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V8 引擎 的 JavaScript 运行时环境,它让 JavaScript 可以脱离浏览器,直接在服务器端运行。简单说,它打破了"JavaScript 只能在前端运行"的限制,让开发者能用同一门语言(JavaScript)开发前后端应用。
核心特点:
- 非阻塞 I/O(异步):处理请求时不会阻塞后续操作,适合高并发场景(如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的 API 服务)。
- 单线程+事件循环:通过事件驱动机制高效处理多任务,避免多线程切换的开销(但不适合 CPU 密集型任务,如复杂计算)。
- 跨平台:可在 Windows、Linux、macOS 等系统运行。
- 丰富的生态:基于 npm(Node.js 包管理工具)有超过 200 万个第三方库(如 Express、React、Vue 等依赖它运行)。
主要用途:
- 后端服务器开发
快速搭建 API 接口、Web 服务器(如用 Express/Koa 框架),处理 HTTP 请求、操作数据库(MySQL、MongoDB 等)、实现用户认证等。
例:开发一个接收前端请求、返回数据的接口服务。 - 命令行工具(CLI)
很多开发工具基于 Node.js 开发,如 Vue CLI、Create React App、npm 本身,用于自动化构建、代码压缩、测试等。 - 实时应用
借助 WebSocket 协议,开发实时聊天、在线协作工具(如腾讯文档)、实时游戏等(Node.js 的异步特性适合处理高频实时通信)。 - 前端工程化
前端构建工具(Webpack、Vite)、打包工具、代码转译(Babel)等都依赖 Node.js 运行,负责处理前端代码的编译、优化。 - 微服务与中间件
在分布式系统中作为轻量级服务,或作为数据转发、日志处理的中间件。
适合场景:
- I/O 密集型应用(如频繁读写数据库、文件、网络请求)。
- 高并发、低延迟的场景(如电商秒杀接口、实时通知)。
不适合:CPU 密集型任务(如大规模数据计算),可能会阻塞单线程。
简单说,Node.js 让 JavaScript 成为"全栈语言",既能写前端页面,又能跑后端服务,还能做各种工具,是现代 Web 开发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