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我们在项目中无意识应用的设计模式!

作为一个前端开发,对于23种设计模式,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了解。但是,在项目开发中,大家是否有意识地去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去应用呢?

说实话,写本篇文章之前我没有。

最近想着让自己代码能变得跟优雅一点,所以特意去看了一下设计模式。

才知道,我在项目中,已经无意识地应用了一些设计模式。

第一个:策略模式

模式理解: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或策略,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通过使用策略模式,可以在运行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算法。

项目场景:页面中有多个tab,每个tab对应的数据接口都不相同,当时不想过多地使用if-else,然后就写下了如下图的代码。

现在回过头来看此段代码,可不就是借鉴了策略模式的设计思想嘛。

策略模式通过将我们的if条件改写为一条条的策略减少了if...else的数量,看起来更清爽,扩展起来也更方便。

但是参照策略模式来讲,我这段代码还是有点瑕疵的:

1.用1、2、3...来代表策略名,阅读不友好

2.没有将策略名入参,不便于其他页面调用

第二个:外观模式

模式概念:外观模式就是将模块一些内部逻辑封装在一个更高级的接口内部,或者将一些类似操作封装在一个方法内部,从而让外部调用更加方便。

项目场景:弹框中有多个表单项,大多表单项都需要在打开弹框时请求接口获取下拉值集。所以就将这些需要初始化的数据接口方法统一到一个方法中,如下图。

现在看来,图中代码写法正是体现了外观模式设计思想。

第三个:备忘录模式

模式理解:备忘录模式类似于JS经常使用的缓存函数,内部记录一个状态,也就是缓存,当我们再次访问的时候可以直接拿缓存数据。

项目场景:系统中用户树数据多个页面和弹框中都有用到,所以做了缓存,如果缓存里有就从缓存里取,如果缓存被清除了,则请求接口。

这里的备忘录模式是用本地缓存实现的,如果不用本地缓存方式,也可以用闭包的方式实现。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function getNewUserTreeData() {
  let cache = null
  return async function() {
    if(!cache) {
      const res = await getNewUserTree();
      cache = res
      return res || {};
    } else {
      return Promise.resolve(cache[key])
    }
  }
}
​
// getUserData()方法无论调用多少次,均只请求一次接口
const getUserData = getNewUserTreeData();
getUserData();
getUserData();

第四种: 单例模式

模式理解:单例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主要用于管理全局变量,避免命名冲突和重复加载,同时也可以减少内存占用。

项目场景:代码中,我们经常以对象字面量的方式定义一个对象,供需要的地方使用。

对象字面量方式是最简单的单例模式,利用ES6的let和const不允许重复声明的特性天然实现。

以上就是我在项目中简单应用的一些设计模式,更多设计模式待后续观察与应用。

相关推荐
脑袋大大的2 分钟前
判断当前是否为钉钉环境
开发语言·前端·javascript·钉钉·企业应用开发
军军君0112 分钟前
基于Springboot+UniApp+Ai实现模拟面试小工具二:后端项目搭建
前端·javascript·spring boot·spring·微信小程序·前端框架·集成学习
quweiie1 小时前
tp8.0\jwt接口安全验证
前端·安全·jwt·thinkphp
xiaoyan20151 小时前
最新Flutter3.32+Dart3仿微信App聊天实例
前端·flutter·dart
汪敏wangmin1 小时前
Fiddler-抓包后直接生成Loadrunner脚本或者Jmeter脚本
前端·jmeter·fiddler
彤银浦2 小时前
Web学习笔记3
前端·笔记·学习·html5
江城开朗的豌豆2 小时前
退出登录后头像还在?这个缓存问题坑过多少前端!
前端·javascript·vue.js
江城开朗的豌豆2 小时前
Vue的'读心术':它怎么知道数据偷偷变了?
前端·javascript·vue.js
江城开朗的豌豆2 小时前
手把手教你造一个自己的v-model:原来双向绑定这么简单!
前端·javascript·vue.js
我在北京coding3 小时前
el-tree 懒加载 loadNode
前端·vue.js·element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