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1. 子网掩码

(1)子网掩码的作用

1)用于判断是否在同一子网:双方可以比较各自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将两个IP地址与各自的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网络地址部分。如果两个设备得到的网络地址部分相同,则它们在同一个子网内。

注意:不要被子网掩码的"掩"字欺骗,不是用来掩饰ip地址的,判断是否在同一子网,需要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两个元素。

2)子网划分:在已分类的ip地址内部再次进行ip地址范围划分,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看下面的解释。

  • 节省大量的ip地址范围 :子网划分可以帮助节省IP地址的使用。在一个大的网络中,如果没有进行子网划分,所有设备都将使用同一个网络地址范围,这可能会导致IP地址的浪费。通过划分子网,可以将IP地址按照需要分配给不同的子网,从而更有效地利用IP地址资源。
    例如,如果一个大的网络有1000个设备,但每个子网只需要支持最多100个设备,那么可以将网络划分为10个子网,每个子网使用独立的网络地址范围。这样就可以避免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独立的IP地址,而只需要为每个子网分配一个IP地址范围。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的IP地址资源。
    因此,通过合理的子网划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IP地址,避免浪费,并提高IP地址资源的可用性。
    注意:所以说节省ip,并不是指ip不用了,而是指不用每增加一个设备就分配一次ip,直接分配ip子网范围
  • 提高网络性能:通过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可以减少广播域的范围,限制广播消息的传播范围,从而减少网络中的广播流量,提高网络性能和响应速度。
  • 增强网络安全性:子网划分可以将网络分割为多个独立的子网,每个子网可以设置不同的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规则,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攻击者很难跨越子网边界进行攻击,从而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
  • 管理灵活性:通过子网划分,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网络资源。每个子网可以有自己的网络规划、IP地址范围和子网掩码,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网络配置、故障排除和资源分配。同时,子网划分还可以简化网络管理的任务,提高管理效率。

总结:另外子网划分后,设备通信需要经过网关,因为子网掩码不一样了

(2)疑问:

1)子网内设备通信需要经过网关吗,子网划分后,设备通信需要经过网关吗?

子网内的设备通信通常不需要经过网关。当设备位于同一个子网时,它们可以直接通过局域网进行通信,无需经过网关。子网划分后,不同子网之间的设备通信则需要经过网关。网关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子网转发到另一个子网,以实现跨子网的通信。因此,在子网划分后,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经过网关。

2)通过子网掩码就能判断是否处于同一子网,那为什么还需要ip地址呢,到底如何计算判断是否处于同一子网,举例?

子网掩码确定了IP地址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划分,但仅仅使用子网掩码是无法完全确定设备是否在同一个子网中的。IP地址在网络通信中扮演了唯一标识设备的角色,而子网掩码则用于确定IP地址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边界。

要判断两个设备是否在同一个子网中,可以使用以下步骤:

1.比较两个设备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将两个设备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

3.比较运算结果,如果结果相同,则表示两个设备在同一个子网中。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两个设备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下:

设备A:IP地址 192.168.1.100,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设备B:IP地址 192.168.1.200,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首先,将设备A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

192.168.1.100 AND 255.255.255.0 = 192.168.1.0

然后,将设备B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

192.168.1.200 AND 255.255.255.0 = 192.168.1.0

比较运算结果,可以看到设备A和设备B的网络地址部分都是 192.168.1.0,因此它们在同一个子网中。

通过比较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运算结果,可以确定设备是否在同一个子网中。子网掩码提供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划分依据,而IP地址则提供了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结合使用这两者,可以准确地判断设备是否在同一个子网中

疑问:

(1)设备为什么既有ipv4地址,又有ipv6地址?

ipconfig看电脑的ip地址发现存在ipv4地址和ipv6两个地址,所以产生这个疑问。

  • 设备同时拥有IPv4地址和IPv6地址的原因是为了满足网络的兼容性和扩展性需求。
  • IPv4是互联网上广泛使用的协议,它使用32位地址,约为40亿个地址,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地址资源日益紧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v6被提出,它使用128位地址,理论上可提供约340万亿亿亿(3.4×10^38)个地址,大大增加了地址空间。
  • 然而,由于IPv6在普及过程中的一些限制和兼容性问题,目前互联网上仍然大量使用IPv4。因此,为了保持与IPv4互联网的兼容性,并逐步过渡到IPv6,许多设备同时具有IPv4和IPv6地址。
  • 这种双栈(Dual Stack)部署方式允许设备在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进行通信,同时也为未来逐步过渡到IPv6提供了基础。
相关推荐
Tisfy25 分钟前
服务器 - 从一台服务器切换至另一台服务器(损失数十条访客记录)
运维·服务器
风中的微尘26 分钟前
39.网络流入门
开发语言·网络·c++·算法
hsjkdhs1 小时前
网络编程之UDP广播与粘包问题
网络·网络协议·udp
猎板PCB黄浩1 小时前
从废料到碳减排:猎板 PCB 埋容埋阻的绿色制造革命,如何实现环保与性能双赢
java·服务器·制造
ajassi20003 小时前
linux C 语言开发 (八) 进程基础
linux·运维·服务器
yzx9910133 小时前
接口协议全解析:从HTTP到gRPC,如何选择适合你的通信方案?
网络·人工智能·网络协议·flask·pygame
程思扬4 小时前
利用JSONCrack与cpolar提升数据可视化及跨团队协作效率
网络·人工智能·经验分享·docker·信息可视化·容器·架构
init_23615 小时前
isis dis选举
网络
倔强的石头1065 小时前
【Linux指南】Makefile入门:从概念到基础语法
linux·运维·服务器
风_峰5 小时前
【ZYNQ开发篇】Petalinux和电脑端的静态ip地址配置
网络·嵌入式硬件·tcp/ip·ubuntu·fpga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