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在多次修改nginx的配置的时候,总是改了之后没有生效。
原因就是我一直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直接把地址又粘贴了一遍,回车;所以一直有缓存不生效。
但是点击了浏览器的刷新按钮就可以生效了。正好借助本次遇到的时间,记录一下
核心区别
当您在浏览器中执行这两种操作时,浏览器发送的HTTP请求头(特别是缓存控制相关的头信息)是不同的,这导致了服务器响应策略的差异。
1. 地址栏输入URL后按回车
当您在地址栏输入URL并按回车时:
- 缓存优先级高:浏览器会优先使用缓存内容,尤其是强缓存(Expires/Cache-Control)
- 不发送特定缓存控制头 :通常不会主动发送
Cache-Control: no-cache或Pragma: no-cache - 条件请求策略 :只有当缓存过期时,才会发送条件请求(带
If-Modified-Since或If-None-Match头) - 缓存命中率高:如果页面在缓存有效期内,浏览器很可能直接从本地缓存加载,不与服务器通信
2. 点击刷新按钮
当您点击浏览器的刷新按钮时:
- 主动验证缓存:浏览器会主动向服务器验证缓存是否仍然有效
- 发送
Cache-Control: max-age=0头:告诉服务器不要使用缓存,重新验证资源 - 发送
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头:如果本地有缓存,会发送这些头信息进行条件请求 - 服务器必须响应:服务器会检查资源是否被修改,如果未修改返回304,否则返回新内容
技术原理详解
HTTP缓存控制机制
浏览器缓存控制主要基于两套机制:
-
强缓存:
- 通过
Expires(HTTP/1.0)或Cache-Control: max-age=N(HTTP/1.1)头控制 - 在有效期内,浏览器直接使用本地缓存,不发送请求
- 通过
-
协商缓存:
- 通过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或ETag/If-None-Match头实现 - 浏览器发送条件请求,服务器判断资源是否变化
- 通过
不同操作触发的缓存策略
| 操作 | 典型HTTP头 | 缓存行为 |
|---|---|---|
| 地址栏回车 | 无特殊缓存控制头 | 优先使用强缓存 → 协商缓存 → 完整请求 |
| 点击刷新按钮 | Cache-Control: max-age=0 |
跳过强缓存,直接进行协商缓存检查 |
| 强制刷新(F5/Ctrl+R) | Cache-Control: no-cache |
强制进行协商缓存检查 |
| 硬性刷新(Ctrl+Shift+R) | Cache-Control: no-cache Pragma: no-cache |
完全不使用缓存,请求完整资源 |
Nginx中的相关配置
在Nginx配置中添加缓存控制配置:
nginx
location / {
# 控制浏览器缓存时间
expires 1d; # 或其他时间
# 或更精确的控制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public, max-age=86400";
try_files $uri $uri/ =404;
}
实际应用建议
-
开发环境:在开发过程中,可以使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Network面板)勾选"Disable cache"选项
-
生产环境:对于静态资源,合理设置缓存过期时间;对于经常变化的内容,设置较短的缓存时间或使用版本号/哈希值
-
用户体验优化:理解不同刷新方式的行为,可以更准确地向用户解释如何正确刷新页面以获取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