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WLAN概述

文章目录

        • 一、WLAN的定义
        • 二、WLAN的工作原理
          • 1、工作模式
            • [(1)、基础架构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1)、基础架构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
            • [(2)、自组织模式(Ad-hoc / IBSS)](#(2)、自组织模式(Ad-hoc / IBSS))
            • [(3)、Mesh 模式](#(3)、Mesh 模式)
          • 2、工作机制
          • 3、数据传输流程
        • 三、WLAN的组网架构
          • [1、独立 AP 架构(Fat AP)](#1、独立 AP 架构(Fat AP))
          • [2、集中式 AC+Fit AP 架构(瘦 AP 架构)](#2、集中式 AC+Fit AP 架构(瘦 AP 架构))
          • [3、云管理 WLAN 架构(Cloud-managed WLAN)](#3、云管理 WLAN 架构(Cloud-managed WLAN))
          • [4、Mesh 组网架构](#4、Mesh 组网架构)
        • 四、新一代WLAN解决方案
          • [1、Wi-Fi 6(IEEE 802.11ax)](#1、Wi-Fi 6(IEEE 802.11ax))
          • [2、Wi-Fi 6E(Wi-Fi 6 Extended)](#2、Wi-Fi 6E(Wi-Fi 6 Extended))
          • [3、Wi-Fi 7(IEEE 802.11be)------下一代标准(已发布草案)](#3、Wi-Fi 7(IEEE 802.11be)——下一代标准(已发布草案))
          • 5、新一代组网方案融合趋势
一、WLAN的定义
1、定义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现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校园和公共场所。是指利用射频(RF)技术在局部范围内实现设备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无需物理线缆即可完成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

标准依据:IEEE 802.11 系列协议

常见名称:Wi-Fi(Wi-Fi 联盟认证的品牌名)

2、特点
  • 使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2.4GHz、5GHz、6GHz)
  • 支持移动终端接入
  • 覆盖范围通常为几十米到数百米
  • 易于部署和扩展
二、WLAN的工作原理

WLAN 的核心在于将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功能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其基本通信流程如下:

1、工作模式
(1)、基础架构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
  • 所有设备通过 AP(Access Point)连接
  • AP 负责管理 STA(Station)的接入、认证、加密、调度等
  • 支持接入互联网
(2)、自组织模式(Ad-hoc / IBSS)
  • 设备间直接通信,无需 AP
  • 不支持接入外网
  • 多用于临时文件共享或应急通信
(3)、Mesh 模式
  • 多个节点自动组网,动态路由转发
  • 实现广域无缝覆盖
  • 适用于大户型、园区、智慧城市
2、工作机制
机制 功能说明
CSMA/CA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ollision Avoidance),因无法检测碰撞,采用 RTS/CTS 握手机制减少冲突
DCF(分布式协调功能) 基于 CSMA/CA 的基础接入机制
PCF(点协调功能) 可选机制,由 AP 主动轮询设备发送数据,适合实时业务
帧聚合(A-MPDU/A-MSDU) 提高吞吐效率,减少开销
MIMO(多入多出) 利用多天线同时收发,提升速率与稳定性
OFDMA(正交频分多址) Wi-Fi 6 引入,允许多用户共享子载波资源
3、数据传输流程
  1. 终端开启 Wi-Fi → 扫描信道 → 接收到 Beacon 帧(广播 SSID)

  2. 发起 Probe Request → AP 回应 Probe Response

  3. 发起认证(Authentication)→ AP 验证身份

  4. 发起关联(Association)→ 建立逻辑连接

  5. 获取 IP 地址(DHCP)

  6. 开始数据通信(加密传输)

    🔐 加密过程:WPA2/WPA3 使用四次握手协议(4-Way Handshake),生成 PTK(Pairwise Transient Key)用于加密单播流量

三、WLAN的组网架构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WLAN 的组网架构可分为以下几种典型结构:

1、独立 AP 架构(Fat AP)
  • 每个 AP 独立运行,自带路由、安全、用户管理功能
  • 配置简单,适合小规模部署(如家庭、小型办公室)
python 复制代码
    +---------+
    | Router  |
    +----+----+
         |
   +-----+-----+
   |   AP (Fat)  |
   +-----+-------+
         |
 +-------+--------+
 |  STA (手机/电脑) |
 +----------------+

❌ 缺点:难以集中管理,漫游体验差

2、集中式 AC+Fit AP 架构(瘦 AP 架构)
  • AP 仅负责无线信号收发("瘦"AP)
  • AC(Access Controller)统一管理所有 AP,负责配置下发、用户认证、负载均衡、漫游控制等
  • 支持大规模部署(企业、校园、商场)
python 复制代码
           Internet
               |
          +----+----+
          |   AC    | ← 统一控制器
          +----+----+
               |
     +---------+-----------+
     |         |           |
 +---+---+ +---+---+   +---+---+
 | FitAP | | FitAP |...| FitAP |
 +-------+ +-------+   +-------+
     |         |           |
   STAs      STAs        STAs

✅ 优点:

