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实战!Spring AI + Qwen3 阿里大模型接入 TARE 项目 + TRAE SOLO 全流程指南

🚀 首发实战!Spring AI + Qwen3 阿里大模型接入 TARE 项目 + TRAE SOLO 全流程指南

🧑‍💻 作者:# 天天摸鱼的java工程师

🏆 项目投稿:TRAE SOLO 技术大奖赛

📌 关键词:Spring AI、Qwen3、大模型、TRAE、TARE、公众号接入、全栈实践


🧠 背景:大模型很火,但接入业务才是关键

作为一名写了 8 年 Java 的开发者,我对"新技术"一直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大模型火了这么久,从最开始写玩具聊天到现在落地业务,真正能跑在生产环境里的项目,还不多。

这次我选择从我们内部的 TARE 项目 下手,尝试把 阿里 Qwen3 大模型 通过 Spring AI 接入系统,同时通过 TRAE SOLO 构建业务流程 UI,最终做到:

从模型接入 ➡️ 业务集成 ➡️ 公众号对接,一套完整闭环流程。

并将其作为参赛项目,提交给 TRAE SOLO 技术大奖赛


📦 项目目标:三步走

✅ Step 1:使用 Spring AI 接入阿里 Qwen3 模型

✅ Step 2:将模型能力集成到 TARE 项目中(规则生成、任务建议)

✅ Step 3:通过 TRAE SOLO 构建前端页面,打通公众号接口,实现问答服务


🧰 技术栈选型

模块 技术方案
大模型接入 Spring AI + Qwen3 (阿里通义千问)
后端框架 Spring Boot 3 + WebFlux
页面编排 TRAE SOLO(低代码拖拽 UI + 接口绑定)
消息平台 微信公众号 + 自建服务路由
项目模块 TARE(流程自动化规则系统)

🛠 实战细节拆解


✅ 一、Spring AI + Qwen3 模型接入配置

Spring AI 作为 Spring 官方推出的大模型集成框架,接入阿里 Qwen3 非常顺滑。

yaml 复制代码
spring:
  ai:
    openai:
      base-url: https://dashscope.aliyuncs.com/compatible-mode/v1
      api-key: ${ALI_API_KEY}
typescript 复制代码
@Bean
public OpenAiChatClient chatClient(OpenAiApi openAiApi) {
    return new OpenAiChatClient(openAiApi);
}

接口封装:

scss 复制代码
public String askQwen(String question) {
    ChatRequest request = ChatRequest.builder()
        .model("qwen-plus")
        .messages(List.of(ChatMessage.userMessage(question)))
        .build();

    ChatResponse response = chatClient.call(request);
    return response.getResult().getOutput().getChoices().get(0).getMessage().getContent();
}

✅ 二、TARE 项目中引入模型能力

TARE 本身是一个规则驱动的业务引擎,之前规则配置主要靠人工设置。

这次我新增了一个模块: "AI 智能推荐规则"

👇 使用方式:
  1. 用户在 TRAE 页面上选择"生成规则建议"
  2. 输入业务场景(如"客户投诉自动分配")
  3. 后端将场景描述传给 Qwen3
  4. 模型返回规则草案(JSON 格式)
  5. 用户可一键导入至现有流程中
示例对话:

用户输入:

"我想自动将 VIP 投诉分配给一线客服,普通客户则进入普通队列。"
模型返回:

json 复制代码
{
  "规则条件": "用户等级 == VIP",
  "执行动作": "任务分配至高级客服组",
  "否则": "任务进入普通审核流程"
}

👉 用户点击"导入"后,规则自动写入 TARE 流程引擎,并通过 TRAE 页面实时生效。


✅ 三、TRAE SOLO 页面搭建与交互细节

页面结构:
区域 功能
左侧导航 规则管理 / AI推荐 / 历史记录
中间主区 表单输入 + 模型返回内容
右侧 JSON 规则预览 + 一键导入按钮
核心交互细节:
  • 使用 表单组件 收集用户输入
  • 按钮事件绑定 后端接口 /api/ai-suggest
  • 接收模型返回后 自动填入右侧 JSON 区块
  • "导入规则"按钮触发事件 -> 调用 /api/rules/import
TRAE 配置亮点:
  • 所有交互无须写前端代码,仅通过 事件配置 + 数据源绑定 完成
  • 规则预览区使用 代码高亮组件,提升可读性
  • 导入成功后自动通知用户并刷新流程图

✅ 四、公众号接入:模型能力对外开放

我们还将模型能力通过接口暴露给微信公众号,实现企业级对话式服务。

接入方案:
  • 使用微信公众号开发者平台配置消息转发地址
  • 后端接收用户文本消息,转发至 AI 接口
  • 返回模型回答后回复文本消息
less 复制代码
@PostMapping("/wx/msg")
public String handleMessage(@RequestBody WxMessage message) {
    String reply = askQwen(message.getContent());
    return buildWxTextResponse(message, reply);
}

实际用例:

用户发送"请帮我写一个客户投诉分配规则",公众号自动返回 JSON 格式建议,供运营参考。


🔁 总结:这次集成带给我的三点收获

1. 模型能力不再是"玩具",开始成为业务加速器

它可以真正为我们节省配置时间、提供可参考的业务建议。

2. TRAE SOLO 让我把后端的能力延伸到了 UI 层

我能控制页面、配置流程、调用接口,不再依赖前端,也不担心交互落地不了。

3. TARE 项目因为 AI + TRAE 的组合,焕发了第二春

原本只能内部使用的规则配置系统,现在具备了对外服务的能力。


📢 写在最后:全栈不是"全都会",而是"全能交付"

我仍然是一名 Java 工程师,但现在我能:

  • 接入大模型
  • 搭建前端页面
  • 构建业务流程
  • 对接公众号服务

这不是因为我变成了全栈,而是因为我有了好工具,比如 Spring AI 和 TRAE SOLO。

相关推荐
围巾哥萧尘1 小时前
🚀TRAE SOLO 3.0 实战:TRAE AI 驱动的 屏幕标注 App 极速开发流程🧣
trae
Mintopia2 小时前
🌟 Gemini 3.0 Pro:Google 的「多模态巨灵」新篇章
人工智能·gemini·trae
Mintopia2 小时前
🌐 跨平台 WebAIGC 适配:当 AI 遇上屏幕尺寸差异的爱恨情仇
人工智能·aigc·trae
程序员爱钓鱼4 小时前
Python编程实战:Python常用命令速查表(超全整理)
后端·python·trae
程序员爱钓鱼4 小时前
Python 编程实战:常用第三方库清单
后端·python·trae
程序员爱钓鱼1 天前
Python职业路线规划:从入门到高级开发者的成长指南
后端·python·trae
程序员爱钓鱼1 天前
Python 编程实战 · 进阶与职业发展:自动化运维(Ansible、Fabric)
后端·python·trae
用户47949283569152 天前
记一次 Trae 苏州 Hackathon 之旅:用 Solo 模式把“做饭灵感”变成现实(获优秀奖!)
trae
程序员爱钓鱼2 天前
Python 编程实战 · 进阶与职业发展:数据分析与 AI(Pandas、NumPy、Scikit-learn)
后端·python·t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