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表|低代码开发崛起:重新定义企业级应用开发

       低代码开发这个概念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市场对于低代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75%的大型企业将使用至少四种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工具,用于IT应用开发和公民开发计划。

       那么,为什么低代码开发如此受到大家的追捧呢?低代码开发又有什么优势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解答这些问题。

低代码(Low-code)到底是什么

       低代码(Low-code)是一种创新型的软件开发模式,它极大地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同时又并不完全脱离编写代码的环节。低代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复杂编码方式的界面,它以可视化的开发形式,通过简单的拖放操作,就能生成系统应用程序。

       这个概念可能还是有点抽象,那么让我给大家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更好地解释它。

       想象一下,如果你想建造一间房子,传统开发就相当于你要从一砖一瓦开始亲自动手构建,不仅流程极其复杂,而且耗时很长,并且需要有专业的建筑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而低代码开发则更像是一个组装式的房屋构建方式,比如活动板房。这种方式允许你使用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的组合和拼接,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随意拆装,简单又快捷。而且并不要求使用者有非常专业的建筑知识。低代码平台就像是一套可以重复构建各种房屋的引擎和系统,使得开发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灵活。

       因此,利用低代码平台,开发人员能够更快地设计和部署应用程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组织迅速扩展规模,还能提高盈利能力,从而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此外,低代码开发也能使开发团队更加专注于创新和创造,而不是被复杂的编码工作所束缚。可以说,低代码开发是软件开发行业的未来趋势,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看待和应用软件开发的方式。

为什么低代码现在这么火?

       1.企业急需快速轻量工具帮助数字化转型:

       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企业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不断迭代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以制造业为例,许多制造业公司在近年来大力推行精益生产,从而对精益办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传统的办公方式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往往会遭遇诸多挑战:如何构建高效的企业应用系统?传统开发方式速度太慢、成本太高怎么办?企业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传统开发怎么办?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低代码平台应运而生。低代码平台能够极大地提高开发速度,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帮助企业快速推出数字化应用,从而有效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效率和速度。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选择低代码平台。

       2.IT人才无法满足需求:

       根据最新的调研报告,86%的IT部门决策人认为,公司业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是IT开发人员的短缺。的确,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高端人才供不应求,而低端人才的专业素养普遍较低且缺乏工作经验,导致他们的技术不过关,给企业的培养投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企业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些懂得业务规则的人往往缺乏开发能力,而拥有开发能力的人又往往不了解业务规则。此外,市场上成熟的软件产品成本较高,功能适配度较低,迭代周期较长,这使得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低代码平台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低代码平台可以让那些不具备编程知识的业务人员得到赋能,他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操作,就能够轻松搭建起符合业务需求的应用系统。这些低代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与此同时,互联网头部厂商也纷纷加入其中,进一步推动了低代码的发展,低代码开发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市场。

实现全民开发------人人都能成为开发者

       "全民开发"------这个词语的含义是,大量的业务部门人员能够以开发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到系统的开发、搭建和迭代工作中来。

       低代码平台已经告别了传统编程的复杂编码程序,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和拖拽就可以生成应用。即使只懂一点编码知识,甚至是完全的"IT小白",也能够轻松开发出自己的应用。而且,低代码平台一般都会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南、行业参考案例和技术支持,使得用户可以快速上手并顺利实施。

       Gartner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到2023年,大型企业内的公民开发者数量至少是专业开发者数量的四倍。这意味着,全民开发将成为业务和IT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商务人员负责开发合同管理相关流程和功能;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搭建项目相关流程;收入收款则由财务人员负责。而对于复杂度高的数据分析和流程、整体设计,则由企业信息化人员负责。

       某公司通过使用云表平台这"企业级"低代码平台,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节约了人力成本。相对于传统的代码开发来说,这种低代码开发方式无疑更加高效和灵活。通过云表平台,项目搭建的集中投入期只有三个半月左右,平均投入人力约为两人。这样的开发模式无疑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开发成本。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低代码开发不仅会被广泛采纳并保留下来,而且必将成为推动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引擎。通过阅读本文,您是否对低代码开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呢?

相关推荐
孟意昶11 小时前
Spark专题-第一部分:Spark 核心概述(2)-Spark 应用核心组件剖析
大数据·spark·big data
喂完待续4 天前
【Big Data】Amazon S3 专为从任何位置检索任意数量的数据而构建的对象存储
大数据·云原生·架构·big data·对象存储·amazon s3·序列晋升
喂完待续5 天前
【序列晋升】31 Spring Cloud App Broker 微服务时代的云服务代理框架
spring·spring cloud·微服务·云原生·架构·big data·序列晋升
喂完待续7 天前
【序列晋升】28 云原生时代的消息驱动架构 Spring Cloud Stream的未来可能性
spring cloud·微服务·云原生·重构·架构·big data·序列晋升
喂完待续8 天前
【序列晋升】29 Spring Cloud Task 微服务架构下的轻量级任务调度框架
java·spring·spring cloud·云原生·架构·big data·序列晋升
喂完待续9 天前
【Big Data】Apache Kafka 分布式流处理平台的实时处理实践与洞察
分布式·kafka·消息队列·big data·数据处理·序列晋升
喂完待续11 天前
【Big Data】云原生与AI时代的存储基石 Apache Ozone 的技术演进路径
云原生·架构·apache·big data·序列晋升
喂完待续13 天前
【序列晋升】25 Spring Cloud Open Service Broker 如何为云原生「服务市集」架桥铺路?
spring·spring cloud·微服务·云原生·系统架构·big data·序列晋升
喂完待续15 天前
【Big Data】AI赋能的ClickHouse 2.0:从JIT编译到LLM查询优化,下一代OLAP引擎进化路径
大数据·数据库·clickhouse·数据分析·olap·big data·序列晋升
晴天彩虹雨2 个月前
统一调度与编排:构建自动化数据驱动平台
大数据·运维·数据仓库·自动化·big data·e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