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观测性提升专项梳理

文章目录

项目背景: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普及,构建和管理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这些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以及快速排除故障,对微服务的观测性变得至关重要。

🥊: 监控告诉我们系统的哪些部分是工作的。可观测性告诉我们那里为什么不工作了。

​ 这句话即定义了可观测性,也告诉了我们可观测性和传统的监控的区别。从引用来看,可观测性似乎更有助于我们诊断系统健康与否。如果我们发现监控系统告诉我们被监控对象的监控状态全都是"绿色",一切万事大吉,一切都天下太平的话,那么可能监控本身也没有什么价值,存在的意义也不大。

项目目标:

微服务观测性提升专项的目标是改善微服务架构下的观测性能力,使开发团队能够更好地监控和管理微服务系统。以下是项目的一些主要目标:

  1. 实时监测: 确保对微服务的关键指标和日志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和监测,以及快速发现和响应系统中的异常和故障。
  2. 可视化和报告: 提供直观的可视化仪表板和报告,以展示微服务系统的状态、性能和行为。这样开发团队可以通过图表和图形来了解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并识别潜在的问题和瓶颈。
  3. 分布式跟踪: 实施分布式跟踪机制,用于追踪请求在微服务之间的传播和处理路径。这有助于识别慢速请求和性能瓶颈,并提供详细的事务视图。
  4. 日志管理: 建立适当的日志管理策略,收集和存储微服务的日志数据,并实施有效的日志分析和搜索功能。这有助于故障排除、问题追踪和系统性能分析。
  5. 警报和告警: 配置警报和告警机制,及时通知开发团队关键指标超过阈值或发生异常的情况。这样可以加快问题的发现和响应时间,并避免潜在的系统故障。
  6. 自动化和集成: 实现自动化的观测性工具和流程,以及与开发、部署和监控工具的集成。这样可以降低操作负担,并使观测性成为开发流程的一部分。

通过实施上述目标,微服务观测性提升专项旨在提高微服务架构的可观测性能力,提供更好的系统监控和故障排除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专项人员

任务名称 执行人 当前状态 计划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

关键问题及风险

APM

SigNoz,Uptrace,KubeGems

进展

相关推荐
马井堂2 小时前
马井堂-区块链技术:架构创新、产业变革与治理挑战(马井堂)
架构·区块链
阿湯哥3 小时前
Kubernetes 核心组件架构详解
容器·架构·kubernetes
王五周八3 小时前
基于策略模式实现灵活可扩展的短信服务架构
架构·策略模式
乌旭4 小时前
RISC-V GPU架构研究进展:在深度学习推理场景的可行性验证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架构·transformer·边缘计算·gpu算力·risc-v
Lw老王要学习5 小时前
Linux架构篇、第1章_02源码编译安装Apache HTTP Server 最新稳定版本是 2.4.62
linux·http·架构·云计算·apache
cooldream20095 小时前
深入理解虚拟机与容器:原理、对比与应用场景分析
云原生·系统架构师
东风微鸣5 小时前
运维员工离职交接清单
docker·云原生·kubernetes·可观察性
元气满满的热码式6 小时前
云原生 | K8S中数据存储之StorageClass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九章云极AladdinEdu6 小时前
存算一体架构下的新型AI加速范式:从Samsung HBM-PIM看近内存计算趋势
人工智能·pytorch·算法·架构·gpu算力·智能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