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VGG

VGG的产生

2014 年,Simonyan和Zisserman提出了VGG系列模型(包括VGG-11/VGG-13/VGG-16/VGG-19),并在当年的ImageNet Challenge上作为分类任务第二名、定位(Localization)任务第一名的基础网络出现。

VGG的特点

VGG与当时其他卷积神经网络不同,不采用感受野大的卷积核(如:7×7,5×5),反而采用感受野小的卷积核(3×3)。关于这样做的好处有如下两点:减少网络参数量;由于参数量被大幅减小,于是可以用多个感受野小的卷积层替换掉之前一个感受野大的卷积层,从而增加网络的非线性表达能力。

代码示例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def vgg_block(num_convs, 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layers = []
	for _ in range(num_convs):
		layers.append(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 = 3, padding=1))
		leyers.append(nn.ReLU())
		in_channels = out_channels
	layers.append(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return nn.Sequential(*layers)
相关推荐
szxinmai主板定制专家8 分钟前
RK3588+AI算力卡替代英伟达jetson方案,大算力,支持FPGA自定义扩展
arm开发·人工智能·分布式·fpga开发
ccut 第一混19 分钟前
c# 使用yolov5模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PHOSKEY20 分钟前
应用案例丨3D工业相机如何实现「焊接全工序守护」
人工智能
喜欢吃豆1 小时前
从指令到智能:大型语言模型提示词工程与上下文工程的综合分析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上下文工程
Fuly10241 小时前
prompt构建技巧
人工智能·prompt
XXX-X-XXJ1 小时前
二:RAG 的 “语义密码”:向量、嵌入模型与 Milvus 向量数据库实操
人工智能·git·后端·python·django·milvus
艾醒(AiXing-w)1 小时前
探索大语言模型(LLM):大模型微调方式全解析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科兴第一吴彦祖1 小时前
基于Spring Boot + Vue 3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java·vue.js·人工智能·spring boot·推荐算法
姚瑞南1 小时前
【AI 风向标】四种深度学习算法(CNN、RNN、GAN、RL)的通俗解释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
渡我白衣2 小时前
深度学习入门(一)——从神经元到损失函数,一步步理解前向传播(上)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