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图片转base64,并使用canvas对图片进行压缩

目录

1.图片转base64的应用场景

2.图片转base64代码

3.对上传的图片进行压缩


1.图片转base64的应用场景

图片转base64通常用在用户上传图片的情况下使用,他的作用就是让用户看到预览的图片不受网络的影响。

这是传统的文件传输的流程:首先是用户选择图片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保存接收返回一个url地址,然后客户端带着这个url地址再去请求图片,最后才拿到用户上传的图片预览,这个过程如果是网络不好的情况,很影响用户的体验。

这是图片转base64的上传流程

在上传的时候不需要依赖服务器的请求,直接在客户端就进行转换,利用的是文件IO读取,这个不受网络IO的影响,并且比网络要快的多

并且如果有编辑图片的需求,是不是又得重新进行一次第一步的步骤,如果网络不好,非常的影响用户的体验。

so,图片转base64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

2.图片转base64代码

html的结构

html 复制代码
  <!-- 上传图片 -->
  <input type="file">
  <img src="" alt="" id="IMG">

现在来说js代码

先直接把代码贴出来在解释吧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const IM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MG');
 const ipt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
  ipt.onchange = function () {
    const file = ipt.files[0];
    const reader = new FileReader();
    reader.onload = (e) => {
       IMG.src = e.target.result
    }
    reader.readAsDataURL(file)
  }

首先是获取input标签和img标签元素这个不多说,大家都会。

然后是监听input输入框的onchange()事件,通过ipt.files[0]获取到用户选择的文件对象。

最核心的代码就是reader.readAsDataURL(file)方法,因为这个方法是一个异步方法,并且读完之后能拿到一个转成base64的代码,打印出来是这样的:

还能看到转为base64后的文件大小

最后在通过赋值方法将img标签的src属性改变即可

这是最终效果

上传后能瞬间看到图片的预览图,因为reader读取方法不受网络的影响,而且他的速度比网络要快的多

3.对上传的图片进行压缩

这种方法虽然非常的好用,但是如果遇到图片比较大的情况下还是会变得比较慢,并且卡

所以可以对图片进行压缩,我这里使用canvas对其进行压缩

直接上代码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const ipt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
  const IM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MG');

  ipt.addEventListener('change', function () {
    const file = ipt.files[0];
    const reader = new FileReader();

    reader.onload = function (e) {
      const img = new Image();
      img.src = e.target.result;

      img.onload = function () {
        const canvas = document.createElement('canvas');
        const ctx = canvas.getContext('2d');

        const maxWidth = 300; // 设置最大宽度
        const maxHeight = 300; // 设置最大高度

        let width = img.width;
        let height = img.height;

        // 如果图片尺寸大于最大宽度或最大高度,则按比例缩放图片
        if (width > maxWidth || height > maxHeight) {
          const ratio = Math.min(maxWidth / width, maxHeight / height);
          width *= ratio;
          height *= ratio;
        }

        canvas.width = width;
        canvas.height = height;

        ctx.drawImage(img, 0, 0, width, height);

        const compressedDataUrl = canvas.toDataURL('image/jpeg', 0.8); // 压缩图片质量为0.8
        console.log(compressedDataUrl);
        IMG.src = compressedDataUrl;
      };
    };

    reader.readAsDataURL(file);
  });

可以看到这次上传之后的文件就已经进行了压缩,至于代码其实比较简单,单看我代码中的注释就可以理解。

总结:

其实使用这个方法的作用就是为了提高前端页面的展示速度,也就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相关推荐
江城开朗的豌豆2 分钟前
useEffect vs componentDidUpdate:谁才是真正的更新之王?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好多175 分钟前
《Java中的IO流》
java·开发语言·php
江城开朗的豌豆6 分钟前
解密useEffect:让副作用无所遁形!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用户61204149221313 分钟前
springmvc做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javascript·后端·spring
IT_陈寒14 分钟前
SpringBoot性能翻倍的7个隐藏配置,90%开发者从不知道!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CODE_RabbitV19 分钟前
【1分钟速通】 HTML快速入门
前端·html
weixin_4597931021 分钟前
SSE 模仿 GPT 响应
前端
rookie fish27 分钟前
Electron+Vite+Vue项目中,如何监听Electron的修改实现和Vue一样的热更新?[特殊字符]
前端·vue.js·electron
她超甜i31 分钟前
前端通过后端给的webrtc的链接,在前端展示,并更新实时状态
前端·javascript·webrtc
MetaverseMan32 分钟前
Golang单例模式和工厂模式详解
开发语言·golang·适配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