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属性的基本使用
计算属性(Computed)是Vue 3中用于派生状态的核心API,它能将复杂的逻辑从模板中抽离,让代码更简洁、可维护。
1.1 为什么需要计算属性?
模板表达式(如{{ 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适合简单逻辑,但如果逻辑复杂或需要重复使用,直接写在模板里会有两个问题:
- 模板臃肿:大量逻辑会让模板难以阅读;
- 代码冗余:同一逻辑重复写多次,维护成本高。
计算属性的作用就是将派生逻辑封装成"虚拟属性",让模板只负责展示,逻辑交给计算属性处理。
1.2 Options API 中的计算属性
在Options API中,计算属性通过computed选项定义,它是一个对象,键是计算属性名,值是getter函数(用于计算值)。
示例:判断作者是否有出版书籍
java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author: {
name: 'John Doe',
books: ['Vue 2 - Advanced Guide', 'Vue 3 - Basic Guide', 'Vue 4 - The Mystery']
}
}
},
computed: {
// 计算属性的getter函数
publishedBooksMessage() {
// this 指向组件实例,自动追踪author.books的变化
return this.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
}
}
模板中直接使用计算属性,和普通data属性一样:
vue
<template>
<p>Has published books:</p>
<span>{{ publishedBooksMessage }}</span>
</template>
1.3 Composition API 中的计算属性(<script setup>)
在Composition API中,使用computed()函数创建计算属性,返回的是computed ref(可响应的引用类型)。
示例(与上面功能一致):
vu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computed } from 'vue'
// 响应式数据:作者信息
const author = reactive({
name: 'John Doe',
books: ['Vue 2 - Advanced Guide', 'Vue 3 - Basic Guide', 'Vue 4 - The Mystery']
})
// 计算属性:判断是否有书籍
const publishedBooksMessage = computed(() => {
// 依赖author.books,自动追踪变化
return 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
</script>
<template>
<p>Has published books:</p>
<span>{{ publishedBooksMessage }}</span> <!-- 自动解包,无需.value -->
</template>
注意:
computed()函数接收一个getter函数 ,返回的publishedBooksMessage是ComputedRef类型;- 在模板中,computed ref会自动解包 (不用写
.value); - 在
<script>中访问时,需要用.value(如publishedBooksMessage.value)。
二、计算属性的缓存机制:与方法的本质区别
计算属性和方法都能实现逻辑复用,但缓存机制是它们的核心区别。
2.1 缓存的意义:性能优化
计算属性的结果会基于依赖自动缓存------只有当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否则直接返回缓存值。
而方法没有缓存,每次调用(如模板渲染、函数调用)都会重新执行逻辑。
往期文章归档
-
Vue 3中reactive函数如何通过Proxy实现响应式?使用时要避开哪些误区? - cmdragon's Blog
-
快速入门Vue的v-model表单绑定:语法糖、动态值、修饰符的小技巧你都掌握了吗? - cmdragon's Blog
-
只给表子集建索引?用函数结果建索引?PostgreSQL这俩操作凭啥能省空间又加速? - cmdragon's Blog
-
想抓PostgreSQL里的慢SQL?pg_stat_statements基础黑匣子和pg_stat_monitor时间窗,谁能帮你更准揪出性能小偷?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 查询慢?是不是忘了优化 GROUP BY、ORDER BY 和窗口函数?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选Join策略有啥小九九?Nested Loop/Merge/Hash谁是它的菜?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索引选B-Tree还是GiST?"瑞士军刀"和"多面手"的差别你居然还不知道?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处理SQL居然像做蛋糕?解析到执行的4步里藏着多少查询优化的小心机?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备份不是复制文件?物理vs逻辑咋选?误删还能精准恢复到1分钟前?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里的PL/pgSQL到底是啥?能让SQL从"说目标"变"讲步骤"?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 UPDATE语句怎么玩?从改邮箱到批量更新的避坑技巧你都会吗? - cmdragon's Blog
-
PostgreSQL 17安装总翻车?Windows/macOS/Linux避坑指南帮你搞定? - cmdragon's Blog
-
能当关系型数据库还能玩对象特性,能拆复杂查询还能自动管库存,PostgreSQL凭什么这么香? - cmdragon's Blog
-
多环境配置切换机制能否让开发与生产无缝衔接? - cmdragon's Blog
免费好用的热门在线工具
示例:对比计算属性和方法
javascript
// 计算属性:缓存结果
const expensiveComputed = computed(() => {
console.log('计算属性执行了')
return heavyCalculation() // 假设这是一个耗时操作
})
// 方法:无缓存
function expensiveMethod() {
console.log('方法执行了')
return heavyCalculation()
}
- 当依赖不变时,多次访问
expensiveComputed.value,只会打印一次"计算属性执行了"; - 多次调用
expensiveMethod(),每次都会打印"方法执行了"。
2.2 依赖追踪:只更新必要的计算
Vue会自动追踪计算属性的依赖(即getter函数中用到的响应式数据),只有依赖变化时,计算属性才会重新计算。
反例:依赖非响应式数据
javascript
const now = computed(() => Date.now()) // Date.now()不是响应式数据
无论过多久,now.value都不会更新------因为Vue无法追踪Date.now()的变化。
