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来源】
https://www.acwing.com/problem/content/3598/
【题目描述】
二叉排序树,也称为二叉查找树。
可以是一颗空树,也可以是一颗具有如下特性的非空二叉树:
1.若左子树非空,则左子树上所有节点关键字值均不大于根节点的关键字值;
2.若右子树非空,则右子树上所有节点关键字值均不小于根节点的关键字值;
3.左、右子树本身也是一颗二叉排序树。
现在给你 N 个关键字值各不相同的节点。
要求你将这些节点按顺序插入一个初始为空树的二叉排序树中。
每次成功插入一个节点后,求其相应的父亲节点的关键字值,如果没有父亲节点,则输出 −1。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N,表示待插入的节点数。
第二行包含 N 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表示要顺序插入节点的关键字值。
【输出格式】
N 行。
【输入样例】
5
2 5 1 3 4
【输出样例】
-1
2
2
5
3
【数据范围】
1≤N≤100,
节点关键字值取值范围 [1,10^8]。
【算法分析】
● 题目中 N 的数据范围为 1≤N≤100,但若依据经验设 maxn=105,那么算法代码二运行后,必然会出现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这是因为在极端情况下,二叉排序树会退化成单支树。此时,若使用数组表示 N 个节点的单支树时,节点最大索引可能达到 2^N-1。显然,2^100-1 超出了数组的合理范围。
● 算法代码一中的 std::unordered_map::count(k) → 1 if an element with a key equivalent to k is found, or zero otherwise.
https://cplusplus.com/reference/unordered_map/unordered_map/count/
【算法代码一】
cpp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unordered_map<int,int> le,ri;
int dfs(int &rt, int x) {
if(rt==-1) {
rt=x;
return -1;
}
int fa=rt;
if(x>fa) {
if(!ri.count(fa)) {
ri[fa]=x;
return fa;
} else return dfs(ri[fa],x);
}
if(x<fa) {
if(!le.count(fa)) {
le[fa]=x;
return fa;
} else return dfs(le[fa],x);
}
}
int main() {
int root=-1;
int n;
cin>>n;
while(n--) {
int x;
cin>>x;
cout<<dfs(root,x)<<endl;
}
return 0;
}
/*
in:
5
2 5 1 3 4
out:
-1
2
2
5
3
*/
【算法代码二】
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代码。
但在数据量小的前提下,此代码是正确的,且足以理解朴素的 BST 算法思想。
cpp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e3+5;
int tr[maxn];
int main() {
int n,x;
cin>>n;
for(int i=1; i<=n; i++) {
cin>>x;
if(i==1) {
tr[1]=x;
cout<<-1<<endl;
continue;
}
int pos=1,fa=-1;
while(1) {
if(tr[pos]==0) {
tr[pos]=x;
cout<<fa<<endl;
break;
}
fa=tr[pos];
if(x>tr[pos]) pos=pos*2+1;
else pos=pos*2;
}
}
return 0;
}
/*
in:
5
2 5 1 3 4
out:
-1
2
2
5
3
*/
【参考文献】
https://blog.csdn.net/hnjzsyjyj/article/details/120397275
https://blog.csdn.net/hnjzsyjyj/article/details/140231285
https://www.acwing.com/problem/content/1630/
https://www.cnblogs.com/crazyapple/archive/2013/05/14/3077382.html
https://www.acwing.com/solution/content/21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