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微调学习

  • 用好大模型的层次:1. 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2. 大模型微调(fine tuning)
  • 为什么要对大模型微调: 1. 大模型预训练成本非常高; 2. 如果prompt engineering的效果达不到要求,企业又有比较好的自有数据,能够通过自由数据,更高的提升大模型在特定领域的能力
  • 大模型微调的两个方案:全量微调(full fine tunning) ; 部分参数微调(parameter - effictient fine tuning)
  • 全量微调的问题:1. 参数量和预训练相同,消耗大量资源; 2. 灾难性遗忘
  • 常见的模型微调路线:1. 监督式微调SFT( Supervised Fine Tuning); 2.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微调RLHF(把人类的反馈通过强化学习的方式,引入到大模型的微调中); 3. 基于AI反馈的强化学习微调RLAIF(人类反馈成本高)

从成本和效果角度考虑:PEFT是目前业界比较流行的微调方案

  1. Prompt Tuning: 在输入序列X之前,增加特定长度的特殊Token,发生在Enbedding环节
  2. Prefix Tuning: 在transformer的encoder和decoder的网络中都加入特定前缀
  3. LoRA
  4. QLoRA 量化的LoRA:量化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成本,降低训练成本,特别是降低后期的推理成本

Scaling Down to Scale Up: A Guide to Parameter-Efficient Fine-Tuning

比较高效的finetuning方法包括adaptor, prefix-tuning, LoRA

adaptor

prefix-tunning

浅层特征通用性强,深层特征与具体任务的关联性强

finetuning扮演的角色:

  • 拿到新数据集后,想要用预训练模型处理的时候,会首先将最后一层全连接层打开,其余层冻结(transfer learning),看预训练模型在新数据上的效果怎么样,先摸个底,如果效果可以,就考虑打开更多的层,进行fine tuning
  • 如果新的数据集和预训练数据集差别很大,一方面考虑从头训练,另一方面考虑打开更多的层,或干脆用预训练模型的参数作为初始值,对模型进行完整的训练
  1. 模型微调方式
  • 固定一部分模型
  • 固定全部预训练模型,添加可训练head
  • 使用预训练模型推理过程,将数据处理为特征和标签,使用新的特征数据和标签,训练小的head,去进行下游任务(优点:数据特征提取一次可永久使用,特征提取结束后,下游任务和预训练模型无关,除了推理时需要将原有图片处理为特征外)
  1. 模型全调方式
  • 加载预训练模型为模型初始权重,重训练
相关推荐
黎宇幻生29 分钟前
Java全栈学习笔记33
java·笔记·学习
2501_926227941 小时前
.Net程序员就业现状以及学习路线图(五)
学习·.net
Elastic 中国社区官方博客1 小时前
Elasticsearch:智能搜索的 MCP
大数据·人工智能·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全文检索
stbomei1 小时前
从“能说话”到“会做事”:AI Agent如何重构日常工作流?
人工智能
yzx9910132 小时前
生活在数字世界:一份人人都能看懂的网络安全生存指南
运维·开发语言·网络·人工智能·自动化
许泽宇的技术分享2 小时前
LangGraph深度解析:构建下一代智能Agent的架构革命——从Pregel到现代AI工作流的技术飞跃
人工智能·架构
乔巴先生242 小时前
LLMCompiler:基于LangGraph的并行化Agent架构高效实现
人工智能·python·langchain·人机交互
静西子4 小时前
LLM大语言模型部署到本地(个人总结)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cxr8284 小时前
基于Claude Code的 规范驱动开发(SDD)指南
人工智能·hive·驱动开发·敏捷流程·智能体
Billy_Zuo4 小时前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决策树、异常检测、主成分分析(PCA)
人工智能·决策树·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