三、可写计算属性:处理双向逻辑
默认情况下,计算属性是只读 的(只有getter),但在某些场景下,我们需要通过计算属性反向修改源数据 (如fullName同步firstName和lastName),这时可以用可写计算属性(同时定义getter和setter)。
3.1 场景需求:双向同步
比如,我们有firstName和lastName两个响应式数据,希望通过fullName(如"John Doe")同时读取和修改它们:
- 读取
fullName时,返回firstName + ' ' + lastName; - 修改
fullName时,将新值拆分成firstName和lastName。
3.2 可写计算属性的实现
可写计算属性需要同时定义get(读取逻辑)和set(修改逻辑)。
Options API 写法:
java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firstName: 'John',
lastName: 'Doe'
}
},
computed: {
fullName: {
// getter:组合firstName和lastName
get() {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setter:拆分新值到firstName和lastName
set(newValue) {
[this.firstName, this.lastName] = newValue.split(' ')
}
}
}
}
Composition API 写法:
vu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const firstName = ref('John')
const lastName = ref('Doe')
const fullName = computed({
// getter:组合firstName和lastName
get() {
return firstName.value + ' ' + lastName.value
},
// setter:拆分新值到firstName和lastName
set(newValue) {
[firstName.value, lastName.value] = newValue.split(' ')
}
})
</script>
使用示例:
javascript
// 修改fullName,会同步更新firstName和lastName
fullName.value = 'Jane Smith'
console.log(firstName.value) // Jane
console.log(lastName.value) // Smith
四、获取计算属性的之前值
Vue 3.4新增了获取计算属性之前值 的能力,通过computed()函数的previous参数实现。这在需要保留历史状态的场景中很有用(如"只能减小不能超过某个值")。
4.1 应用场景:保留历史状态
比如,我们希望alwaysSmall始终返回count的值,但当count超过3时,保持之前的最大值(3):
vu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2)
const alwaysSmall = computed((previous) => {
if (count.value <= 3) {
return count.value // 当count≤3时,返回当前值
}
return previous // 当count>3时,返回之前的value(最大是3)
})
</script>
效果:
- 当
count从2→3→4时,alwaysSmall.value依次是2→3→3; - 当
count从4→2时,alwaysSmall.value变回2。
五、计算属性的最佳实践
为了避免踩坑,使用计算属性时需遵循以下规则:
5.1 保持 getter 无副作用
计算属性的getter应该是纯函数------只依赖输入计算输出,不修改任何外部状态(如修改其他响应式数据、发送请求、操作DOM)。
反例(错误写法):
javascript
const badComputed = computed(() => {
this.author.name = 'Jane' // 错误:修改了其他状态
return this.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
这样会导致逻辑混乱,因为getter的职责是计算值 ,而不是修改状态 。修改状态的操作应该放在methods或watch中。
5.2 不要直接修改计算属性的值
计算属性是派生状态(由源数据计算而来),直接修改计算属性的值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会被下一次计算覆盖。
反例(错误写法):
javascript
// publishedBooksMessage是计算属性(无setter)
publishedBooksMessage.value = 'No' // 错误:只读属性
正确的做法是修改源数据 (如author.books = []),让计算属性自动更新。
六、课后 Quiz:巩固你的理解
问题1:计算属性和方法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答案 :
计算属性基于依赖缓存 ,只有依赖变化时才重新计算;方法无缓存 ,每次调用都重新执行。
解析:缓存是计算属性的核心优势,适合需要重复使用且依赖稳定的逻辑(如过滤列表);方法适合不需要缓存的场景(如事件处理)。
问题2:如何创建一个可写的计算属性?
答案 :
通过同时定义get(读取逻辑)和set(修改逻辑)实现:
- Options API:在
computed选项中写{ get() {}, set(newValue) {} }; - Composition API:调用
computed({ get() {}, set(newValue) {} })。
示例 :参考"三、可写计算属性"中的fullName例子。
问题3:为什么计算属性中使用Date.now()不会更新?
答案 :
因为Date.now()不是响应式依赖 ,Vue无法追踪它的变化。计算属性只会在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变化时重新计算。
拓展 :如果需要实时获取时间,应该用setInterval或watch,而不是计算属性。
七、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
报错1:计算属性返回undefined
原因 :getter函数没有返回值(忘记写return)。
示例:
javascript
const badComputed = computed(() => {
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 忘记return
})
解决 :确保getter函数有return语句。
报错2:无法修改只读计算属性
报错信息 :Set operation on key "xxx" failed: computed value is readonly
原因 :尝试修改无setter 的计算属性(默认是只读的)。
解决:
- 如果需要修改,给计算属性添加
setter(参考"三、可写计算属性"); - 不要直接修改计算属性,改为修改源数据。
报错3:计算属性不随数据更新
原因:
- 依赖了非响应式数据 (如普通变量,不是
ref/reactive); getter函数中没有用到响应式数据(即无依赖)。
解决:
- 将数据转为响应式(用
ref或reactive包裹); - 确保
getter函数中用到了响应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