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目录

背景:

三层架构

什么是三层:

分层的目的:

三层的结构关系​编辑

三层表现形式:​编辑

三层的优缺点:

总结:


背景:

三层架构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可称为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

三层架构

什么是三层 :

表示层(UI):

用户交互的界面,位于最上层,用于显示和接收用户提交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交互式平台。表示层一般为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或Web应用程序

业务逻辑层(BLL):

架构的核心,处理业务逻辑和规则,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沟通桥梁,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递和处理。
数据访问层(DAL):

负责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存储进行交互,实现对数据的读取、保存和跟更新等操作.

分层的目的:

"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表示在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时,应该使模块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避免模块之间的依赖性过于紧密,以便更好地实现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三层的结构关系

各层之间相互依赖,表示层依赖于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依赖于数据访问层

三层表现形式:

三层的优缺点:

|----|-----------------------------|-----------------------------|------------------|-------------------------------|
| ## 三层架构 |||||
| 优点 | 可维护性 | 可重用性 | 可扩展性 | 可测试性 |
| | 每一层独立扩展,不影响其他层 | 组件的之间的接口定义良好(多个程序重复使用它们) | 每一层可以独立扩展,不影响其他层 | 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功能(轻松编写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
| 缺点 | 复杂性 | 耦合度 | 性能开销 | 开发时间 |
| | 三层架构增加应用程序的复杂性,需要更多的设计和实现工作 | 虽然可以提高代码的维护性和扩展性,同时增加系统的耦合度 | 增加了层间通信,导致性能开销 | 设计、实现每个层次-增加开发时间、尤其复杂程序时间延长 |

总结:

三层架构是一种常用的软件架构模式,可以使代码更加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展,同时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测试性。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架构模式,以达到更好的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相关推荐
某不知名網友8 分钟前
Linux 软硬连接详解
linux·运维·服务器
爱学习的章鱼哥40 分钟前
计算机网络|| 常用网络命令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linux·服务器·计算机网络
zm1 小时前
网络编程epoll和udp
服务器·网络·数据库
野犬寒鸦1 小时前
Linux常用命令详解(下):打包压缩、文本编辑与查找命令
linux·运维·服务器·数据库·后端·github
是垚不是土1 小时前
探秘高可用负载均衡集群:企业网络架构的稳固基石
运维·服务器·网络·云原生·容器·架构·负载均衡
skywalk81632 小时前
在一个FreeBSD的控制台,当移动鼠标时,就会有字符发生,这是怎么回事:35;62;18m35;60;
服务器·计算机外设·freebsd
胖大和尚2 小时前
Termius ssh连接服务器 vim打开的文件无法复制问题
服务器·ssh·vim
阳区欠2 小时前
【Linux】线程的同步与互斥
linux·服务器·c++·线程同步·线程互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WG_173 小时前
Linux:43线程封装与互斥lesson31
linux·运维·服务器
慢一点会很快3 小时前
【Tools】VScode远程调试linux服务器(打断点可视化界面方式)
linux·服务器·vs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