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查询:从基础到进阶
子查询是嵌套在其他SQL语句中的查询,相当于"查询里的查询"。PostgreSQL支持多种类型的子查询,我们可以根据返回结果的结构和依赖关系来分类。
1.1 子查询的基本类型
根据返回结果的维度,子查询可以分为四类:
-
标量子查询 :返回单个值 (一行一列),常用于
SELECT
、WHERE
或HAVING
子句中。例如:sql-- 查询所有商品的最高价格,作为单独列返回 SELECT product_name, price, (SELECT MAX(price) FROM products) AS max_price FROM products;
-
行子查询 :返回一行多列 ,需用括号包裹列组合。例如:
sql-- 查找与管理员邮箱匹配的用户(假设id和name唯一)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name) = (SELECT id, name FROM admins WHERE email = 'admin@example.com');
-
列子查询 :返回一列多行 ,常用于
IN
、ANY
或ALL
运算符后。例如:sql-- 查找购买过金额超过100元订单的用户 SELECT name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WHERE amount > 100);
-
表子查询 :返回多行多列 ,需作为临时表(别名)使用,常用于
FROM
子句中。例如:sql-- 查找总订单金额超过1000元的用户 SELECT * FROM ( SELECT user_id, SUM(amount) AS total FROM orders GROUP BY user_id ) AS order_totals WHERE total > 1000;
1.2 相关子查询 vs 非相关子查询
根据是否依赖外部查询的变量,子查询分为:
-
非相关子查询 :子查询不引用外部查询的任何列,只执行一次。例如上文中的"查找购买过金额超过100元订单的用户",子查询
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WHERE amount > 100
独立于外部的users
表。 -
相关子查询 :子查询引用了外部查询的列,每次外部查询的行都会触发子查询执行 。例如:
sql-- 查找有订单金额超过100元的用户(相关子查询依赖u.id) SELECT name FROM users u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orders o WHERE o.user_id = u.id AND o.amount > 100);
相关子查询的性能通常更差------想象一下,如果你有1000个用户,子查询就要执行1000次!
1.3 PostgreSQL对子查询的处理:扁平化与去相关
PostgreSQL的查询优化器(Query Optimizer)会尝试将可优化的子查询 转换为更高效的连接操作,这个过程叫子查询扁平化(Subquery Flattening) 。例如,对于非相关的IN
子查询:
sql
-- 原写法:IN子查询
SELECT name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WHERE amount > 100);
优化器会将其"扁平化"为等价的内连接:
sql
-- 优化后:内连接(自动去重)
SELECT DISTINCT u.name
FROM users u
JOIN orders o ON u.id = o.user_id
WHERE o.amount > 100;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连接操作的执行计划(如哈希连接、嵌套循环)通常比子查询更高效,尤其是当子查询返回大量结果时。
但不是所有子查询都能被扁平化------比如相关子查询 或返回多列的子查询,优化器无法直接转换,这时需要我们手动改写(后面会讲)。
二、连接优化:理解连接的"底层逻辑"
连接是SQL中组合多个表数据的核心操作,但连接的类型 、顺序 和方法直接影响性能。
2.1 连接的基本类型
PostgreSQL支持三种常用连接:
-
内连接(INNER JOIN) :只返回两个表中匹配的行("交集")。例如:
sqlSELECT u.name, o.order_date FROM users u INNER JOIN orders o ON u.id = o.user_id;
-
外连接(LEFT/RIGHT/FULL OUTER JOIN) :返回匹配的行,以及其中一个表(左/右/全)不匹配的行("补全缺失数据")。例如左外连接:
sql-- 返回所有用户,即使没有订单(order_date为NULL) SELECT u.name, o.order_date FROM users u LEFT JOIN orders o ON u.id = o.user_id;
-
交叉连接(CROSS JOIN):返回两个表的笛卡尔积(所有可能的行组合),通常需谨慎使用(性能极差)。
2.2 连接的顺序选择:为什么顺序很重要?
假设我们要连接三个表:users
(1万行)、orders
(10万行)、products
(1千行)。连接顺序不同,计算量差异巨大:
- 先连接
users
和products
(1万×1千=1千万行),再连接orders
(1千万×10万=100亿行)------灾难! - 先连接
orders
和products
(10万×500=5千万行,假设products
有500行匹配),再连接users
(5千万×5千=2.5亿行)------更优!
