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远了,说回正题。咱们做网站的,尤其是那种带点动态交互功能的,十个里有八个后台都得用上MySQL。它就像一个勤勤恳恳的仓库管理员,你网站的所有核心家当,用户信息、文章内容、订单数据......基本上都塞在它那里。所以,这个"仓库"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你网站跑得是溜到飞起,还是卡成幻灯片。
首先,咱得聊聊数据库设计这门"艺术"。
刚开始学那会儿,觉得建表不就是定个字段名和类型嘛,VARCHAR(255)走天下!后来被现实毒打了才知道,设计不好的表结构,后期能让你修修补补到怀疑人生。比如用户表,你一开始只想着存个用户名和密码,后来产品经理说要加手机号、加邮箱、加头像地址、加个性签名......如果你没预留点扩展性,或者字段类型设得不对,比如该用INT的用了VARCHAR,后期数据量一上来,查询速度和存储空间都是问题。
我个人觉得,遵守基本的数据库三范式是必要的,能减少数据冗余。但也别太死板,有时候为了查询性能,适当地做点反范式设计,增加点冗余字段,也是可以的。比如在文章表里,除了文章ID,直接把作者名字也存进去,这样查文章列表时就不用再去关联用户表了,用空间换时间,划算。关键是要权衡好。
其次,SQL语句的优化是永恒的话题。
我见过不少新手写的SQL,那个查询条件写得,数据库优化器看了都直摇头。最经典的就是在WHERE子句里对字段进行函数操作,比如 ,这下好了,create_time字段上就算有索引也白搭,数据库得把每行数据都拿出来算一遍日期才行。
所以,写成 它不香吗?索引就能用上了,查询速度瞬间提升一个数量级。还有, 这种操作也尽量少用,需要什么字段就查什么,特别是别把TEXT、BLOB这种大字段随便带出来,网络传输和内存开销都很大。多用EXPLAIN命令看看你的SQL执行计划,看看有没有全表扫描,索引使用情况如何,这是性能调优的必备技能。
再者,索引可不是建得越多越好。
这玩意儿就像吃药,对症下药是良方,乱吃就是毒药。索引能加快查询,但也会降低增删改的速度(因为要维护索引结构),并且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一张表建十几个索引,想想都可怕。通常来说,给WHERE条件、JOIN关联、ORDER BY排序的字段建索引,效果最明显。联合索引要注意字段的顺序,遵循最左前缀匹配原则。比如你建了个 (a, b, c) 的联合索引,那么查询条件用上a,或者a和b,或者a、b、c都能用到这个索引。但如果你只用b和c,那这个索引就失效了。
另外,对于高并发的网站,数据库连接也是个需要小心处理的地方。
动不动就搞个"MySQL server has gone away"的报错,多半是连接超时或者连接数爆了。现在一般都用连接池来管理数据库连接,避免频繁地创建和关闭连接带来的开销。像Java里的Druid,C3P0,或者PHP中用PDO配合连接池管理,都是常见的做法。保证连接能复用,同时也要注意及时释放不用的连接,别占着茅坑不那啥。
最后,安全和备份是老生常谈,但绝不能忽视。
SQL注入攻击都说了多少年了,可现在依然有网站中招。永远不要相信用户输入的任何东西!一定要用预编译(Prepared Statement)或者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转义处理。至于备份,那可是救命的稻草。定时全量备份+增量备份是基操,最好能做个主从复制(Replication),搞个从库出来,不仅能做读写分离减轻主库压力,万一主库挂了,从库还能顶上去,实现高可用。
总之,想把一个用MySQL的网站搞好,绝不是简单地会写两句INSERT、SELECT就完事了。从表结构设计,到SQL编写,到索引优化,再到架构上的连接池、主从分离,每一步都有不少学问。得多动手,多踩坑,多总结。平时多逛逛技术社区,看看别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积累经验。慢慢来,你的"MySQL网站"也能变得越来越稳健、高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