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流程控制与快乐路径原则
目录
- Go流程控制与快乐路径原则
- 一、流程控制基本介绍
- [二、if 语句](#二、if 语句)
- [2.1 if 语句介绍](#2.1 if 语句介绍)
- [2.2 单分支结构的 if 语句形式](#2.2 单分支结构的 if 语句形式)
- [2.3 Go 的 if 语句的特点](#2.3 Go 的 if 语句的特点)
- [2.3.1 分支代码块左大括号与if同行](#2.3.1 分支代码块左大括号与if同行)
- [2.3.2 条件表达式不需要括号](#2.3.2 条件表达式不需要括号)
- 三、操作符
- [3.1 逻辑操作符](#3.1 逻辑操作符)
- [3.2 操作符的优先级](#3.2 操作符的优先级)
- [三、if 多(N)分支结构](#三、if 多(N)分支结构)
- [3.1 if else(分支结构)](#3.1 if else(分支结构))
- [3.2 if(N)分支结构(if ... else if ... else)](#3.2 if(N)分支结构(if ... else if ... else))
- [四、if 语句的自用变量](#四、if 语句的自用变量)
- [五、if 语句的"快乐路径"原则](#五、if 语句的“快乐路径”原则)
一、流程控制基本介绍
流程控制是每种编程语言控制逻辑走向和执行次序的重要部分,流程控制可以说是一门语言的"经脉"。
那么 Go 语言对分支与循环两种控制结构的支持是怎么样的呢?针对程序的分支结构,Go 提供了 if
和 switch-case
两种语句形式;我们就先从 Go 语言分支结构之一的 if 语句开始讲起。
二、if 语句
2.1 if 语句介绍
if 语句是 Go 语言中提供的一种分支控制结构,它也是 Go 中最常用、最简单的分支控制结构。它会根据布尔表达式的值,在两个分支中选择一个执行。
2.2 单分支结构的 if 语句形式
单分支结构的if
语句包含一个条件表达式和一个要执行的代码块。如果条件表达式的值为true
,则执行代码块。如果条件表达式的值为false
,则代码块将被跳过。以下是单分支结构的if
语句的一般形式:
go
if boolean_expression {
// 新分支
}
// 原分支
这个 if 语句中的代码执行流程就等价于下面这幅流程图:
boolean_expression
是一个布尔表达式,通常返回true
或false
。- 如果
boolean_expression
的值为true
,则执行// 当条件为真时执行的代码
部分的代码块。 - 如果
boolean_expression
的值为false
,则代码块将被跳过,继续执行下一个语句。
2.3 Go 的 if 语句的特点
2.3.1 分支代码块左大括号与if同行
if
语句的分支代码块的左大括号与 if
关键字在同一行上,这是 Go
代码风格的统一要求,gofmt
工具会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2.3.2 条件表达式不需要括号
if 语句的布尔表达式整体不需要用括号包裹,这使得代码更加简洁。而且,if 关键字后面的条件判断表达式的求值结果必须是布尔类型,即要么是 true
,要么是 false
:
go
if runtime.GOOS == "darwin" {
println("we are on MacOS")
}
如果判断的条件比较多,我们可以用多个逻辑操作符连接起多个条件判断表达式,比如这段代码就是用了多个逻辑操作符 && 来连接多个布尔表达式:
go
if (runtime.GOOS == "darwin") && (runtime.GOARCH == "amd64") &&
(runtime.Compiler != "gccgo") {
println("we are using standard go compiler on Mac os for amd64")
}
上面示例代码中的每个布尔表达式都被小括号括上了,这是为了降低你在阅读和理解这段代码时,面对操作符优先级的心智负担。
三、操作符
3.1 逻辑操作符
逻辑操作符除了上面的 && 之外,Go 还提供了另外两个逻辑操作符,如下表:
逻辑操作符 | 含义 | 表达式求值举例 |
---|---|---|
&& |
逻辑与 | a &&b :当a 和b 都为true 时,该表达式的求值 结果为true |
` | ` | |
` | ` | 逻辑非 |
3.2 操作符的优先级
一元操作符,比如上面的逻辑非操作符,具有最高优先级,其他操作符的优先级如下:
优先级(从高到低) | 操作符列表 |
---|---|
5 | *, /, %, <<, >>, &, &^ |
4 | +, - |
3 | !=, ==, <, <=, >, >= |
2 | && |
1 | || |
- 优先级5的是乘、除、取模和位操作符
- 优先级4的是加法和减法运算符
- 优先级3的是关系和相等运算符
- 优先级2的是逻辑与
- 优先级最低的是逻辑或
操作符优先级决定了操作数优先参与哪个操作符的求值运算,我们以下面代码中 if 语句的布尔表达式为例:
go
func main() {
a, b := false,true
if a && b != true {
println("(a && b) != true")
return
}
println("a && (b != true) == false")
}
这段代码会输出得到的是 a && (b != true) == false
。这是为什么呢?
