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架构】TOGAF架构标准规范-实现治理

导读:实现治理(G阶段)是连接战略规划与项目执行的桥梁,是企业架构价值实现的关键保障。在此阶段,架构师角色从设计师转变为教练与裁判,通过将治理检查点嵌入项目生命周期,对技术选型、设计方案等进行持续合规性评审,主动防范偏差。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所有实施成果与架构蓝图一致,从而将"纸上谈兵"的蓝图,转化为"落地生根"的业务能力,实现战略目标。

目录

[1. 迁移计划概述](#1. 迁移计划概述)

[2. 重要性与价值](#2. 重要性与价值)

[3. 阶段目标](#3. 阶段目标)

[4. 阶段输入](#4. 阶段输入)

[4.1 架构参考资料](#4.1 架构参考资料)

[4.2 非架构性输入](#4.2 非架构性输入)

[4.3 架构性输入](#4.3 架构性输入)

[5. 流程步骤](#5. 流程步骤)

[6. 阶段输出](#6. 阶段输出)

[7. 架构方法](#7. 架构方法)


1. 迁移计划概述

实现治理阶段是连接架构规划与具体实施的桥梁。在之前的F阶段(迁移规划),企业制定了一个高层次的迁移路线图,识别了若干实施项目。G阶段则是在这些项目正式启动后,对其进行持续的监督和指导。

本阶段的核心活动是建立并运行一个治理框架,以确保每个实施项目在交付过程中,其解决方案、技术选型、数据标准等都符合目标架构的要求。它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贯穿整个实施项目生命周期的持续治理过程。


2. 重要性与价值

  • **保证架构一致性:**​ 这是最核心的价值。防止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技术难度、预算压力或范围变更而偏离目标架构,避免产生新的"架构债务"和信息孤岛。

  • **控制风险:**​ 通过定期的合规性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项目与架构标准的偏差,从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降低项目失败风险和集成风险。

  • **提升投资回报率(ROI):**​ 确保企业的IT投资能够有效支撑业务战略,实现架构规划时承诺的业务价值。

  • **管理变更:**​ 当业务需求或技术环境发生变化时,治理流程提供了一个受控的机制来评估变更请求对整体架构的影响,并决定是否及如何调整架构。

  • **促进有效决策:**​ 为项目团队、架构委员会和管理层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决策框架,明确在出现分歧时应遵循的标准和流程。


3. 阶段目标

  • 确保实施项目与目标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保持一致。

  • 识别并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架构差距和冲突。

  • 采纳和实施所有针对项目群的架构合同。

  • 在项目层面执行所有架构治理活动,包括架构合规性审查。

  • 确保业务价值得以实现,并且解决方案满足最初的业务需求。

  • 管理任何必要的架构变更请求。


4. 阶段输入

4.1 架构参考资料

  • TOGAF标准本身,特别是其中的"架构内容框架"和"架构能力框架"。

  • 企业自有的架构原则、标准和指南。


4.2 非架构性输入

  • **组织战略、业务目标和驱动因素:**​ 确保实施成果最终服务于业务。

  • **业务案例:**​ 作为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基准。

  • **项目计划:**​ 包括时间表、资源分配和里程碑。

  • 项目组合管理流程和成果。

  • 运营需求和服务水平协议(SLA)。


4.3 架构性输入

  • **架构工作说明书:**​ 定义了架构工作的范围和约束。

  • **架构愿景(A阶段输出):**​ 特别是已批准的架构工作说明书和初步的业务案例。

  • **目标架构:**​ 包括业务、数据、应用和技术架构(B、C、D阶段输出)的详细描述。

  • 迁移规划(F阶段输出): ​ 特别是包含具体实施项目集的实施和迁移计划

  • **架构需求规格说明:**​ 详细的架构需求。

  • **架构合同:**​ 项目团队与架构治理机构之间关于遵守架构规范的正式协议。


5. 流程步骤

G阶段的治理活动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主要步骤如下:

