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目录

背景:

三层架构

什么是三层:

分层的目的:

三层的结构关系​编辑

三层表现形式:​编辑

三层的优缺点:

总结:


背景:

三层架构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可称为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

三层架构

什么是三层 :

表示层(UI):

用户交互的界面,位于最上层,用于显示和接收用户提交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交互式平台。表示层一般为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或Web应用程序

业务逻辑层(BLL):

架构的核心,处理业务逻辑和规则,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沟通桥梁,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递和处理。
数据访问层(DAL):

负责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存储进行交互,实现对数据的读取、保存和跟更新等操作.

分层的目的:

"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表示在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时,应该使模块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避免模块之间的依赖性过于紧密,以便更好地实现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三层的结构关系

各层之间相互依赖,表示层依赖于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依赖于数据访问层

三层表现形式:

三层的优缺点:

|----|-----------------------------|-----------------------------|------------------|-------------------------------|
| ## 三层架构 |||||
| 优点 | 可维护性 | 可重用性 | 可扩展性 | 可测试性 |
| | 每一层独立扩展,不影响其他层 | 组件的之间的接口定义良好(多个程序重复使用它们) | 每一层可以独立扩展,不影响其他层 | 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功能(轻松编写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
| 缺点 | 复杂性 | 耦合度 | 性能开销 | 开发时间 |
| | 三层架构增加应用程序的复杂性,需要更多的设计和实现工作 | 虽然可以提高代码的维护性和扩展性,同时增加系统的耦合度 | 增加了层间通信,导致性能开销 | 设计、实现每个层次-增加开发时间、尤其复杂程序时间延长 |

总结:

三层架构是一种常用的软件架构模式,可以使代码更加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展,同时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测试性。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架构模式,以达到更好的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相关推荐
阳区欠2 小时前
【Linux】进程通信
linux·运维·服务器·共享内存·进程通信·system v·管道文件
may_一一2 小时前
终端SSH连接工具SecureCRT安装和连接Linux
运维·服务器·ssh
小天努力学java3 小时前
【软考-架构】10.1、软件工程概述-CMM-软件过程模型-逆向工程
架构·软件工程
厦门德仔3 小时前
【C#】C#字符串拼接的6种方式及其性能分析对比
服务器·windows·c#
再学一丢丢3 小时前
Keepalived+LVS+nginx高可用架构
nginx·架构·lvs
❀͜͡傀儡师4 小时前
多台服务器上docker部署 Redis 集群
运维·服务器·redis
AdrichPro4 小时前
10、Linux C 网络编程(完整版)
linux·服务器·c语言·网络
上海川源信息科技4 小时前
DeepSeek 3FS 企业级部署全攻略|避坑实践(附方案)
架构
男Ren、麦根4 小时前
MySQL 复制与主从架构(Master-Slave)
数据库·mysql·架构
IT 小旋风4 小时前
Linux centos 7 常用服务器搭建
linux·服务器·cen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