可以了,比如:"下周三下午3点和老王在隔壁开会",Fantastical就能自动识别出所有元素,并创建好日程。这个过程很丝滑,所以我现在都不习惯任何需要手动选择日期的日历应用了。
它还整合了系统提醒事项,把日程和任务放在一个地方管理,逻辑很清晰。它有效减少了我在规划日程上的负担。
ForkLift : Finder 之外的专业级文件管理器

Finder对于日常浏览文件是够用的,但一旦涉及到稍微专业点的操作,比如连接FTP/SFTP服务器、批量重命名、双栏对比文件,它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ForkLift是我的首选。它是一个双栏文件管理器,让我可以像在Windows上用Total Commander一样高效地在不同目录间移动、复制文件。它内置了远程连接功能,无论是FTP、SFTP还是Amazon S3,都能像本地文件夹一样无缝访问。它的批量重命名、文件同步、应用卸载等功能,每一个都做得非常扎实。
当我要处理网站文件、整理大量素材时,我打开的永远是ForkLift。
VLC Media Player :十年如一日的好基友

VLC应该不需要过多介绍吧? 在流媒体还没那么发达的年代,我们总会下载各种格式的资源。而VLC就是什么都能播放的播放器。.mkv
, .avi
, .rmvb
...无论是什么奇怪的封装格式或编码,拖进去,它总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直到今天,我电脑里依然常备VLC。有些QuickTime无法解码的视频,或者需要进行一些精细的字幕、音轨调整时,VLC依然是那个最值得信赖的选择。它开源、免费、跨平台,是软件工具领域里一个工具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典范。
最后
工具都不是万能的,真正好的工具都专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并把它做得足够好。
工具的意义在于服务人,而不是让人成为工具的奴隶。你觉得好用的工具有哪些,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