这段代码的关键就在于,if 后面的布尔表达式中的操作数 b 是先参与 && 的求值运算,还是先参与!= 的求值运算。根据前面的操作符优先级表,我们知道,!= 的优先级要高于 &&,因此操作数 b 先参与的是!=
的求值运算,这样 if
后的布尔表达式就等价于 a && (b != true)
。
针对以上问题,推荐在 if 布尔表达式中,使用带有小括号的子布尔表达式来清晰地表达判断条件。
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了自己记住操作符优先级的学习负担,当其他人阅读你的代码时,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布尔表达式要表达的逻辑关系,这能让我们代码的可读性更好,更易于理解,不会因记错操作符优先级顺序而产生错误的理解。
三、if 多(N)分支结构
3.1 if else(分支结构)
Go语言中if else(分支结构)
条件判断的格式如下:
go
if boolean_expression {
// 分支1
} else {
// 分支2
}
3.2 if(N)分支结构(if ... else if ... else)
if
条件(N)分支结构格式如下:
go
if boolean_expression1 {
// 分支1
} else if boolean_expression2 {
// 分支2
... ...
} else if boolean_expressionN {
// 分支N
} else {
// 分支N+1
}
我们以下面这个四分支的代码为例,看看怎么拆解这个多分支结构:
go
if boolean_expression1 {
// 分支1
} else if boolean_expression2 {
// 分支2
} else if boolean_expression3 {
// 分支3
} else {
// 分支4
}
以下是一个示例,演示如何使用if-else
结构来判断一个分数的等级:
go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score := 85
if score >= 90 {
fmt.Println("A")
} else if score >= 80 {
fmt.Println("B")
} else if score >= 70 {
fmt.Println("C")
} else {
fmt.Println("D")
}
}
四、if 语句的自用变量
无论是单分支、二分支还是多分支结构,我们都可以在 if 后的布尔表达式前,进行一些变量的声明,在 if 布尔表达式前声明的变量,叫 if 语句的自用变量。顾名思义,这些变量只可以在 if 语句的代码块范围内使用,比如下面代码中的变量 a、b 和 c:
go
func main() {
if a, c := f(), h(); a > 0 {
println(a)
} else if b := f(); b > 0 {
println(a, b)
} else {
println(a, b, c)
}
}
我们可以看到自用变量声明的位置是在每个 if 语句的后面,布尔表达式的前面,而且,由于声明本身是一个语句,所以我们需要把它和后面的布尔表达式通过分号分隔开。
在 if 语句中声明自用变量是 Go 语言的一个惯用法,这种使用方式直观上可以让开发者有一种代码行数减少的感觉,提高可读性。同时,由于这些变量是 if 语句自用变量,它的作用域仅限于 if 语句的各层隐式代码块中,if 语句外部无法访问和更改这些变量,这就让这些变量具有一定隔离性,这样你在阅读和理解 if 语句的代码时也可以更聚焦。
五、if 语句的"快乐路径"原则
上面我们已经学了 if 分支控制结构的三种形式了,从可读性上来看,单分支结构要优于二分支结构,二分支结构又优于多分支结构。那么显然,我们在日常编码中要减少多分支结构,甚至是二分支结构的使用,这会有助于我们编写出优雅、简洁、易读易维护且不易错的代码。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伪代码段1:
go
//伪代码段1:
func doSomething() error {
if errorCondition1 {
// some error logic
... ...
return err1
}
// some success logic
... ...
if errorCondition2 {
// some error logic
... ...
return err2
}
// some success logic
... ...
return nil
}
我们看到单分支控制结构的伪代码段 1 有这几个特点:
- 没有使用 else 分支,失败就立即返回;
- "成功"逻辑始终"居左"并延续到函数结尾,没有被嵌入到 if 的布尔表达式为 true 的代码分支中;
- 整个代码段布局扁平,没有深度的缩进;
- 代码的可读性很高
我们来看一段伪代码段2:
go
// 伪代码段2:
func doSomething() error {
if successCondition1 {
// some success logic
... ...
if successCondition2 {
// some success logic
... ...
return nil
} else {
// some error logic
... ...
return err2
}
} else {
// some error logic
... ...
return err1
}
}
伪代码段 2 实现了同样逻辑码段 1,就使用了带有嵌套的二分支结构,它的特点如下:
- 整个代码段呈现为"锯齿状",有深度缩进;
- "成功"逻辑被嵌入到
if
的布尔表达式为true
的代码分支中;
很明显,伪代码段 1 的逻辑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Go 社区把这种 if 语句的使用方式称为 if 语句的"快乐路径(Happy Path)"原则 ,所谓"快乐路径"也就是成功逻辑的代码执行路径,它的特点是这样的:
-
仅使用单分支控制结构;
-
当布尔表达式求值为
false
时,也就是出现错误时,在单分支中快速返回; -
正常逻辑在代码布局上始终"靠左",这样读者可以从上到下一眼看到该函数正常逻辑的全貌;
-
函数执行到最后一行代表一种成功状态。
Go 社区推荐 Gopher 们在使用 if 语句时尽量符合这些原则,如果你的函数实现代码不符合"快乐路径"原则,你可以按下面步骤进行重构:
-
尝试将"正常逻辑"提取出来,放到"快乐路径"中;
-
如果无法做到上一点,很可能是函数内的逻辑过于复杂,可以将深度缩进到 else 分支中的代码析出到一个函数中,再对原函数实施"快乐路径"原则。
我的博客即将同步至腾讯云开发者社区,邀请大家一同入驻: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support-plan?invite_code=1u9q67mdnb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