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存储采购正面临结构性挑战。SSD、内存等重要部件同步进入 "涨价+紧供" 周期,传统以 "单盘单价" 为核心的采购逻辑已难以持续。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存储战略必须从静态成本思维,转向以 "有效容量和整体能效" 为核心的动态 TCO 思维。
EC纠删码+压缩:对冲涨价的关键技术
星飞全闪存储通过这项核心技术,在保持高可用的同时显著提升有效容量。相比传统架构,星飞全闪存储通过减少设备数量、降低机房空间和能耗需求,实现了采购成本与运营成本的双重优化。即便在硬件全面涨价的背景下,星飞全闪的 TCO 不仅可控,更较传统架构实现显著降低。
在实际场景中,原本需要 10 节点实现的可用容量,采用星飞全闪后仅需 3 台节点即可达成,硬件成本和能耗成本降低均减少70%。

信创实践:鲲鹏全闪栈的合规性、高性能与生态融合
在信创国产化加速落地的背景下,基于鲲鹏 920 平台的星飞全闪存储展现出独特价值:
- 全栈自主可控:实现从 CPU、NVMe SSD、内存、网卡到操作系统的全国产化,满足信创合规性要求。
- 生态全面兼容:深度适配 OpenStack、Kubernetes 及 ZStack、云宏等国产虚拟化平台,支撑各类国产数据库与中间件。
1、性能标杆数据(基于鲲鹏 920 平台实测)
在 25Gb 网络环境下,星飞全闪存储展现出卓越性能,为关键业务提供强劲支撑:

注:以2*25Gb 双端口配置网卡,单客户端单卷实测结果举例
- 单卷能直接用满 25Gb 网络:在 4KB 随机读这个用来衡量数据库、虚拟化等关键业务性能的重要指标上,星飞存储的实际测试数据显示,在 vhost 和 nvme-rdma 协议下都能轻松用满网络。
- 延迟低至 0.1-0.5 毫秒:这表示数据访问时几乎不用等待。和混闪存储 5 - 10 毫秒的常见延迟相比,性能提升了 20 倍以上,完全解决了 I/O 等待导致的业务瓶颈问题。

客户实证:赋能金融能源,多部门价值全面落地
在多个金融与能源行业客户,鲲鹏全闪块存储成功实现对原有集中式全闪阵列的替代,从采购、技术、运维、架构设计等全维度,为企业创造可感知的实际价值:
- 采购部门:实现 TCO 的显著优化
虽单块 SSD 采购成本略高,但通过 EC 纠删码、数据压缩等技术,单位可用容量成本反而更低;设备数量大幅减少,既降低初期采购投入,又缩减后续软件许可费用。同时完全符合信创政策要求,从根源上规避未来采购的合规风险。
- 技术/开发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高性能支撑
实际性能超出需求 2 倍,应用响应速度显著提升,AI 训练、大数据分析等创新业务的迭代周期显著缩短。存储迁移过程平滑,无需因架构更替而进行大量适配工作。
- 运维部门:运维复杂度显著降低
节点数量减少 60% 以上,基于统一管理平台与自动化工具,有效降低人力维护成本。功耗与空间占用下降 60%--70%,助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与 OPEX 控制。
- 架构师:可构建面向未来的存储基础设施
全闪架构为未来 5-10 年业务增长预留充足性能空间,避免因性能不足导致的设备频繁更换与重复投资。基于鲲鹏平台打造的全栈国产化方案,实现自主可控,全面提升企业技术栈的先进性与安全等级。
标题总结:涨价周期是存储架构升级的最佳窗口
存储硬件的涨价周期,恰恰是企业重新评估存储架构价值、推动基础设施升级的关键窗口。星飞全闪存储通过架构创新,将硬件成本上行的挑战转化为存储效率优化的机遇,使全闪存储从 "昂贵的选项" 变为 "TCO 最优的路径"。在信创国产化与数字化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星飞全闪与鲲鹏信创生态的组合,为企业提供了兼具高性能、低 TCO 与高安全性的新一代存储底座,是企业在复杂周期中实现稳健发展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