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索引——B+树讲解

B-/B+树看 MySQL索引结构

B-树

B-树,这里的 B 表示 balance( 平衡的意思),B-树是一种多路自平衡的搜索树.它类似普通的平衡二叉树,不同的一点是B-树允许每个节点有更多的子节点。下图是 B-树的简化图.

B-树有如下特点:

所有键值分布在整颗树中;

任何一个关键字出现且只出现在一个结点中;

搜索有可能在非叶子结点结束;

在关键字全集内做一次查找,性能逼近二分查找;

B+ 树

B+树是B-树的变体,也是一种多路搜索树, 它与 B- 树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有关键字存储在叶子节点出现,内部节点(非叶子节点并不存储真正的 data)

为所有叶子结点增加了一个链指针

简化 B+树 如下图

为什么使用B-/B+ Tree

红黑树等数据结构也可以用来实现索引,但是文件系统及数据库系统普遍采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MySQL 是基于磁盘的数据库系统,索引往往以索引文件的形式存储的磁盘上,索引查找过程中就要产生磁盘I/O消耗,相对于内存存取,I/O存取的消耗要高几个数量级,索引的结构组织要尽量减少查找过程中磁盘I/O的存取次数。为什么使用B-/+Tree,还跟磁盘存取原理有关。

局部性原理与磁盘预读

由于磁盘的存取速度与内存之间鸿沟,为了提高效率,要尽量减少磁盘I/O.磁盘往往不是严格按需读取,而是每次都会预读,磁盘读取完需要的数据,会顺序向后读一定长度的数据放入内存 。而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计算机科学中著名的局部性原理:

当一个数据被用到时,其附近的数据也通常会马上被使用

程序运行期间所需要的数据通常比较集中

由于磁盘顺序读取的效率很高(不需要寻道时间,只需很少的旋转时间),因此对于具有局部性的程序来说,预读可以提高I/O效率.预读的长度一般为页(page)的整倍数。

MySQL(默认使用InnoDB引擎),将记录按照页的方式进行管理**,每页大小默认为16K(这个值可以修改)**.linux 默认页大小为4K

B-/+Tree索引的性能分析

实际实现B-Tree还需要使用如下技巧:

每次新建节点时,直接申请一个页的空间,这样就保证一个节点物理上也存储在一个页里,加之计算机存储分配都是按页对齐的,就实现了一个结点只需一次I/O。

假设 B-Tree 的高度为 h,B-Tree中一次检索最多需要h-1次I/O(根节点常驻内存),渐进复杂度为O(h)=O(logdN)O(h)=O(logdN)。一般实际应用中,出度d是非常大的数字,通常超过100,因此h非常小(通常不超过3)。

而红黑树这种结构,h明显要深的多。由于逻辑上很近的节点(父子)物理上可能很远,无法利用局部性,所以红黑树的I/O渐进复杂度也为O(h),效率明显比B-Tree差很多。

B-Tree和B+Tree中为什么优先选择B+Tree

B+树更适合外部存储,由于内节点无 data 域,一个结点可以存储更多的内结点,每个节点能索引的范围更大更精确,也意味着 B+树单次磁盘IO的信息量大于B-树,I/O效率更高

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区间访问是常见的一种情况,B+树叶节点增加的指向相邻节点的链指针,加强了区间访问性,可使用在范围区间查询等,而B-树每个节点 key 和 data 在一起,则无法区间查找(between, <,>)。

B+Tree的定义

B+Tree是B树的变种,有着比B树更高的查询性能,来看下m阶B+Tree特征:

有m个子树的节点包含有m个元素(B-Tree中是m-1)

根节点和分支节点中不保存数据,只用于索引,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叶子节点中。

所有分支节点和根节点都同时存在于子节点中,在子节点元素中是最大或者最小的元素。

叶子节点会包含所有的关键字,以及指向数据记录的指针,并且叶子节点本身是根据关键字的大小从小到大顺序链接。

红点表示是指向卫星数据的指针,指针指向的是存放实际数据的磁盘页,卫星数据就是数据库中一条数据记录。

叶子节点中还有一个指向下一个叶子节点的next指针,所以叶子节点形成了一个有序的链表,方便遍历B+树。

B+树的优势

1.更加高效的单元素查找

B+树的查找元素3的过程:

第一次磁盘IO

第二次磁盘IO

第三次磁盘IO

这个过程看下来,貌似与B树的查询过程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有两点不一样:

a、首先B+树的中间节点不存储卫星数据,所以同样大小的磁盘页可以容纳更多的节点元素,如此一来,相同数量的数据下,B+树就相对来说要更加矮胖些,磁盘IO的次数更少。

b、由于只有叶子节点才保存卫星数据,B+树每次查询都要到叶子节点;而B树每次查询则不一样,最好的情况是根节点,最坏的情况是叶子节点,没有B+树稳定。

2.叶子节点形成有顺链表,范围查找性能更优

B树范围查找3-8的过程

a、先查找3

b、再查找4、5、6、7、8,中间过程省略,直接到8的查找

这里查找的范围跨度越大,则磁盘IO的次数越多,性能越差。

B+树范围查找3-11的过程

先从上到下找到下限元素3,然后通过链表指针,依次遍历得到元素5/6/8/9/11;如此一来,就不用像B树那样一个个元素进行查找。

总结

1.单节点可以存储更多的元素,使得查询磁盘IO次数更少。

2.所有查询都要查找到叶子节点,查询性能稳定。

3.所有叶子节点形成有序链表,便于范围查询。

PS:在数据库的聚集索引(Clustered Index)中,叶子节点直接包含卫星数据。在非聚集索引(NonClustered Index)中,叶子节点带有指向卫星数据的指针。

相关推荐
白仑色8 分钟前
Oracle PL/SQL 编程基础详解(从块结构到游标操作)
数据库·oracle·数据库开发·存储过程·plsql编程
程序猿小D1 小时前
[附源码+数据库+毕业论文]基于Spring+MyBatis+MySQL+Maven+jsp实现的个人财务管理系统,推荐!
java·数据库·mysql·spring·毕业论文·ssm框架·个人财务管理系统
钢铁男儿2 小时前
C# 接口(什么是接口)
java·数据库·c#
__风__3 小时前
PostgreSQL kv(jsonb)存储
数据库·postgresql
Databend3 小时前
Databend 产品月报(2025年6月)
数据库
Little-Hu4 小时前
QML TextEdit组件
java·服务器·数据库
保持学习ing6 小时前
day1--项目搭建and内容管理模块
java·数据库·后端·docker·虚拟机
发仔1237 小时前
Oracle与MySQL核心差异对比
mysql·oracle
宇钶宇夕7 小时前
EPLAN 电气制图:建立自己的部件库,添加部件-加SQL Server安装教程(三)上
运维·服务器·数据库·程序人生·自动化
爱可生开源社区7 小时前
SQLShift 重磅更新:支持 SQL Server 存储过程转换至 GaussDB!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