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Vue 3的计算属性能解决模板臃肿、性能优化和双向同步三大痛点?

一、计算属性的基本使用

计算属性(Computed)是Vue 3中用于派生状态的核心API,它能将复杂的逻辑从模板中抽离,让代码更简洁、可维护。

1.1 为什么需要计算属性?

模板表达式(如{{ 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适合简单逻辑,但如果逻辑复杂或需要重复使用,直接写在模板里会有两个问题:

  • 模板臃肿:大量逻辑会让模板难以阅读;
  • 代码冗余:同一逻辑重复写多次,维护成本高。

计算属性的作用就是将派生逻辑封装成"虚拟属性",让模板只负责展示,逻辑交给计算属性处理。

1.2 Options API 中的计算属性

在Options API中,计算属性通过computed选项定义,它是一个对象,键是计算属性名,值是getter函数(用于计算值)。

示例:判断作者是否有出版书籍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author: {
        name: 'John Doe',
        books: ['Vue 2 - Advanced Guide', 'Vue 3 - Basic Guide', 'Vue 4 - The Mystery']
      }
    }
  },
  computed: {
    // 计算属性的getter函数
    publishedBooksMessage() {
      // this 指向组件实例,自动追踪author.books的变化
      return this.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
  }
}

模板中直接使用计算属性,和普通data属性一样:

vue 复制代码
<template>
  <p>Has published books:</p>
  <span>{{ publishedBooksMessage }}</span>
</template>

1.3 Composition API 中的计算属性(<script setup>

在Composition API中,使用computed()函数创建计算属性,返回的是computed ref(可响应的引用类型)。

示例(与上面功能一致):

vue 复制代码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computed } from 'vue'

// 响应式数据:作者信息
const author = reactive({
  name: 'John Doe',
  books: ['Vue 2 - Advanced Guide', 'Vue 3 - Basic Guide', 'Vue 4 - The Mystery']
})

// 计算属性:判断是否有书籍
const publishedBooksMessage = computed(() => {
  // 依赖author.books,自动追踪变化
  return 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
</script>

<template>
  <p>Has published books:</p>
  <span>{{ publishedBooksMessage }}</span> <!-- 自动解包,无需.value -->
</template>

注意

  • computed()函数接收一个getter函数 ,返回的publishedBooksMessageComputedRef类型;
  • 在模板中,computed ref会自动解包 (不用写.value);
  • <script>中访问时,需要用.value(如publishedBooksMessage.value)。

二、计算属性的缓存机制:与方法的本质区别

计算属性和方法都能实现逻辑复用,但缓存机制是它们的核心区别。

2.1 缓存的意义:性能优化

计算属性的结果会基于依赖自动缓存------只有当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否则直接返回缓存值。

而方法没有缓存,每次调用(如模板渲染、函数调用)都会重新执行逻辑。
往期文章归档

示例:对比计算属性和方法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计算属性:缓存结果
const expensiveComputed = computed(() => {
  console.log('计算属性执行了')
  return heavyCalculation() // 假设这是一个耗时操作
})

// 方法:无缓存
function expensiveMethod() {
  console.log('方法执行了')
  return heavyCalculation()
}
  • 当依赖不变时,多次访问expensiveComputed.value,只会打印一次"计算属性执行了";
  • 多次调用expensiveMethod(),每次都会打印"方法执行了"。

2.2 依赖追踪:只更新必要的计算

Vue会自动追踪计算属性的依赖(即getter函数中用到的响应式数据),只有依赖变化时,计算属性才会重新计算。

反例:依赖非响应式数据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const now = computed(() => Date.now()) // Date.now()不是响应式数据

无论过多久,now.value都不会更新------因为Vue无法追踪Date.now()的变化。

三、可写计算属性:处理双向逻辑

默认情况下,计算属性是只读 的(只有getter),但在某些场景下,我们需要通过计算属性反向修改源数据 (如fullName同步firstNamelastName),这时可以用可写计算属性(同时定义getter和setter)。

3.1 场景需求:双向同步

比如,我们有firstNamelastName两个响应式数据,希望通过fullName(如"John Doe")同时读取和修改它们:

  • 读取fullName时,返回firstName + ' ' + lastName
  • 修改fullName时,将新值拆分成firstNamelastName

3.2 可写计算属性的实现

可写计算属性需要同时定义get(读取逻辑)和set(修改逻辑)。

Options API 写法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firstName: 'John',
      lastName: 'Doe'
    }
  },
  computed: {
    fullName: {
      // getter:组合firstName和lastName
      get() {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setter:拆分新值到firstName和lastName
      set(newValue) {
        [this.firstName, this.lastName] = newValue.split(' ')
      }
    }
  }
}

Composition API 写法

vue 复制代码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const firstName = ref('John')
const lastName = ref('Doe')

const fullName = computed({
  // getter:组合firstName和lastName
  get() {
    return firstName.value + ' ' + lastName.value
  },
  // setter:拆分新值到firstName和lastName
  set(newValue) {
    [firstName.value, lastName.value] = newValue.split(' ')
  }
})
</script>