  • 集中配置与监控
  • 快速漫游(802.11r/k/v)
  • 负载均衡
  • 射频优化(自动调优信道与功率)
3、云管理 WLAN 架构(Cloud-managed WLAN)
  • 所有设备通过云端平台(如 Cisco Meraki、H3C Cloud、TP-Link Omada Cloud)进行远程管理
  • 控制器部署在云端,AP 本地零配置上线
  • 支持跨地域统一运维
python 复制代码
        +-------------+
        |  Cloud AC   | ← Web 页面或 App 管理
        +------+------+
               |
               | HTTPS/TLS
               |
       +-------v--------+
       | Internet/4G/5G |
               |
       +-------+--------+
               |
         +-----+-----+
         |   AP      | ← 自动注册上云
         +-----+-----+
               |
         +-----+-----+
         |   STA     |
         +-----------+

✅ 优势:

  • 零接触部署(Zero-Touch Provisioning)
  • 实时监控与告警
  • 支持多租户、多站点管理
4、Mesh 组网架构
  • 多个节点组成自愈网络,任意节点断开不影响整体连通性
  • 支持有线回传(Backhaul)和无线回传
  • 典型产品:华为 AI Cube、小米 Mesh 路由器、Netgear Orbi
python 复制代码
 [主路由] ←→ [子节点1] ←→ [子节点2]
    |             |
  STA          STA

✅ 应用场景:别墅、复式楼、无预埋网线环境

四、新一代WLAN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高清视频、AR/VR 等应用的发展,对无线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下是近年来主流的新一代 WLAN 技术与解决方案:

1、Wi-Fi 6(IEEE 802.11ax)
技术 说明
OFDMA 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允许多用户同时传输,提高并发能力
MU-MIMO 下行+上行双向多用户 MIMO,提升高密度场景性能
TWT(目标唤醒时间) 允许设备协商唤醒时间,显著降低功耗(适合 IoT)
BSS Coloring 区分同频干扰源,提升抗干扰能力
1024-QAM 更高调制阶数,提升单流速率约 25%

🚀 理论峰值速率:9.6 Gbps(8x8 MIMO, 160MHz)

2、Wi-Fi 6E(Wi-Fi 6 Extended)
  • 在 Wi-Fi 6 基础上扩展至 6 GHz 频段
  • 新增 1200 MHz 连续带宽(共 59 个 20MHz 信道)
  • 彻底避开 2.4GHz 和 5GHz 的拥塞问题
  • 支持更低延迟、更高吞吐的应用(如 VR/8K 视频)

⚠️ 要求设备支持 6GHz 频段(需硬件升级)

3、Wi-Fi 7(IEEE 802.11be)------下一代标准(已发布草案)
技术 描述
320MHz 超宽信道 提供更大带宽,理论速率翻倍
4096-QAM 比 1024-QAM 提升 20% 数据密度
Multi-Link Operation (MLO) 多链路操作:允许设备在同一时间使用多个频段(如 5GHz + 6GHz)并行传输,实现负载均衡与冗余备份
Puncturing(打孔机制) 动态跳过被占用的子信道,灵活利用碎片化频谱
低延迟调度 支持确定性服务(Deterministic Scheduling),满足工业自动化需求

🚀 理论峰值速率可达 46 Gbps

5、新一代组网方案融合趋势
方向 说明
智能化射频管理 AI 驱动的信道选择、功率调整、干扰识别
深度融合 SDN/NFV 软件定义网络,实现策略驱动的动态调度
WLAN + 5G 融合 在企业网中实现双栈接入,互补覆盖
零信任安全模型集成 结合 NAC(网络准入控制)、RADIUS、证书认证实现端到端安全
干扰识别
深度融合 SDN/NFV 软件定义网络,实现策略驱动的动态调度
WLAN + 5G 融合 在企业网中实现双栈接入,互补覆盖
零信任安全模型集成 结合 NAC(网络准入控制)、RADIUS、证书认证实现端到端安全
IoT 友好设计 支持大量低功耗设备接入(蓝牙/Wi-Fi HaLow 协同)
相关推荐
拾忆,想起2 小时前
TCP滑动窗口:网络世界的“智能流量阀门”
java·网络·数据库·网络协议·tcp/ip·php·哈希算法
止水编程 water_proof2 小时前
Java--HTTP(上)
网络·网络协议·http
橘子134 小时前
Linux网络基础(一)
linux·网络·arm开发
闲人编程5 小时前
Python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编写一个简单的端口扫描器
网络·python·web安全·硬件·端口·codecapsule·扫描器
机器学习之心9 小时前
基于双向时序卷积网络(BiTCN)与支持向量机(SVM)混合模型的时间序列预测代码Matlab源码
网络·支持向量机·matlab
止水编程 water_proof10 小时前
Java-HTTP响应以及HTTPS(下)
网络·网络协议·http
好望角雾眠10 小时前
第四阶段C#通讯开发-9:网络协议Modbus下的TCP与UDP
网络·笔记·网络协议·tcp/ip·c#·modbus
网安小白的进阶之路11 小时前
A模块 系统与网络安全 第四门课 弹性交换网络-5
网络·安全·web安全
8K超高清11 小时前
高校巡展:中国传媒大学+河北传媒学院
大数据·运维·网络·人工智能·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