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一种面向接口编程的机制,用于实现组件之间的解耦和扩展。通过SPI机制,我们可以定义接口,并允许第三方提供不同的实现,从而实现可插拔、可扩展的架构。
SPI讲解
它是一种基于接口的动态扩展机制,相当于 Java 里面提供了一套接口。然后第三方可以实现这个接口来完成功能的扩展和实现。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 Java 的 SDK 里面,提供了一个数据库驱动的接口 java.sql.Driver。它的作用是提供数据库的访问能力。 不过,在 Java 里面并没有提供实现,因为不同的数据库厂商,会有不同的语法和实现。所以只能由第三方数据库厂商来实现,比如Oracle是oracle.jdbc.OracleDriver,mysql是com.mysql.jdbc.Driver。然后在应用开发的时候,根据集成的驱动实现连接到对应数据库。
Java 中 SPI 机制主要思想是将装配的控制权移到程序之外实现标准和实现的解耦,以及提供动态可插拔的能力,在模块化的设立中,这种思想非常重要。
Java SPI的工作原理
Java SPI的工作原理如下:
- 定义接口:首先,在核心模块中定义一个接口,该接口定义了一组标准的操作方法。
- 提供实现:然后,将接口公开给外部,并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以插件形式提供不同的实现。这些实现通常打包在独立的Jar包中,并在META-INF/services目录下创建一个以接口全限定名命名的文件。该文件的内容是提供者实现的全限定类名。
- 加载实现:核心模块在运行时使用
java.util.ServiceLoader
类来加载并实例化具体的实现类。它会根据接口的全限定名,在META-INF/services
目录下查找对应的提供者配置文件,并读取其中的实现类信息。 - 使用实现:一旦加载实现类,就可以通过接口来使用具体的功能。核心模块只需要依赖于接口,并不直接依赖于任何特定的实现类。
通过SPI机制,核心模块不需要提前知道具体的实现类,而是运行时动态加载,实现了模块之间的解耦。同时,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在不修改核心代码的情况下,提供新的实现来扩展系统的功能。
实现 Java SPI
实现 Java SPI,需要满足几个基本的格式:
- 需要先定义一个接口,作为扩展的标准
- 在 classpath 目录下创建 META-INF/service 文件目录
- 在这个目录下,以接口的全限定名命名的配置文件, 文件内容是这个接口的实现类
- 在应用程序里面,使用 ServiceLoad,就可以根据接口名称找到 classpath 所有的扩展时间
SPI的作用
它的作用我认为有两个:
- 把标准定义和接口实现分离,在模块化开发中很好的实现了解耦
- 实现功能的扩展,更好的满足定制化的需求
Java SPI 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不能根据需求去加载扩展实现,每次都会加载扩展接口的所有实现类并进行实例化,实例化会造成性能开销,并且加载一些不需要用到的实现类,会导致内存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