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 (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是2003年由ARM, Nokia, ST ,TI等公司成立的一个联盟,目的是把手机内部的接口如摄像头、显示屏接口、射频/基带接口等标准化,从而减少手机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增加设计灵活性。

MIPI联盟包含的接口和协议包含以下四方面:
分别是Multimedia多媒体方向、Control&Data控制和数据传输方向、Chip-to-Chip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处理器内部芯片互连方向、Debug&Trace跟踪调试方向。

从上图可以看出,MIPI多媒体方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协议层和应用层。物理层有A PHY、C-PHY、D-PHY、M-PHY,本次课程使用D-PHY。协议层则是各个不同的应用对应不同的协议,但都是基于对应的物理层进行操作。应用层则有csI(摄像头使用)、DSI(显示屏使用)、UFS(存储器使用,例如现在智能手机中最新的UFS4.0,就是手机中的移动处理器使用UFS4.0与存储器进行数据交互)等。本次课程使用DSI驱动LCD显示屏,后续课程会使用cs驱动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
DSI:
DSI,全称DisplaySerialnterface,指定了主机和外围显示器之间的串行接口。DSI以MIPI联盟规范为基础,采用DPI(显示像素接口,Display Pixel Interface)、DBI(显示总线接口,Display Bus Interface)和DCS(显示命令集,DisplayCommand set)标准中规定的像素格式和命令集。

DSI使用一对Clock时钟差分管脚和多对Data数据差分管脚进行工作

DsI接口协议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应用层、低级协议层、通道管理层、物理层,下面讲解每层的作用:
物理层:控制硬件电路,包括时钟和输入输出的数据电路的控制。
通道管理层:对来自协议层的数据进行分发或来自物理层的数据进行重组,低级协议层:对数据进行打包或是解包,定义了如何组和错位检测等。
应用层:进行参数的发送或是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Command和Video模式:
DSI外设支持两种基础模式,分别是Command命令模式和Video视频模式:Command模式:命令模式用于发送命令参数到显示器的控制器,主机通过命令控制外设。
Video模式:Vdeo模式是用于主机实时发送像素数据到显示器,当显示器控制芯片在Command模式下初始化完成后,就可以进入Video模式发送图像数据进行显示。
物理层:
Xilinx MIPI DSI TxSubsystemIP 是基于D-PHY进行工作的,显示器控制芯片ST7701S也是基于D-PHY进行工作。
D-PHY包括了一个时钟lane、一个或多个数据lane,本次使用的ST7701S芯片支持2lane也就是一个时钟lane、两个数据lane。两个数据lane的D-PHY配置:
Lane电压和状态:Lane在工作时不同模式下传输线路上的电压:
LP模式:0-1.2V
HS模式:100-300mv工作时差分线路状态大致如下图所示:

Lane状态
LP-Tx单端驱动线路:有LP-00、LP-01、LP-10、LP-11四种状态;HS-TX差分驱动线路:有HS-0、HS-1两种状态。
状态切换:参考ST7701S SPEC PreliminaryV0.2.pdf page-81

Lane模组:
D-PHY的lane模组包含以下组件:.
低功耗发送器 Low-Power Transmitter,低功耗模式发送;LP-TX :
低功耗接收器 Low-Power Receiver,低功耗模式接收;LP-RX :
高速发送器 High-Speed Transmitter,高速模式发送;HS-TX :
HS-RX :高速接收器 High-Speed Receiver,高速模式接收;
进行模式切换的判断。LP-CD :低功耗竞争检测器 Low-Power Contention Detec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