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GC构建本地知识库问答 - 文本切割粒度考量

粗粒度的文本被检索出来之后给大模型参考,大模型总会被文本中的无关信息干扰; 而细粒度的文本,检索出来的信息可能不全,缺少上下文信息,导致大模型没法给出正确答案。那么在工程中如何平衡切割文本的长短呢?

一、背景

使用AIGC构建本地知识库的其中一个步骤就是切割文本(chunk),其中一个核心的参数便是控制文本切割的粒度,这直接关系到Q&A环节的回答质量。

粗粒度的文本被检索出来之后给大模型参考,大模型总会被文本中的无关信息干扰; 而细粒度的文本,检索出来的信息可能不全,缺少上下文信息,导致大模型没法给出正确答案。那么在工程中如何平衡切割文本的长短呢?

二、基本准则

首先,以你使用的Text模型的最大上下文Token为上限,比如使用GPT-4K模型,那么文本切分粒度天然限制就不能超过4K,大模型根本就无法接受超过最大Token限制的文本内容,这是上限!那么最小是多少?为了保证检索出来的信息是完整的,确保有足够的上下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不能少过50-100 Token吧,不然大模型也没办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那么再100-大模型Token上限的这个范围,如何具体确定你的切割粒度?那这个又跟你的Q&A期望相关了。如果你是做检索类型的任务,期待查询的返回是500字以内的反馈,那么400-600的Token切割数量是合适的。如果是你是做总结类型的任务,那么切片要大一点比较好,比如500,1000Token数量,这样才能归纳总结的全面准确一点。

三、其它考量

  • 考虑上下文:确保即使在细粒度的文本中,也要保存足够的上下文信息。例如,如果你选择句子为单位,那么可能考虑将前后的句子也加入,形成一个段落,以便为大模型提供上下文。

  • 采用动态窗口:在检索时,可以采用动态的窗口大小,即根据检索到的关键信息动态调整文本切割的范围。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在细粒度中也能提供足够的上下文。

结合多粒度策略:在检索或其他任务中,可以考虑同时使用多个文本粒度。例如,首先使用粗粒度获取大致的范围,然后在该范围内使用细粒度进一步检索。

四、总结

基于基本准则和其它考量因素,较好的办法是"调试",通过调整切割文本粒度,验证问题得出答案的准确性,匹配适合你提供的知识域的切割粒度,即不同的知识域应该给予相匹配的文本切割粒度。

相关推荐
机器之心8 分钟前
DeepSeek开源新基础模型,但不是V4,而是V3.1-Base
人工智能·openai
风云信步13 分钟前
微软开源 GitHub Copilot VS code plugin 源码分析 (二) copilot-instructions.md 文件的应用逻辑
aigc·ai编程·cursor
bug菌29 分钟前
还在为Java开发效率低下而苦恼?Trae能否成为你的编程救星?
aigc·ai编程·trae
风云信步33 分钟前
GitHub CEO '不改变就改行': 拥抱AI,Copilot instruction用法详解
aigc·openai·ai编程
深度学习机器35 分钟前
从Chat Completions到Responses,OpenAI Agent接口设计的演变
llm·openai·agent
FogLetter35 分钟前
面试官问我Function Call,我这样回答拿到了Offer!
前端·面试·openai
lisuwen11641 分钟前
GPT-5 上线风波深度复盘:从口碑两极到策略调整,OpenAI 的变与不变
大数据·人工智能·gpt·chatgpt
葡萄城技术团队1 小时前
BI+AI:让数据会思考,让决策更聪明
aigc
新智元1 小时前
16 岁天才少年炒掉马斯克,空降华尔街巨头!9 岁上大学,14 岁进 SpaceX
人工智能·openai
游戏AI研究所1 小时前
ComfyUI 里的 Prompt 插值器(prompt interpolation / text encoder 插值方式)的含义和作用!
人工智能·游戏·机器学习·stable diffusion·prompt·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