PostgreSQL的优化器会基于**成本模型(Cost-Based Optimization, CBO)**自动选择连接顺序:它会估算每种连接顺序的"成本"(CPU、IO消耗),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但优化器也有局限性------当表数量超过10个时,枚举所有顺序的时间会很长,这时优化器会采用"贪心算法"近似选择。如果发现优化器选的顺序不好,我们可以用JOIN ORDER BY
强制指定顺序(不推荐,除非你很确定)。
2.3 连接的方法:三种"底层算法"
PostgreSQL用三种算法执行连接,每种适用于不同场景:
▶️ 嵌套循环连接(Nested Loop Join)
原理 :遍历外层表的每一行,再扫描内层表找匹配的行("循环里套循环")。
适用场景 :外层表很小(比如100行),且内层表有索引 (快速查找匹配行)。
例子 :连接users
(1万行)和orders
(10万行),如果orders.user_id
有索引,嵌套循环会很快------外层遍历users
的每一行,内层用索引找对应的orders
行。
▶️ 哈希连接(Hash Join)
原理 :先将小表("建哈希表的表")的连接键计算哈希值,存到内存哈希表中;再遍历大表,用同样的哈希函数找匹配的行。
适用场景 :两个表都很大,但连接键没有索引,且内存足够存小表的哈希表。
例子 :连接orders
(500万行)和products
(5万行),products.id
没有索引,这时哈希连接比嵌套循环快得多。
▶️ 排序合并连接(Merge Join)
原理 :先将两个表按连接键排序,再"合并"两个有序表(类似归并排序)。
适用场景 :两个表已经按连接键排序(比如有主键/唯一索引),或者需要排序后的数据(比如按时间排序)。
例子 :连接orders
(按order_date
排序)和shipments
(按ship_date
排序),排序合并连接可以直接利用已排序的数据,避免二次排序。
三、子查询与连接的改写技巧:从"慢查询"到"快查询"
很多性能问题都源于不合理的子查询写法------我们可以通过手动改写,将子查询转换为更高效的连接。
3.1 用连接替代IN子查询
场景 :当IN
子查询返回唯一值 时,用JOIN
替代可以避免IN
的去重开销。
例子:原查询(查找购买过商品100的用户):
sql
SELECT name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WHERE product_id = 100);
改写后:
sql
SELECT DISTINCT u.name
FROM users u
JOIN orders o ON u.id = o.user_id
WHERE o.product_id = 100;
为什么更好? :IN
需要对其子查询结果去重(额外开销),而JOIN
通过DISTINCT
(如果需要)或索引直接避免重复,性能更优。
3.2 用EXISTS替代IN子查询
场景 :当IN
子查询返回大量重复值 时,EXISTS
的"短路逻辑"更高效。
例子:原查询(查找有订单的用户):
sql
SELECT name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改写后:
sql
SELECT name FROM users u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orders o WHERE o.user_id = u.id);
为什么更好? :IN
会先执行子查询并去重,再匹配;而EXISTS
会逐行检查 ------只要找到一个匹配的orders
行,就停止子查询,避免了去重和全量扫描。
3.3 用LATERAL连接处理相关子查询
相关子查询无法被优化器扁平化,这时可以用LATERAL
连接------它允许子查询引用外部表的列,且能利用索引。
场景 :查询每个用户的最新订单日期。
原相关子查询:
sql
SELECT u.name,
(SELECT order_date FROM orders o
WHERE o.user_id = u.id
ORDER BY order_date DESC LIMIT 1) AS last_order
FROM users u;
问题 :子查询会为每个users
行执行一次(1万行=执行1万次),如果orders
很大,会很慢。
改写为LATERAL连接:
sql
SELECT u.name, o.last_order
FROM users u
LEFT JOIN LATERAL (
SELECT order_date AS last_order
FROM orders
WHERE user_id = u.id
ORDER BY order_date DESC LIMIT 1
) o ON true; -- ON true表示总是连接
为什么更好? :LATERAL连接会将子查询视为"动态表"------它会为每个users
行生成一个小结果集(最新订单),且能利用orders.user_id
和orders.order_date
的联合索引(快速排序+限制),性能提升数倍!
四、实践案例:从"慢子查询"到"快连接"
让我们用一个电商场景验证改写的效果:
需求:查询"购买过商品ID为100,且总订单金额超过1000元的用户姓名和邮箱"。
4.1 子查询实现(慢版本)
sql
SELECT name, email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WHERE product_id = 100) -- 子查询1:购买过商品100的用户
AND id IN (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GROUP BY user_id HAVING SUM(amount) > 1000); -- 子查询2:总金额超1000的用户
问题 :两个IN
子查询都要扫描orders
表,且需要去重,总扫描次数=2次orders
全表扫描(假设orders
有100万行,这会很慢)。
4.2 连接改写(快版本)
我们可以用**一次GROUP BY + HAVING
**替代两个子查询:
sql
SELECT u.name, u.email
FROM users u
JOIN orders o ON u.id = o.user_id
GROUP BY u.id, u.name, u.email -- 按用户分组
HAVING SUM(o.amount) > 1000 -- 总金额超1000
AND BOOL_OR(o.product_id = 100); -- 至少购买过一次商品100
为什么更好?:
- 只扫描
orders
表一次(减少IO); - 用
BOOL_OR
(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符合条件的行)替代IN
子查询,避免去重; - 利用
users.id
的主键索引(快速分组)。
4.3 执行计划对比(用EXPLAIN ANALYZE验证)
我们用EXPLAIN ANALYZE
查看两个查询的执行计划:
- 子查询版本 的计划会显示两次
Seq Scan on orders
(全表扫描),以及HashAggregate
(去重); - 连接版本 的计划会显示一次
Hash Join
(连接users
和orders
),然后GroupAggregate
(分组计算),总成本降低70%以上!
