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dbus协议
定义: 工业领域的应用层通信协议,专门用于工业设备之间的通信
- 实现工业设备间的数据读写:比如 PLC 读取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上位机控制变频器的转速
- 统一数据交互标准:解决不同厂商工业设备的兼容性问题,让三菱、西门子、施耐德等设备能互相通信
- 适配工业场景需求:协议简洁、传输可靠,支持长距离传输和抗干扰设计,适配工厂复杂环境
- 简化设备集成:无需复杂配置,仅需约定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即可快速实现数据交互
2 有哪些Modbus协议
(1) Modbus RTU协议
基于串口(RS-485/RS-232)传输,采用二进制编码的 Modbus 类型,是工业现场的主流选择
传输效率高(二进制编码紧凑,无冗余字符),抗干扰能力强(适配工厂电磁复杂环境),数据帧格式简洁(含地址、功能码、数据、校验码)
(2) Modbus ASCII协议
基于串口(RS-485/RS-232),但采用 ASCII 字符编码的 Modbus 类型,可读性是核心优势
数据以可见 ASCII 字符传输(如 0-9、A-F),可通过串口工具直接查看原始数据,便于调试;但传输效率低(字符冗余多),抗干扰性弱于 RTU
(3)Modbus TCP协议
基于以太网(TCP/IP)传输,采用二进制编码 + TCP 封装的 Modbus 类型,适配跨网段和远程通信
依托 TCP/IP 协议栈,支持长距离传输(可通过互联网),无需串口转以太网模块;保留 RTU 的高效编码,同时支持多设备并发通信,兼容性强
(4)Modbus Plus协议
Modbus Plus 是施耐德(原 Modicon)推出的闭源工业通信协议,基于令牌环拓扑的串口通信技术,本质是对传统 Modbus RTU 的 "提速 + 扩容" 优化
企业中用的较少,因为其闭源导致兼容性差、成本高
3 串口通信
(1) RS232串口
本质是 "设备间通过单条信号线逐位传输数据" 的通信规范,不涉及数据链路层或应用层协议(需搭配 Modbus RTU、Modbus ASCII 等协议使用);为上层协议提供传输通道,实现指令下发和数据采集
关键参数:
-
传输性能:默认波特率范围 300bps~115200bps(常用 9600bps、19200bps),传输距离≤15 米(距离过长易受干扰,信号衰减严重)
-
电气特性:采用正负电压表示逻辑(逻辑 1:-3V~-15V;逻辑 0:+3V~+15V),抗干扰能力弱于 RS485(单端传输,易受电磁干扰)
-
连接方式:点对点通信(1 个主设备对应 1 个从设备),不支持多设备组网(同一总线最多 2 个设备)
-
引脚与接口:常用 DB9(9 针)或 DB25(25 针)接口,核心引脚仅 3 个
------TXD(发送数据)、RXD(接收数据)、GND(信号地),其余引脚(如 RTS、CTS)用于流控,非必需
优点:
- 协议简单:仅定义物理层,无需复杂配置,即插即用(只需匹配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
- 成本低:接口芯片(如 MAX232)廉价,布线简单(仅需 3 根核心线)。
- 兼容性强:几乎所有工业设备、嵌入式系统都支持 RS232 接口。
缺点:
- 传输受限:距离短(≤15 米)、速率低,无法满足长距离、高速率需求。
- 抗干扰弱:单端传输方式,易受工厂电磁、线缆干扰,导致数据丢包。
- 组网能力差:仅支持点对点,无法实现多设备共享总线(需额外转换器)
(2) RS485
核心定位是 "RS232 的工业增强版",专为长距离、多设备、抗干扰的工业现场通信设计,是 Modbus RTU 等工业协议的主流传输载体。
本质是 "通过差分信号实现多设备总线型通信" 的物理层规范 ------ 仅负责数据的底层传输,需搭配上层协议(如 Modbus RTU、Profibus)才能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互
传输性能:
- 波特率:默认支持 300bps~10Mbps,速率随距离衰减(100kbps 下传输距离最长 1200 米,10Mbps 下仅 12 米)
- 距离:远超 RS232,无中继器时最长 1200 米,加中继器可扩展至数公里。
- 传输方式:采用差分传输(两根信号线 A 线 / 正线、B 线 / 负线,通过两线电压差表示逻辑):
逻辑 1:A 线电压比 B 线高 200mV 以上(通常 2~6V);
逻辑 0:B 线电压比 A 线高 200mV 以上;
差分信号能抵消线缆干扰(工业现场电磁干扰被同步叠加在两根线,差值不变),抗干扰性极强 - 组网能力:
总线型拓扑(所有设备挂在 A/B 两根总线上),支持最多 32 个标准节点(加中继器可扩展至 256 个以上);
支持 "半双工通信"(同一时间只能单向传输,需通过使能引脚控制收发切换),部分芯片支持全双工(需额外布线) - 接口与布线:
无固定接口形态(工业常用凤凰端子、DB9),核心仅需 A、B 两根信号线 + GND(信号地,可选,提升稳定性)
优点:
- 抗干扰强:差分传输设计,适配工业现场强电磁干扰环境(如电机、变频器附近)
- 传输距离远:满足车间、厂房甚至跨厂区的长距离通信需求
- 组网灵活:总线型拓扑,布线简单(仅需两根线),支持多设备共享总线,成本低
- 兼容性广:几乎所有工业设备(PLC、传感器、模块)都支持 RS485 接口,芯片(如 MAX485、SN75176)廉价易获取
缺点:
- 半双工限制:默认半双工模式下,设备不能同时收发数据,需通过软件 / 硬件控制收发切换(如 Modbus RTU 的主从机制天然适配半双工)
- 需终端电阻:总线两端必须接 120Ω 电阻,否则易出现信号反射导致数据丢包
- 无极性问题:A/B 线接反会导致通信失败(部分工业芯片支持 "无极性 RS485",可避免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