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规范,覆盖用例设计、执行、追溯全流程),结构化呈现且附核心说明:
一、八大要素(含定义+核心作用)
- 用例编号(Test Case ID)
-
定义:唯一标识用例的编码(如"Login-001""Order-012")。
-
作用:快速定位、追溯用例,便于管理和执行记录。
- 测试模块/功能(Test Module/Function)
-
定义:明确用例对应的软件模块或核心功能(如"用户登录""购物车结算")。
-
作用:归类用例,确保测试覆盖无遗漏。
- 测试标题(Test Title)
-
定义:简洁描述用例的核心目的(如"验证用户名正确+密码正确时登录成功")。
-
作用:一眼看懂用例意图,无需通读详情。
- 前置条件(Precondition)
-
定义:执行用例前必须满足的环境/状态(如"已注册账号:test01/123456""网络正常")。
-
作用:确保用例可复现,避免因环境问题导致执行失败。
- 测试输入(Test Input)
-
定义:执行用例时的操作步骤、输入数据(如"用户名输入test01,密码输入123456,点击登录按钮")。
-
作用:明确操作流程,保证执行一致性。
- 预期结果(Expected Result)
-
定义:用例执行后应出现的正确结果(如"跳转至首页,显示用户名test01")。
-
作用:判断测试是否通过的核心依据,必须具体、可验证。
- 优先级(Priority)
-
定义:用例的重要程度(高/中/低,如核心功能用例设为"高")。
-
作用:资源有限时优先执行关键用例,保障核心功能质量。
- 测试类型(Test Type)
-
定义:用例对应的测试类型(如"功能测试""边界测试""异常测试""兼容性测试")。
-
作用:区分测试场景,便于针对性设计和统计。
关键注意点
-
核心逻辑:用例需满足"可复现、可验证、无歧义",八大要素缺一不可;
-
简化记忆:编号定唯一,模块定范围,标题定目的,前置定环境,输入定操作,预期定标准,优先级定顺序,类型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