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关于本人在使用Linux记录笔记的一些使用方法和经验,温馨提示,本文有点长,约1.7w字,几十张图片,建议收藏查看。
一、Linux基础使用
1,服务器查看及时日志
tail -500f catalina.out
2,如何退出logs日志
ctrl+c 或kill -9 pid
3,设置快捷键
临时快捷键设置: 执行XShell,输入 : alias 'aa=cd /etc/sysconfig' , aa: 快捷键名称
永久快捷键设置: 首先输入你想要设置的别名 看这个别名是否存在;或者 输入alias查看设置了那些别名。
输入 gedit .bashrc 或者 vim ~/.bashrc 打开 .bashrc 进入编辑 在#some more ls aliases 路径下输入你要设置的别名 例如:alias 'aa=cd /etc/sysconfig' 然后保存退出. 然后输入 source ~/.bashrc 使其生效就可以使用定义的别名进入这个快捷键了。
4,解压压缩文件命令
1, 本目录解压:
执行命令:
tar mysql-5.6.17-linux-glibc2.5-i686.tar.gz
文件后缀为.tar.gz
2,解压到其他目录
命令格式:tar -zxvf 【压缩包文件名.tar.gz】 -C 【路径】/
例如:
tar -zxvf jdk-7u55-linux-x64.tar.gz -C /usr/local/installed/java
命令格式:tar -jxvf 【压缩包文件名.tar.bz2】 -C 【路径】/
例如:
tar -jxvf japan.tar.bz2 -C /tmp/
3,压缩到其他目录
压缩.tar.gz格式到指定目录下
命令格式:tar -zcvf 【目录】/ 【压缩包文件名.tar.gz】【源文件】
例如:
tar -zcvf /tmp/test.tar.gz japan/
5,服务器如何设置快捷启动和快捷停止
启动: CATALINA_BASE=$aaadir
export CATALINA_BASE
cd $CATALINA_BASE/bin
./startup &
停止:CATALINA_BASE=$aaadir
export CATALINA_BASE
cd $CATALINA_BASE/bin
./shutdown &
aaa设置永久快捷键路径名 路径在tomcat bin目录下
6,查看文件内容的命令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内容,并将所有内容输出
tac 从最后一行倒序显示内容,并将所有内容输出
more 根据窗口大小,一页一页的现实文件内容
less 和more类似,但其优点可以往前翻页,而且进行可以搜索字符
head 只显示头几行
tail 只显示最后几行
nl 类似于cat -n,显示时输出行号
tailf 类似于tail -f
less 加文件名 进行搜索文件,可以使用 shitf+G 到达文件底部,再通过?+关键字的方式来根据关键来搜索信息。
7,设置成为root权限
输入:
sudo passwd root
设置完root 密码之后
输入:
su root
然后输入 设置的root密码
成为root用户
普通用户使用root 权限
输入:
sudo su root
8,测试连接服务器命令
ping 命令用的是icmp协议,现在大多路由器为了避免广播泛滥,都禁用了icmp协议,所以ping不通了~
tracert命令,路由跟踪,格式tracert ip地址
centos、ubuntu安装telnet命令的方法.
yum list telnet* 列出telnet相关的安装包
yum install telnet-server 安装telnet服务
yum install telnet.* 安装telnet客户端
telnet ip 端口
9,更改linux ssh 端口
输入:
vim /etc/ssh/sshd_config
找到port 并解除注释,更改端口
重启 ssh 输入: service sshd restart
重启之后就要重新登录了
10,获取文件权限
输入: chmod -R 777 文件名
11,查看磁盘空间
查看整个磁盘空间: df -h
查看当前文件夹磁盘使用情况: du --max-depth=1 -h
查看指定路径的大小:du -sh /root/sw
查看目录使用的磁盘空间: df -h 目录
free -m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查看磁盘对应的目录
mount
12,服务器重启
立刻重启:reboot
立刻重启:shutdown -r now
过10分钟自动重启:shutdown -r 10
在时间为12:00时候重启:shutdown -r 12:00
取消重启: shutdown -c
13,防火墙关闭
CentOS 6
查询防火墙状态:
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停止防火墙:
\[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op
启动防火墙:
\[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art
重启防火墙:
\[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永久关闭防火墙: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iptables off
永久关闭后启用: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iptables on
CentOS 7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 14,时间设置
date命令将日期设置为2014年6月18日
---- date -s 06/18/14
将时间设置为14点20分50秒
---- date -s 14:20:50
将时间设置为2014年6月18日14点16分30秒(MMDDhhmmYYYY.ss)
----date 0618141614.30
执行tzselect命令--\>选择Asia--\>选择China--\>选择east China - Beijing, Guangdong, Shanghai, etc--\>然后输入1。
需重启
不用重启
设置时区
> sudo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Shanghai'
>
> date -R
>
> date -s "2020-8-6 18:08:30"
>
> hwclock -w

