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son 的 RedissonMultiLock(联合锁)是用来同时持有多把独立锁,从而兼顾多资源一致性的"打包锁"。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成"加锁""释放""故障处理"三个阶段。
1. 使用场景
- 多个资源都要锁住才能安全操作,比如"修改两个账户余额""同时持有库存锁和订单锁"。
- 多节点部署时,需要同时在不同 Redis 节点/不同分片上加锁,避免某个节点挂掉导致锁失效。
2. 核心机制
- 加锁流程
java
RLock lock1 = redisson.getLock("lock:a");
RLock lock2 = redisson.getLock("lock:b");
RLock lock3 = redisson.getLock("lock:c");
RedissonMultiLock multiLock = new RedissonMultiLock(lock1, lock2, lock3);
multiLock.lock();
- MultiLock 会按顺序依次调用每个子锁的 tryLock()。
- 只有所有子锁都成功获取,MultiLock 才算加锁成功。
- 如果中途某把锁获取失败,已经成功的锁会全部释放,保证"不成功就全退"。
- 支持 lock()(阻塞等待)和 tryLock(wait, lease, unit)(可设置等待时间)。
- 释放流程
- 调 multiLock.unlock() 时,会挨个释放所有子锁。
- 即便其中一个释放失败(比如 Redis 节点掉线),其他锁仍会尝试释放,避免死锁。
3. WatchDog 与重试
- MultiLock 的 WatchDog 是逐个子锁触发的:如果 leaseTime = -1,每个子锁都会开启自己的自动续期,独立维护 TTL。
- 锁重试(等待队列)也是逐个子锁处理:MultiLock 内部对每个锁调用 tryLock,如果设置了 waitTime,会综合判断是否继续尝试。
4. 故障处理(防止脑裂)
- 如果某个 Redis 节点崩溃,RedissonMultiLock 仍依赖剩余节点的锁来判断是否持有。
- 常见做法是:MultiLock 包含多个 Redis 实例上的锁(多数据源),只有多数节点持有成功才算加锁成功,这样即使单个 Redis 挂了,锁仍然有效。
5. 与 RedLock 的区别
- RedissonMultiLock:把多把普通 RLock 组合在一起,全部成功才算成功。常用于锁多个不同资源。
- RedissonRedLock(实现了 Redis 官方 RedLock 算法):面向多 Redis 节点的"多活锁",要求多数节点加锁成功才算成功,用于跨 Redis 实例防故障。
可以简单理解为:
- MultiLock = "锁 A 和锁 B 必须一起拿到"。
- RedLock = "同一把锁在多个 Redis 节点同时加锁,防止节点故障"。
6. 使用建议
- MultiLock 的子锁越多,加锁时间越长,失败概率越大,所以只在必须要同时锁多个资源时使用。
- 子锁之间不要出现交叉依赖,最好按照固定顺序创建,避免死锁。
- 如果只是多 Redis 节点容灾,优先使用 RedissonRedLock;如果是多资源一致性,使用 MultiLock。
总之,RedissonMultiLock 像是"捆绑销售"的锁:把多个普通锁打包,只有全部成功才算真的上锁,从而保证多个资源之间的操作要么一起成功、要么一起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