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GC构建本地知识库问答 - 文本切割粒度考量

粗粒度的文本被检索出来之后给大模型参考,大模型总会被文本中的无关信息干扰; 而细粒度的文本,检索出来的信息可能不全,缺少上下文信息,导致大模型没法给出正确答案。那么在工程中如何平衡切割文本的长短呢?

一、背景

使用AIGC构建本地知识库的其中一个步骤就是切割文本(chunk),其中一个核心的参数便是控制文本切割的粒度,这直接关系到Q&A环节的回答质量。

粗粒度的文本被检索出来之后给大模型参考,大模型总会被文本中的无关信息干扰; 而细粒度的文本,检索出来的信息可能不全,缺少上下文信息,导致大模型没法给出正确答案。那么在工程中如何平衡切割文本的长短呢?

二、基本准则

首先,以你使用的Text模型的最大上下文Token为上限,比如使用GPT-4K模型,那么文本切分粒度天然限制就不能超过4K,大模型根本就无法接受超过最大Token限制的文本内容,这是上限!那么最小是多少?为了保证检索出来的信息是完整的,确保有足够的上下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不能少过50-100 Token吧,不然大模型也没办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那么再100-大模型Token上限的这个范围,如何具体确定你的切割粒度?那这个又跟你的Q&A期望相关了。如果你是做检索类型的任务,期待查询的返回是500字以内的反馈,那么400-600的Token切割数量是合适的。如果是你是做总结类型的任务,那么切片要大一点比较好,比如500,1000Token数量,这样才能归纳总结的全面准确一点。

三、其它考量

  • 考虑上下文:确保即使在细粒度的文本中,也要保存足够的上下文信息。例如,如果你选择句子为单位,那么可能考虑将前后的句子也加入,形成一个段落,以便为大模型提供上下文。

  • 采用动态窗口:在检索时,可以采用动态的窗口大小,即根据检索到的关键信息动态调整文本切割的范围。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在细粒度中也能提供足够的上下文。

结合多粒度策略:在检索或其他任务中,可以考虑同时使用多个文本粒度。例如,首先使用粗粒度获取大致的范围,然后在该范围内使用细粒度进一步检索。

四、总结

基于基本准则和其它考量因素,较好的办法是"调试",通过调整切割文本粒度,验证问题得出答案的准确性,匹配适合你提供的知识域的切割粒度,即不同的知识域应该给予相匹配的文本切割粒度。

相关推荐
墨风如雪4 小时前
混元生图2.1震撼开源:AI作画进入“高定”时代,还能完美写字!
aigc
飞哥数智坊6 小时前
解决AI幻觉,只能死磕模型?OpenAI给出不一样的思路
人工智能·openai
AiTop1007 小时前
腾讯推出AI CLI工具CodeBuddy,国内首家同时支持插件、IDE和CLI三种形态的AI编程工具厂商
ide·人工智能·ai·aigc·ai编程
伊玛目的门徒7 小时前
告别 OpenAI SDK:如何使用 Python requests 库调用大模型 API(例如百度的ernie-4.5-turbo)
python·openai·requests·大模型调用·ernie-4.5-turbo
老马啊老马8 小时前
NestJS 构建 AI 流式聊天服务:从 0 到 1 实现实时对话功能
aigc
安思派Anspire9 小时前
你不需要 GraphRAG!构建一个多策略图谱思维(Multi-Strategy Graph Thinking)AI Agent
aigc·openai·agent
阑梦清川10 小时前
mulerun上线了一个重磅级的智能体--educard generator(知识可视化)
aigc
Zhikes10 小时前
MOSS-TTSD: 文本对话式语音克隆
aigc
饼干哥哥10 小时前
Vibe Marketing|用Claude code+kimi k2爬取了120个 b站视频做内容选题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aigc
用户51914958484511 小时前
揭秘LedgerCTF的AES白盒挑战:逆向工程与密码学分析
人工智能·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