### 15,远程拷贝
将本地/etc目录中所有的文件和子目录拷贝到IP为"192.168.60.135"的远程Linux系统的root用户下的/opt目录中:
> scp -r /etc [email protected]:/opt
这里的选项"r"与cp命令的"r"选项含义相同。
如果端口不是22,则用一下命令
> scp -r -P 8017 java/ [email protected]:/opt/
### 16,主机名称更改
输入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将localhost.localdomain修改为hserver1
CentOS7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master

### 17,更改服务器ip
编辑ifcfg-eth0 文件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修改如下内容:
BOOTPROTO="static" #dhcp改为static
ONBOOT="yes" #开机启用本配置
IPADDR=192.168.7.106 #静态IP
GATEWAY=192.168.7.1 #默认网关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DNS1=192.168.7.1 #DNS 配置
如果子网掩码是255.255.248.0
PREFIX需要改成21
PREFIX=21
重启网络服务: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18,查看文件大小
查找大于200M的文件
> find / -size +200M -exec ls -lh {} ;
使用
> du -h --max-depth=1
/路径 查询文件夹占用显示该目录占用空间的总和

参考:
-a :全部mount或者unmount /etc/exports中的内容
-r :重新mount /etc/exports中分享出来的目录
-u :umount目录
-v :在export的时候,将详细的信息输出到屏幕上。
具体例子:
exportfs -au 卸载所有共享目录
exportfs -rv 重新共享所有目录并输出详细信息
NFS服务端搭建步骤
yum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y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systemctl start nfs
ps -ef|grep rpc
ps -ef|grep nfs
lsof -i:111
rpcinfo -p localhost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systemctl enable nfs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type=service|grep "enabled"|egrep "rpcbind|nfs"
mkdir /data
chown -R nfsnobody.nfsnobody /data
设置读写权限
chmod -R o+w /data
ls -ld /data
配置共享目录
cat>>/etc/exports<<EOF
/data 192.168.10.90(insecure,rw,sync)
EOF
检查服务
cat /etc/exports
Windows远程链接
mount \192.168.6.193\data x:\
mount \192.168.10.90\home\userfile\admin z:\
mount -t nfs \192.168.6.191\data x:\
showmount -e 192.168.10.90
mount -t nfs 192.168.10.90:/data /mnt
1)建立空连接:
net use \IP\ipc$ "" /user:"" (一定要注意:这一行命令中包含了3个空格)
2)建立非空连接:
net use \IP\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同样有3个空格)
3)映射默认共享:
net use z: \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即可将对方的c盘映射为自己的z盘,其他盘类推)
如果已经和目标建立了ipc访问,具体命令 net use z: \IP\c$
4)删除一个ipc\(连接 net use \IP\ipc\) /del
5)删除共享映射
net use c: /del 删除映射的c盘,其他盘类推
net use * /del 删除全部,会有提示要求按y确认
net use x: /del
net use \IP\192.168.6.191 /del
\192.168.6.191\data
cat>>/etc/exports<<EOF
/home/guacamole/video 192.168.10.91/24(insecure,rw,sync,all_squash)
EOF
mount -t nfs 192.168.10.91:/home/guacamole/video /data/guacamole/video
永久挂载
vim /etc/rc.local
touch /var/lock/subsys/local
/bin/mount -t nfs 192.168.10.91:/home/guacamole/video /data/guacamole/video
Linux错误解决办法
1,bash:vi:command not find
export PATH=/usr/bin:/usr/sbin:/bin:/sbin:/usr/X11R6/bin 这样可以保证命令行命令暂时可以使用。命令执行完之后先不要关闭终端。
然后输入 vi /etc/profile 检查是否设置了Path属性 然后正确的更改path 属性 。
输入source /etc/profile 使配置生效 就ok了。
2,-bash: mysql: command not found
原因:这是由于系统默认会查找/usr/bin下的命令,如果这个命令不在这个目录下,当然会找不到命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映射一个链接到/usr/bin目录下,相当于建立一个链接文件。
首先得知道mysql命令或mysqladmin命令的完整路径,比如mysql的路径是:/usr/local/mysql/bin/mysql,我们则可以这样执行命令:
ln -s /usr/local/mysql/bin/mysql /usr/bin

