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基础(1):两个概念

最近看了点Spring的源码,于是来稍微扯一扯,希望能帮一部分培训班出身的朋友撕开一道口子,透透气。

广义上的Spring指的是Spring整个项目,包含SpringBoot、SpringCloud、SpringFramework、SpringData等等,

本系列文章只讨论狭义上的Spring,也就是SpringFrameWork。

主要内容:

  • 盲点
  • Spring说,万物皆可定义
  • 默默付出的后置处理器
  • 利用后置处理器返回代理对象

盲点

如果你恰好非科班转行且从未独立看过源码,那么你很可能至今都不曾注意某两个概念。

你以为我会说IOC和AOP?NO。

看到这里,一部分读者心里一惊:卧槽,说的啥玩意,Spring不就IOC和AOP吗?!这两个都不说,你这篇文章为啥能写这么长?

不错,我就是这么长。其实我要讲的是:

  • BeanDefinition
  • BeanPostProcessor

大部分人一听到"请你谈谈对Spring的理解",就会下意识地搬出IOC和AOP两座大山,赶紧糊弄过去。大概是这样的:

IOC

所谓的控制反转。通俗地讲,就是把原本需要程序员自己创建和维护的一大堆bean统统交由Spring管理。

也就是说,Spring将我们从盘根错节的依赖关系中解放了。当前对象如果需要依赖另一个对象,只要打一个@Autowired注解,Spring就会自动帮你安装上。

AOP

所谓的面向切面编程。通俗地讲,它一般被用来解决一些系统交叉业务的织入,比如日志啦、事务啥的。打个比方,UserService的method1可能要打印日志,BrandService的method2可能也需要。亦即:一个交叉业务就是要切入系统的一个方面。具体用代码展示就是:

AOP图一:这个切面,可以是日志,也可以是事务

交叉业务的编程问题即为面向切面编程。AOP的目标就是使交叉业务模块化。做法是将切面代码移动到原始方法的周围:

AOP图二

原先不用AOP时(图一),交叉业务的代码直接硬编码在方法内部的前后 ,而AOP则是把交叉业务写在方法调用前后。那么,为什么AOP不把代码也写在方法内部的前后呢?两点原因:

  • 首先,这与AOP的底层实现方式有关:动态代理其实就是代理对象调用目标对象的同名方法,并在调用前后加增强代码。

InvocationHandler介于代理对象和目标对象中间,作用有两个:1.衔接调用链 2.存放增强代码

  • 其次,这两种最终运行效果是一样的,所以没什么好纠结的。

而所谓的模块化,我个人的理解是将切面代码做成一个可管理的状态。比如日志打印,不再是直接硬编码在方法中的零散语句,而是做成一个切面类,通过通知方法去执行切面代码。

我相信大部分培训班出来的朋友也就言尽于此,讲完上面内容就准备打卡下班了。

怎么说呢,IOC按上面的解释,虽然很浅,但也马马虎虎吧。然而AOP,很多人对它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

这样吧,我问你一个问题,现在我自己写了一个UserController,以及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并且在UserController中注入Service层对象:

@Autowired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那么,这个userService一定是我们写的UserServiceImpl的实例吗?

如果你听不懂我要问什么,说明你对Spring的AOP理解还是太少了。

实际上,Spring依赖注入的对象并不一定是我们自己写的类的实例,也可能是userServiceImpl的代理对象。下面分别演示这两种情况:

  • 注入userServiceImpl对象

注入的是UserServiceImpl类型

  • 注入userServiceImpl的代理对象(CGLib动态代理)

注入的是CGLib动态代理生成的userServiceImpl的代理对象

为什么两次注入的对象不同?

因为第二次我给UserServiceImpl加了@Transactional 注解。

此时Spring读取到这个注解,便知道我们要使用事务。而我们编写的UserService类中并没有包含任何事务相关的代码。如果给你,你会怎么做?

动态代理嘛!

