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

功能:相邻节点之间无差错的传输数据帧。

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复制代码
1. 数据链路层已经拿到了网络层的数据(<MTU)。
2. 经过网络层的路由选择之后也知道该去往那个相邻的节点。
如果清楚相邻节点的MAC地址就通过以太网协议转发,如果不清楚相邻节点的MAC地址,就通过ARP协议获取MAC地址,然后再通过以太网转发。

以太网协议

协议格式

目的地址:相邻设备的MAC

源地址:自己设备的MAC

类型:记录上层的协议类型

数据:(IP协议头+传输层报头+应用层数据)<= MTU.

ARP协议

ARP不是一个单纯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而是一个介于数据链路层和网

络层之间的协议;ARP协议建立了主机 IP地址 和 MAC地址 的映射关系.

在网络通讯时,源主机的应用程序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却不知道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数据包首先是被网卡接收到再去处理上层协议的,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硬件地址与本机不符,则直接丢弃;

因此在通讯前必须获得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
协议格式

以太网目的地址:请求方发FF:FF:FF:FF:FF:FF表示广播地址

以太网源地址:发送ARP请求的MAC地址

帧类型:表示后面的数据类型,ARP请求和ARP应答此字段为:0x0806

硬件类型:链路层的网络类型

协议类型:要转换的地址类型,IPv4地址进行映射,此值为0x0800

硬件地址长度:MAC长度6

协议地址长度:IP地址长度4

op: 1 ARP请求;2 ARP应答;3 RARP请求;4 RARP应答。

ARP 缓存表

  1. 每台机器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记录着相邻设备的IP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2. 老化时间为20min,20min后更新。

工作方式

复制代码
1. 先检查自己的ARP缓存表,如果有目的主机的表项,则直接对IP数据包进行封装成帧,并转发.
2. 如果在自己主机的ARP表中找不到对应的IP,就发一个ARP请求报文,然后以广播发方式发送,此ARP请求报文中的目的MAC地址为全0,当子网中有可以匹配的IP主机时,就给发送方回复一个应用ARP报文,并带上自己的MAC地址。
3. 请求方收到目的MAC后将数据封装成帧后利用以太网协议发送。
相关推荐
门思科技5 分钟前
设计可靠 LoRaWAN 设备时需要考虑的关键能力
运维·服务器·网络·嵌入式硬件·物联网
小锋学长生活大爆炸12 分钟前
【知识】RPC和gRPC
服务器·网络协议·rpc
小高不会迪斯科18 分钟前
MIT 6.824学习心得(2) 浅谈多线程和RPC
网络·网络协议·rpc
前端小巷子22 分钟前
跨域问题解决方案:CORS(跨域资源共享)
前端·网络协议·面试
清醒的兰44 分钟前
Qt 基于TCP套接字编程
网络·qt·tcp
程序猿追2 小时前
免费版安全性缩水?ToDesk、TeamViewer、向日葵、网易UU远程访问&隐私防护测评
服务器·网络·科技·teamviewer
车载测试工程师2 小时前
车载交换机动态MAC学习和静态MAC绑定&如何获取MAC地址表
网络·tcp/ip·车载系统·wireshark
速盾cdn3 小时前
速盾:高防CDN还有哪些冷知识?
网络·web安全
格调UI成品4 小时前
预警系统安全体系构建:数据加密、权限分级与误报过滤方案
大数据·运维·网络·数据库·安全·预警
愚润求学8 小时前
【Linux】网络基础
linux·运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