使用示例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修改fullName,会同步更新firstName和lastName
fullName.value = 'Jane Smith'
console.log(firstName.value) // Jane
console.log(lastName.value)  // Smith

四、获取计算属性的之前值

Vue 3.4新增了获取计算属性之前值 的能力,通过computed()函数的previous参数实现。这在需要保留历史状态的场景中很有用(如"只能减小不能超过某个值")。

4.1 应用场景:保留历史状态

比如,我们希望alwaysSmall始终返回count的值,但当count超过3时,保持之前的最大值(3):

vue 复制代码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2)
const alwaysSmall = computed((previous) => {
  if (count.value <= 3) {
    return count.value // 当count≤3时,返回当前值
  }
  return previous // 当count>3时,返回之前的value(最大是3)
})
</script>

效果

  • count从2→3→4时,alwaysSmall.value依次是2→3→3;
  • count从4→2时,alwaysSmall.value变回2。

五、计算属性的最佳实践

为了避免踩坑,使用计算属性时需遵循以下规则:

5.1 保持 getter 无副作用

计算属性的getter应该是纯函数------只依赖输入计算输出,不修改任何外部状态(如修改其他响应式数据、发送请求、操作DOM)。

反例(错误写法):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const badComputed = computed(() => {
  this.author.name = 'Jane' // 错误:修改了其他状态
  return this.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

这样会导致逻辑混乱,因为getter的职责是计算值 ,而不是修改状态 。修改状态的操作应该放在methodswatch中。

5.2 不要直接修改计算属性的值

计算属性是派生状态(由源数据计算而来),直接修改计算属性的值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会被下一次计算覆盖。

反例(错误写法):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publishedBooksMessage是计算属性(无setter)
publishedBooksMessage.value = 'No' // 错误:只读属性

正确的做法是修改源数据 (如author.books = []),让计算属性自动更新。

六、课后 Quiz:巩固你的理解

问题1:计算属性和方法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答案

计算属性基于依赖缓存 ,只有依赖变化时才重新计算;方法无缓存 ,每次调用都重新执行。
解析:缓存是计算属性的核心优势,适合需要重复使用且依赖稳定的逻辑(如过滤列表);方法适合不需要缓存的场景(如事件处理)。

问题2:如何创建一个可写的计算属性?

答案

通过同时定义get(读取逻辑)和set(修改逻辑)实现:

  • Options API:在computed选项中写{ get() {}, set(newValue) {} }
  • Composition API:调用computed({ get() {}, set(newValue) {} })
    示例 :参考"三、可写计算属性"中的fullName例子。

问题3:为什么计算属性中使用Date.now()不会更新?

答案

因为Date.now()不是响应式依赖 ,Vue无法追踪它的变化。计算属性只会在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变化时重新计算。
拓展 :如果需要实时获取时间,应该用setIntervalwatch,而不是计算属性。

七、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

报错1:计算属性返回undefined

原因getter函数没有返回值(忘记写return)。
示例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const badComputed = computed(() => {
  author.books.length > 0 ? 'Yes' : 'No' // 忘记return
})

解决 :确保getter函数有return语句。

报错2:无法修改只读计算属性

报错信息Set operation on key "xxx" failed: computed value is readonly
原因 :尝试修改无setter 的计算属性(默认是只读的)。
解决

  • 如果需要修改,给计算属性添加setter(参考"三、可写计算属性");
  • 不要直接修改计算属性,改为修改源数据。

报错3:计算属性不随数据更新

原因

  1. 依赖了非响应式数据 (如普通变量,不是ref/reactive);
  2. getter函数中没有用到响应式数据(即无依赖)。
    解决
  • 将数据转为响应式(用refreactive包裹);
  • 确保getter函数中用到了响应式数据。

参考链接

vuejs.org/guide/essen...

相关推荐
海云前端12 小时前
Vue首屏加速秘籍 组件按需加载真能省一半时间
前端
蛋仔聊测试2 小时前
Playwright 中route 方法模拟测试数据(Mocking)详解
前端·python·测试
零号机2 小时前
使用TRAE 30分钟极速开发一款划词中英互译浏览器插件
前端·人工智能
摘星编程2 小时前
技术融合创新:Trae+KAT-Coder+GLM-4.6打造医疗报告翻译官
trae·glm4.5v·katcoder·glm4.6·智能翻译
疯狂踩坑人3 小时前
结合400行mini-react代码,图文解说React原理
前端·react.js·面试
Mintopia3 小时前
🚀 共绩算力:3分钟拥有自己的文生图AI服务-容器化部署 StableDiffusion1.5-WebUI 应用
前端·人工智能·aigc
街尾杂货店&3 小时前
CSS - transition 过渡属性及使用方法(示例代码)
前端·css
CH_X_M3 小时前
为什么在AI对话中选择用sse而不是web socket?
前端
Mintopia3 小时前
🧠 量子计算对AIGC的潜在影响:Web技术的未来可能性
前端·javascript·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