上面说了,InvocationHandler作用有两个:1.衔接调用链, 2.存放增强代码。

用动态代理在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中开启关闭事务即可完成事务控制。

看到这里,我仿佛听到有一部分兄弟默默说了句:卧槽,原来是这样...

但是,上面对IOC和AOP的理解,也仅仅是应用级别,是一个面。仅仅了解到这个程度,对Spring的了解还是非常扁平的,不够立体。


Spring说,万物皆可定义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特斯拉搞出了交流电。

Java说,万物皆对象。但是Spring另外搞了BeanDefinition...

什么BeanDefinition呢?其实它是bean定义的一个顶级接口:

正如BeanDefinition接口的注释所言:一个BeanDefinition是用来描述一个bean实例的

哎呀卧槽,啥玩意啊。描述一个bean实例?我咋想起了Class类呢。

其实,两者并没有矛盾。

BeanDefinition的实现类很多,这里仅以AbstractBeanDefinition为例,它实现了BeanDefinition

Class只是描述了一个类有哪些字段、方法,但是无法描述如何实例化这个bean!如果说,Class类描述了一块猪肉,那么BeanDefinition就是描述如何做红烧肉:

  • 单例吗?
  • 是否需要延迟加载?
  • 需要调用哪个初始化方法/销毁方法?

在容器内部,这些bean定义被表示为BeanDefinition对象,包含以下元数据:

1.包限定的类名:通常,定义bean的实际实现类。
2.Bean行为配置:它声明Bean在容器中的行为(范围、生命周期回调,等等)。
3.Bean依赖:对其他Bean的引用。
4.对当前Bean的一些设置:例如,池的大小限制或在管理连接池的bean中使用的连接数。
------Spring官方文档

大部分初学者以为Spring解析<bean/>或者@Bean后,就直接搞了一个bean存到一个大Map中,其实并不是。

  • Spring首先会扫描解析指定位置的所有的类得到Resources(可以理解为读取.Class文件)
  • 然后依照TypeFilter和@Conditional注解决定是否将这个类解析为BeanDefinition
  • 稍后再把一个个BeanDefinition取出实例化成Bean

就好比什么呢?你从海里吊了一条鱼,但是你还没想好清蒸还是红烧,那就干脆先晒成鱼干吧。一条咸鱼,其实蕴藏着无限可能,因为它可能会翻身!


默默付出的后置处理器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咸鱼如何翻身。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AOP。上面AOP的例子中我说过了,如果不加@Transactional,那么Controller层注入的就是普通的userServiceImpl,而加了注解以后返回的实际是代理对象。

为什么Spring要返回代理对象?因为我们压根就没在UserServiceImpl中写任何commit或者rollback等事务相关的代码,但是此时此刻代理对象却能完成事务操作。毫无疑问,这个代理对象已经被Spring加了佐料(事务增强代码)。

那么Spring是何时何地加佐料的呢?说来话长,我们先绕个弯子。

大部分人把Spring比作容器,其实潜意识里是将Spring完全等同于一个Map了。其实,真正存单例对象的Map,只是Spring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仅仅是BeanFactory子类的一个字段,我更习惯称它为"单例池"。

/** Cache of singleton objects: bean name --> bean instance */
private final Map<String, Object> singletonObjects = new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Object>(256);

这里的ApplicationContext和BeanFactory是接口,实际上都有各自的子类。比如注解驱动开发时,Spring中最关键的就是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和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所以,很多人把Spring理解成一个大Map,还是太肤浅了。就拿ApplicationContext来讲,它也实现了BeanFactory接口,说明它其实也是一个容器。但是同为容器,与BeanFactory不同的是,ApplicationContext主要用来包含各种各样的组件,而不是存bean:

ApplicationContext的部分组件示意图(包括Bean工厂)

那么,Spring是如何给咸鱼加佐料(事务代码的织入)的呢?关键就在于后置处理器。

后置处理器其实可以分好多种,属于Spring的扩展点之一:

