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核心特性
-
高性能与高可用
DM DDM 提供高效的数据读写能力,适应高并发业务场景。系统通过主备集群与分布式集群部署,保障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体服务连续性。核心架构包括:
-
DDM-Meta:管理元数据与集群调度;
-
DDM-Store:存储实际业务数据;
-
DDM-Engine:响应数据库请求,为无状态计算节点。
-
-
高可靠架构
采用分布式与主备混合部署策略,结合数据自动冗余与故障转移机制,保障服务持续可用。
-
灵活的部署模式
支持副本集主备部署与分布式集群部署。采用计算存储分离设计,支持按需在线扩展计算节点与存储节点,实现数据分片与负载均衡,提升系统整体扩展性。
-
弹性伸缩能力
可根据业务负载实时调整资源,动态扩缩计算与存储节点,实现系统容量与性能的线性增长。
-
安全可信与自主可控
达梦拥有全部核心代码知识产权,从根源避免知识产权风险。系统内置多层安全机制,涵盖访问控制、加密传输与审计等,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
-
MongoDB 协议兼容
全面兼容 MongoDB 协议及常用 API,支持业务系统平滑迁移,降低用户切换成本。
二、核心模块说明
-
DDM-Meta
功能 :存储数据库元数据及集群调度信息。部署:支持单节点与分布式部署。
-
DDM-Store
功能 :承载实际数据存储任务。部署:支持单机与分布式部署,建议配合 SSD 存储以提升性能。
-
DDM-Engine
功能 :作为无状态计算节点,负责接收并响应数据库请求。部署:可灵活部署于集群任意节点,具备良好的资源适配性。
三、典型应用场景
DM DDM 适用于对性能、可靠性及扩展性有较高要求的文档型数据场景,典型行业包括:
-
大规模互联网应用
如电商、金融、社交、新零售等高频业务场景,具备用户量大、活动频繁、访问波动明显等特征,DM DDM 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支持。
-
物联网数据平台
适用于海量设备接入与高频数据写入场景,解决数据规模与并发访问带来的存储与性能挑战。
-
文档与内容索引
提供高效的文档存储与检索能力,适用于全文检索、内容管理等需要快速查询响应的业务。
四、与其他类型数据库的对比
-
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
数据模型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表格结构,需预定义字段;DM DDM 使用文档模型,以 JSON/BSON 格式存储,支持动态结构。查询语言 :关系型数据库通用 SQL;DM DDM 采用类 MongoDB 查询语法扩展方式:关系型数据库通常依赖硬件升级实现垂直扩展;DM DDM 天然支持水平扩展,可通过分片机制分布式存储数据。
-
与 NoSQL 数据库的异同
相同点 :均具备灵活的数据模型与良好的横向扩展能力。不同点:DM DDM 在兼容 MongoDB 生态的同时,强化了事务一致性(ACID)与高可用能力,并提供原厂级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
-
与图数据库的差异
存储结构:图数据库以"节点---边"结构表达实体与关系;DM DDM 则以文档为基本单位组织数据,更适合半结构化内容存储与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