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第1讲 互联网架构的演变历程

第1阶段

数据访问量不大,简单的架构就可以!

第2阶段

数据访问量大,使用缓存技术缓存数据库的压力,不同的业务访问不同的数据库。

第3阶段

之前的缓存技术确实能够缓解数据库的压力,但是写和读都集中在一个数据库上,压力也比较大。

使用主从读写分离,一个数据库负责写,一个数据库负责读。例如让master(主数据库)来响应事务性(增删改)操作,让slave(从数据库)来响应非事务性(查询)操作,然后在采用主从复制来把master的事务性操作同步到slave数据中

mysql的master/slave就是网站的标配

第4阶段

mysql的主从复制,读写分离的基础上,MySQL的主库开始出现瓶颈

由于MyiSAM使用表锁,所以并发性能特别差

分库分表使用mysql集群来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
Lisonseekpan几秒前
为什么要避免使用 `SELECT *`?
java·数据库·后端·sql·mysql·oracle
Wilson Chen6 分钟前
深入理解 MySQL 事务与锁机制:从 ACID 到 Next-Key Lock 的实证之旅
java·数据库·mysql
weixin_4454766830 分钟前
Vue+redis全局添加水印解决方案
前端·vue.js·redis
Fency咖啡1 小时前
Spring进阶 - Spring事务理论+实战,一文吃透事务
java·数据库·spring
无敌的牛1 小时前
MySQL的开始,MySQL的安装
数据库·mysql
Zxxxxxy_1 小时前
【MYSQL】增删改查
java·数据库·mysql
木辰風1 小时前
如何在MySQL中搜索JSON数据,并去除引号
数据库·mysql·json
zzhongcy1 小时前
分库分表详解,以及ShardingJDBC介绍
数据库·oracle
Deamon Tree1 小时前
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java·数据库·redis·缓存
fouryears_234172 小时前
Redis缓存更新策略
java·spring boot·redis·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