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是无连接通信协议,即在数据传输时,数据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不建立逻辑连接。简单来说,当一台计算机向另外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发送端不会确认接收端是否存在,就会发出数据,同样接收端在收到数据时,也不会向发送端反馈是否收到数据。
特点
- 无连接:UDP通信不需要建立连接,直接发送数据报。
- 不可靠:UDP通信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顺序性,数据报可能会丢失或乱序。
- 高效性:UDP通信没有TCP的连接建立和断开的开销,传输速度较快。
UDP报文格式分析
+-------------------+
| 源端口号 | 2字节
+-------------------+
| 目的端口号 | 2字节
+-------------------+
| 长度 | 2字节
+-------------------+
| 校验和 | 2字节
+-------------------+
| 数据 | 可变长度
+-------------------+
- 源端口号:指示发送方的应用程序使用的端口号。
- 目的端口号:指示接收方的应用程序使用的端口号。
- 长度:指示整个UDP报文的长度,包括头部和数据部分。
- 校验和:用于检测UDP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校验和由发送方计算并附加在报文中,接收方可以使用校验和来验证报文的完整性。
- 数据:实际传输的应用层数据。UDP协议本身并不对数据大小进行限制,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封装和传输数据的机制。实际上,UDP报文可以携带的数据大小取决于底层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以及应用程序的需求。 一般来说,IPv4网络的MTU通常为1500字节,而IPv6网络的MTU通常为1280字节。因此,如果数据部分超过了MTU的大小,UDP报文可能会被分片成多个IP包进行传输。这可能导致数据传输的效率降低和重组的开销增加。
应用场景
由于使用UDP协议消耗系统资源小,通信效率高,所以通常都会用于音频、视频和普通数据的传输。例如视频会议通常采用UDP协议,因为这种情况即使偶尔丢失一两个数据包,也不会对接收结果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在使用UDP协议传送数据时,由于UDP的面向无连接性,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输重要数据时不建议使用UDP协议。
UDP和TCP的区别
-
可靠性:
-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协议,它提供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TCP使用序列号、确认应答和重传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保证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目的地。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提供可靠性保证。UDP发送数据时不进行确认应答、重传或者顺序控制,因此数据可能会丢失、重复或者乱序,但是UDP的传输速度较快。
-
连接性:
-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后才能进行数据传输。TCP使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四次挥手来关闭连接。
- UDP是无连接的协议,每个UDP数据报都是独立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没有建立持久的连接。
-
传输效率:
- TCP的可靠性保证和连接管理机制会增加一定的开销,使得TCP传输的效率相对较低。
- UDP没有可靠性保证和连接管理的开销,因此传输效率较高。
-
适用场景:
- TCP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
- UDP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音频、视频流传输、实时游戏等。
Java中的UDP通信
- 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协议,它在通信的两端各建立一个Socket对象,但是这两个Socket只是发送,接收数据的对象,因此对于基于UDP协议的通信双方而言,没有所谓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概念。
- Java提供了DatagramSocket类作为基于UDP协议的Socket(嵌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