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说过1万小时天才理论。研究表明,有超过一万小时练习经验的在某些领域有过刻苦专业训练的人对痛感的反应和新手很不一样。一般来说,把注意力放在外部会减弱大脑中线的活跃度,而观察自身则会增强它。这或许能解释经常工作或训练某些技能到废寝忘食的人越不容易产生迷失在思绪里的体验。
长期的专业且专注的训练同样可以为大脑带来一系列结构性改变。这些人通常会有更大的胼胝体和左右海马。专业且专注的训练也会让灰质变厚,让大脑皮层沟壑变深。在年龄更大的人去学一项技能的人中,这些变化会更加显著,这说明训练可以预防因衰老而产生的灰质体积减小。
有一些持续投入精力的稳定爱好,最好能保证自己的专注状态,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减少负面刺激的强度和不愉快的感觉。
保持一项能够专注的持续的爱好非常重要。它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血压和皮质醇水平;它能减少焦虑、抑郁、神经过敏以及其他负面情绪反应;它还能够促成更强的行为控制力,在治疗成瘾和饮食障碍上效果显著。能增强主观幸福感,以及个体准确判断他人情绪的能力与面临苦难时的积极情感。
毕竟,被自己的胡思乱想绑架,和自由、不加判断、有觉知地活在当下,可谓天壤之别。要完成这个转变,就要打断胡思乱想和被动反应的过程,正是这些过程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都充满敌意。毫无疑问,许多机制都参与其中,包括对注意力和行为的控制、身体感知能力的增强、对负面情绪的抑制、对经验的概念重构、"自我"观念的转变,而每一个机制都有其独特的神经生理学成因。然而,广义而言,心智锻炼其实就是借由平淡无奇的方式停止受苦的能力。这样的技能,怎么会不值得培养呢?
心智锻炼最深层次的目标就是获得从自我幻象中解脱的自由。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生命体验不需要提升,他就不会去尝试任何提升心智的方法。这恰恰是心智锻炼的最大矛盾,因为正是不满足感让人忽视了他们当下的意识里已然蕴含着内在的自由。
能保持精神专注的爱好能给生活带来种种积极的转变。
人生必有一项不以此谋生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