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空间的扩充

一、覆盖技术

解决程序大小超过物理内存总和问题

1.思想

将程序分为多个段/模块,常用段常驻内存,不常用段在需要时调入内存

2.组成

固定区(存放常驻内存,调入后到运行结束时才调出)+覆盖区(存放不常用段,需要时调入,不需要时调出内存)

二、交换技术

1.思想

内存空间紧张时,系统将内存中某些进程暂时换出外存(挂起状态),将外存中某些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换入内存。实质是进程在内存与磁盘间的动态调度,即内存调度,决定将哪个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重新调入内存。

2.磁盘空间组成

文件区(采用离散分配方式存放文件)+对换区(存放被换出的进程数据,采用连续分配方式)

对换区的I/O速度比文件区更快

3.交换原则

优先换出阻塞进程、长驻优先级低的进程;PCB会常驻内存,不会被换出外存

区别:覆盖是在同一个程序或进程中进行的;交换是在不同进程之间进行的。

三、虚拟存储技术

1.传统存储管理方式

必须要一次性将作业全部装入内存才运行,作业装入内存后会一直驻留在内存中,内存空间不够。

2.实现原理

由局部性原理设计(时间局部性-大量循环导致的多次访问某数据

空间局部性-数据连续存放导致的多次访问存储单元及其附近的区域)

在程序装入时,将很快会用到的程序装入内存,暂时用不到的部分留在外存 ------>程序执行时,访问信息不在内存时,由操作系统将信息从外存调入内存------>若内存空间不够,OS将内存中暂时用不到的信息换出到外存

3.虚拟内存

在操作系统管理下,用户使用似乎有一个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内存。

特征:多次性-允许作业被分成多次调入内存;对换性-允许作业在运行过程中换入、换出;虚拟性-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

4.实现过程

采用离散分配的内存管理方式 ,由于虚拟内存的特点,需要在非连续(离散)分配存储管理的基础上增加请求调页/调段功能、页面/段置换功能。

相关推荐
Thexhy3231 天前
Linux学习,CentOS虚拟机网络存在问题,主网络接口 ens33没有分配到 IP 地址,按照这个流程,99% 的虚拟机无网络访问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请从第一
操作系统
CYRUS_STUDIO3 天前
Android 反调试攻防实战:多重检测手段解析与内核级绕过方案
android·操作系统·逆向
YxVoyager4 天前
操作系统(二) :CPU调度
操作系统
pusue_the_sun5 天前
简单概述操作系统的发展
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
apolloyhl6 天前
深入理解 Linux 内核进程管理
linux·运维·服务器·操作系统
hour_go8 天前
用户态与内核态的深度解析:安全、效率与优化之道
笔记·操作系统
LUCIAZZZ9 天前
HTTPS优化简单总结
网络·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http·https·操作系统
fakerth11 天前
【OpenHarmony文件管理子系统】文件访问接口解析
操作系统·openharmony
Layflok12 天前
第三章 内存管理
笔记·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王道笔记
fakerth14 天前
【OpenHarmony文件管理子系统】文件访问接口mod_fileio解析
操作系统·openharm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