  1. **确认实施基础:**​ 与项目团队确认启动准备就绪,确保架构合同、目标架构文档等已就位。

  2. **分配架构资源:**​ 为关键的实施项目分配架构师角色(如牵头架构师、解决方案架构师),提供架构指导。

  3. **进行合规性审查:**​ 这是核心步骤。在项目的关键里程碑(如需求分析完成、技术选型、详细设计、系统测试等),对项目产出物进行审查,检查其是否符合目标架构和标准。

  4. 处理合规性评审结果:

    1. **合规:**​ 项目可继续推进。

    2. **存在偏差:**​ 记录偏差,评估影响。如果是轻微偏差,可给予豁免;如果是重大偏差,则要求项目团队整改。

  5. **处理架构变更请求(ACR):**​ 如果项目因合理原因(如新技术出现、业务需求变化)无法遵守原架构,需正式提交变更请求。架构委员会评估其对整体架构的影响,并决定批准、拒绝或有条件批准。

  6. **监控项目状态和业务价值实现:**​ 持续关注项目进展,确保其按计划交付预期的业务能力。

  7. **出具治理报告:**​ 定期向架构委员会和项目管理办公室(PMO)报告治理状态,包括合规情况、发现的问题和风险。

  8. **项目收尾与架构验收:**​ 在项目结束时,进行最终架构验收,确认交付的解决方案符合要求,并更新架构资料库(如需要)。


6. 阶段输出

  • **架构工作请求:**​ 针对在治理过程中发现的新架构工作项。

  • **架构合规性评估报告:**​ 记录每次合规性审查的结果、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 **已签字的架构合同更新版:**​ 反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合同的任何变更。

  • **架构需求规格说明更新版:**​ 根据变更请求更新需求文档。

  • **架构项目容差通知:**​ 对已批准的偏差的正式记录。

  • **已完成的实施影响分析:**​ 对架构变更请求的影响分析报告。

  • **实现治理模型:**​ 总结和优化后的治理流程,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 **更新的架构资料库:**​ 将项目实施中产生的有价值的设计文档、解决方案等纳入企业架构资料库,作为组织资产。


7. 架构方法

在G阶段,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和实践:

  • **建立治理组织:**​ 明确架构评审委员会(ARB)的职责,以及项目架构师、解决方案架构师的角色和责任。

  • **定义治理检查点:**​ 将架构评审点嵌入到项目的标准开发生命周期(如瀑布模型、敏捷迭代的评审点)中,使治理成为项目流程的自然组成部分,而非额外负担。

  • **采用差异化治理:**​ 并非所有项目都需要同等深度的治理。可以根据项目的战略重要性、风险等级、投资规模等因素,制定"轻量级"、"标准级"和"严格级"等不同力度的治理流程。

  • **利用架构资料库:**​ 治理过程严重依赖架构资料库中的标准、模式和参考模型作为合规性判断的基准。

  • **持续沟通与协作:**​ 架构师应主动与项目团队协作,扮演"教练"和"顾问"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警察",旨在帮助项目成功,而非仅仅设置障碍。

相关推荐
鹏北海2 小时前
从“版本号打架”到 30 秒内提醒用户刷新:一个微前端团队的实践
前端·面试·架构
喜欢你,还有大家3 小时前
DaemonSet && service && ingress的
linux·架构·kubernetes
一叶飘零_sweeeet6 小时前
Spring Cloud Alibaba RocketMQ 实战:从底层原理到微服务落地全攻略
微服务·架构·rocketmq
共绩算力7 小时前
【共绩 AI 小课堂】Class 5 Transformer架构深度解析:从《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论文到现代大模型
人工智能·架构·transformer·共绩算力
canonical_entropy7 小时前
模型驱动架构的数学内核:统一生成与演化的 Y = F(X) ⊕ Delta 不变式
数学·设计模式·架构
拾忆,想起10 小时前
Dubbo超时问题排查与调优指南:从根因到解决方案
服务器·开发语言·网络·微服务·架构·php·dubbo
shuidaoyuxing10 小时前
对 微服务 进行一次系统化、结构化的全面讲解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
k***19515 小时前
自动驾驶---E2E架构演进
人工智能·架构·自动驾驶
Mr_sun.17 小时前
Day11——微服务高级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