linux下,在mysql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输入mysql提示:
mysql command not found
遇上-bash: mysql: command not found的情况别着急,这个是因为/usr/local/bin目录下缺失mysql导致,只需要一下方法建立软链接,即可以解决:
把mysql安装目录,比如MYSQLPATH/bin/mysql,映射到/usr/local/bin目录下:
cd /usr/local/bin
ln -fs /MYSQLPATH/bin/mysql mysql
还有其它常用命令mysqladmin、mysqldump等不可用时候都可按用此方法解决。
注:其中MYSQLPATH是mysql的实际安装路径
3,Temporary failure in name resolution 错误解决方法
可以修改/etc/resolv.conf,
找到nameserver项修改成下面的,没有的话添加下面的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使用的Google的name server。
后面别忘记了重启网络,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
如何没有这个文件,就自己vim写个进入
4,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tmp/mysql.sock'
解决办法: 1.检查mysql是否启动 输入 service mysql status
5,xxx is not in the sudoers file. This incident will be reported

原因:该用户没有加入到sudo的配置文件里
解决办法:
切换到root,输入 vi sudo
找到root ALL=(ALL) ALL位置,
在下面添加一行,将root改成你的用户名就可以了。然后退出保存就行。

6,在linux输入命令提示:You have new mail in /var/spool/mail/root
原因:LINUX的邮年提示功能。
解决办法:
输入:
echo "unset MAILCHECK">> /etc/profile
去掉这个提示就可以了。
7,重启网卡出现 /org/freedesktop/NetworkManager/ActiveConnection/7
root@cloud network-scripts\]#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正在关闭接口 eth0: 设备状态:3 (断开连接)
[确定]
关闭环回接口: [确定]
弹出环回接口: [确定]
弹出界面 eth0: 活跃连接状态:激活的
活跃连接路径:/org/freedesktop/NetworkManager/ActiveConnection/7 [确定]
解决办法:
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op
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ff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8, WARNING: REMOTE HOST IDENTIFICATION HAS CHANGED
使用该命令即可:
mv /root/.ssh/known_hosts /tmp
### 9,rpm 出现,Header V3 RSA/SHA256 Signature, key ID fd431d51: NOKEY
更改rpm格式为 rpm -ivh fuse-2.8.3-5.el6.x86_64.rpm --force --nodeps
## Windows常用
### 1. 设置jdk切换的bat文件
新建一个文件,输入:
> setx -m JAVA_HOME "D:\\Java\\jdk1.8.0_31" \&pause
保存,并更改文件后缀名为 .bat。
### 2.设置自动关机的bat文件
自动关机
新建一个文件,输入:
> shutdown -s -t 180
保存,并更改文件后缀名为 .bat。
取消自动关机
新建一个文件,输入:
> shutdown -a
保存,并更改文件后缀名为 .bat。
### 3.Windows 查看端口
查看端口
netstat -aon\|findstr "8080"
根据进程PID 找到是哪个程序占用
tasklist\|findstr "2448"
查看所有的进程
netstat -noab
### 4.Windows的常用命令
Wind + R常用命令
1. appwiz.cpl:程序和功能
2. 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后面可以接路径
3. cleanmgr: 打开磁盘清理工具,dfrgui:优化驱动器
4. cmd:CMD命令提示符
5. regedit:打开注册表
6.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
7. control:控制面版
8. devmgmt.msc:设备管理器
9. dfrgui:优化驱动器
10. diskmgmt.msc:磁盘管理
11. hdwwiz.cpl:设备管理器
12. inetcpl.cpl:Internet属性
13. logoff:注销命令
14. 自动关机命令shoutdown -s:关机 -r:重启 -a:取消
shutdown -s -t 600:表示600秒后自动关机
shutdown -a :可取消定时关机
shutdown -r -t 600:表示600秒后自动重启
### 5.Windows TPC 缓冲自适应
netsh int tcp set global autotuninglevel=normal
### 6.Windows10内存占用高问题
1.在 服务中关闭 sysmain
2.在电源选项中关闭快速启动