五、课后Quiz:巩固与思考
-
问题1 :请解释"子查询扁平化"的概念,并举例说明PostgreSQL会对哪种子查询进行扁平化处理?
答案 :子查询扁平化是PostgreSQL优化器将子查询转换为等价连接的过程,目的是减少子查询的执行次数。例如,非相关的IN
子查询(返回唯一值)会被扁平化为内连接: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SELECT u.* FROM users u JOIN orders o ON u.id = o.user_id
。 -
问题2 :当子查询返回大量重复值时,用
IN
和EXISTS
哪个更高效?为什么?
答案 :EXISTS
更高效。因为IN
需要先对子查询结果去重(额外开销),再匹配外部表;而EXISTS
采用"短路逻辑"------只要找到一个匹配的值就停止子查询,避免了去重和全量扫描。参考:www.postgresql.org/docs/17/fun... -
问题3:请将以下相关子查询改写成LATERAL连接:
sql
SELECT u.id, (SELECT SUM(amount) FROM orders o WHERE o.user_id = u.id) AS total
FROM users u;
答案:
sql
SELECT u.id, o.total
FROM users u
LEFT JOIN LATERAL (SELECT SUM(amount) AS total FROM orders WHERE user_id = u.id) o ON true;
六、常见报错与解决方案
1. 报错:ERROR: subquery must return only one column
原因 :子查询在需要返回单列 的场景(如IN
、标量子查询)中返回了多列。
例子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IN (SELECT user_id, product_id FROM orders);
解决 :确保子查询只返回需要的列:SELECT user_id FROM orders
。
预防 :写子查询时,明确指定返回的列(不要用SELECT *
)。
2. 报错:ERROR: invalid reference to FROM-clause entry for table "u"
原因 :子查询引用了外部表的列,但子查询位于FROM
子句中,顺序不对(优化器无法识别依赖)。
例子 :SELECT * FROM (SELECT name FROM users WHERE id = o.user_id) AS u JOIN orders o ON true;
解决 :用LATERAL
连接允许子查询引用外部表:SELECT u.name, o.* FROM orders o JOIN LATERAL (SELECT name FROM users WHERE id = o.user_id) u ON true;
参考 :www.postgresql.org/docs/17/que...
3. 报错:ERROR: could not choose a join order for three-way join
原因 :连接的表太多(超过10个),优化器无法在合理时间内枚举所有顺序。
解决 :简化查询(拆分成多个小查询),或用JOIN ORDER BY
强制指定顺序(不推荐,除非你很确定)。
参考链接
- PostgreSQL LATERAL连接:www.postgresql.org/docs/17/que...
- PostgreSQL查询计划:www.postgresql.org/docs/17/usi...
- PostgreSQL子查询函数:www.postgresql.org/docs/17/fun...
往期文章归档
-
只给表子集建索引?用函数结果建索引?PostgreSQL这俩操作凭啥能省空间又加速? - cmdragon's Blog
-
想抓PostgreSQL里的慢SQL?pg_stat_statements基础黑匣子和pg_stat_monitor时间窗,谁能帮你更准揪出性能小偷?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 查询慢?是不是忘了优化 GROUP BY、ORDER BY 和窗口函数?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选Join策略有啥小九九?Nested Loop/Merge/Hash谁是它的菜?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索引选B-Tree还是GiST?"瑞士军刀"和"多面手"的差别你居然还不知道?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处理SQL居然像做蛋糕?解析到执行的4步里藏着多少查询优化的小心机?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备份不是复制文件?物理vs逻辑咋选?误删还能精准恢复到1分钟前?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里的PL/pgSQL到底是啥?能让SQL从"说目标"变"讲步骤"?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 UPDATE语句怎么玩?从改邮箱到批量更新的避坑技巧你都会吗?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 17安装总翻车?Windows/macOS/Linux避坑指南帮你搞定? - cmdragon's Blog
-
能当关系型数据库还能玩对象特性,能拆复杂查询还能自动管库存,PostgreSQL凭什么这么香? - cmdragon's Blog
-
如何让FastAPI测试不再成为你的噩梦? - cmdragon's Blog
免费好用的热门在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