### 7.链接创建
mklink 命令
mklink /j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eeeee5 X:
mklink /d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eeeee5 X:\\
### 8.磁盘映射和远程链接
> net use \* /delete /y
>
> cat\>\>/etc/exports\<\
-a :全部mount或者unmount /etc/exports中的内容
-r :重新mount /etc/exports中分享出来的目录
-u :umount目录
-v :在export的时候,将详细的信息输出到屏幕上。
具体例子:
exportfs -au 卸载所有共享目录
exportfs -rv 重新共享所有目录并输出详细信息
NFS服务端搭建步骤
yum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y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systemctl start nfs
ps -ef|grep rpc
ps -ef|grep nfs
lsof -i:111
rpcinfo -p localhost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systemctl enable nfs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type=service|grep "enabled"|egrep "rpcbind|nfs"
mkdir /data
chown -R nfsnobody.nfsnobody /data
设置读写权限
chmod -R o+w /data
ls -ld /data
配置共享目录
cat>>/etc/exports<<EOF
/data 192.168.10.90(insecure,rw,sync)
EOF
检查服务
cat /etc/exports
Windows远程链接
mount \192.168.6.193\data x:\
mount \192.168.10.90\home\userfile\admin z:\
mount -t nfs \192.168.6.191\data x:\
showmount -e 192.168.10.90
mount -t nfs 192.168.10.90:/data /mnt
1)建立空连接:
net use \IP\ipc$ "" /user:"" (一定要注意:这一行命令中包含了3个空格)
2)建立非空连接:
net use \IP\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同样有3个空格)
3)映射默认共享:
net use z: \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即可将对方的c盘映射为自己的z盘,其他盘类推)
如果已经和目标建立了ipc访问,具体命令 net use z: \IP\c$
4)删除一个ipc\(连接 net use \IP\ipc\) /del
5)删除共享映射
net use c: /del 删除映射的c盘,其他盘类推
net use * /del 删除全部,会有提示要求按y确认
net use x: /del
net use \IP\192.168.6.191 /del
\192.168.6.191\data
9.Java服务后台启动
后台启动
@echo off
start javaw -jar file-client.jar
exit
以管理员方式后台启动
@echo off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color 3e
PUSHD %~DP0 & cd /d "%~dp0"
%1 %2
mshta vbscript:createobject("shell.application").shellexecute("%~s0","goto :runas","","runas",1)(window.close)&goto :eof
:runas
start javaw -jar link-client.jar
exit
10.查看TCP连接数
查看总共有的连接数:
netstat -an -p tcp | find "ESTABLISHED" /c
查看该IP的连接数:
netstat -an -p tcp | find "X.X.X.X" | find "ESTABLISHED" /c
查看该IP这个端口的连接数:
netstat -an -p tcp | find "X.X.X.X:PORT" | find "ESTABLISHED" /c
其他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手记系列的最后一篇了,这个系列也算完结了,本以为整理一下笔记发出来不会花费太多时间,没想到整理加排版都往三个小时往上走了。
看着自己的笔记,从刚开始工作记录在txt文本,然后增加图片到word文档,从最开始的几十kb到现在接近40MB,记录了太多太多了,这里面包含各种各样的知识,小到一个Java方法,大到一个技术点的理论和实战整合。这些中有不少已经被整理成博客了,但是更多的还没整理,后续有时间在一个个的抽出来写成博客吧~
手记系列
记载个人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各种杂谈笔记、问题汇总、经验累积的系列。
- 手记系列之一 ----- 关于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的开发流程
- 手记系列之二 ----- 关于IDEA的一些使用方法经验
- 手记系列之三 ----- 关于使用Nginx的一些使用方法和经验
- 手记系列之四 ----- 关于使用MySql的经验
- 手记系列之五 ----- SQL使用经验分享
- 手记系列之六 ----- 分享个人使用kafka经验
一首很带感的动漫钢琴曲~
原创不易,如果感觉不错,希望给个推荐!您的支持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版权声明:
作者:虚无境
博客园出处:http://www.cnblogs.com/xuwujing
CSDN出处:http://blog.csdn.net/qazwsxpcm
个人博客出处:https://xuwujing.githu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