前三个BeanFactoryPostProcessor、BeanDefinitionRegistryPostProcessor、BeanPostProcessor都算是后置处理器,这里篇幅有限,暂且先只介绍一下BeanPostProcessor。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是处理BeanFactory的,所以存在ApplicationContext中。而BeanPostProcessor是处理Bean的,所以存在BeanFactory中,请务必注意!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是用来干预BeanFactory创建的,而BeanPostProcessor是用来干预Bean的实例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在普通Bean中注入ApplicationContext实例?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

@Autowired
ApplicationContext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除了利用Spring本身的IOC容器自动注入以外,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我们可以让Bean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

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并实现se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用成员变量去接收形参applicationContext

后期,Spring会调用se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传入ApplicationContext实例。

Spring官方文档:
一般来说,您应该避免使用它,因为它将代码耦合到Spring中,并且不遵循控制反转样式。

这是我认为Spring最牛逼的地方:代码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甚至你自己都懵逼,为什么实现了一个接口,这个方法就被莫名其妙调用,还传进了一个对象...

这其实就是后置处理器的工作!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虽然表面上在我们只要让Bean实现一个接口就能完成ApplicationContext组件的注入,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背地里Spring做了很多事情。Spring会在框架的某一处搞个for循环,遍历当前容器中所有的BeanPostProcessor,其中就包括一个叫ApplicationContextAwareProcessor的后置处理器,它的作用是:处理实现了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的Bean。

上面这句话有点绕,大家停下来多想几遍。

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创建过程必然经过BeanPostProcessor

要扩展的类(Bean)是不确定的,但是处理扩展类的流程(循环BeanPostProcessor)是写死的。因为一个程序,再怎么高度可扩展,总有一个要定下来吧。也就是说,在这个Bean实例化的某一紧要处,必然要经过很多BeanPostProcessor。但是,BeanPostProcessor也不是谁都处理,有时也会做判断。比如:

if (bean instanceof Aware) {
    if (bean instanceof EnvironmentAware) {
        ((EnvironmentAware) bean).setEnvironment(this.applicationContext.getEnvironment());
    }
    if (bean instanceof EmbeddedValueResolverAware) {
        ((EmbeddedValueResolverAware) bean).setEmbeddedValueResolver(this.embeddedValueResolver);
    }
    if (bean instanceof ResourceLoaderAware) {
        ((ResourceLoaderAware) bean).setResourceLoader(this.applicationContext);
    }
    if (bean instanceof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Aware) {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Aware) bean).set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this.applicationContext);
    }
    if (bean instanceof MessageSourceAware) {
        ((MessageSourceAware) bean).setMessageSource(this.applicationContext);
    }
    if (bean instanceof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bean).setApplicationContext(this.applicationContext);
    }
}

所以,此时此刻一个类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有两层含义:

  • 作为后置处理器的判断依据,只有你实现了该接口我才处理你
  • 提供被后置处理器调用的方法

利用后置处理器返回代理对象

大致了解Spring Bean的创建流程后,接下来我们尝试着用BeanPostProcessor返回当前Bean的代理对象。

pom.xml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ontext</artifactId>
        <version>4.3.12.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AppConfig

@Configuration //JavaConfig方式,即当前配置类相当于一个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
@ComponentScan //不写路径,则默认扫描当前配置类(AppConfig)所在包及其子包
public class AppConfig {

}

Calculator

public interface Calculator {
    public void add(int a, int b);
}

CalCulatorImpl

@Component
public class CalculatorImpl implements Calculator {
    public void add(int a, int b) {
        System.out.println(a+b);
    }
}

后置处理器MyAspectJAutoProxyCreator

使用步骤:

  1. 实现BeanPostProcessor

  2. @Component加入Spring容器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AspectJAutoProxyCreator implements BeanPostProcessor {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
    return bean;
    }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throws BeansException {
         final Object obj = bean;
         //如果当前经过BeanPostProcessors的Bean是Calculator类型,我们就返回它的代理对象
         if (bean instanceof Calculator) {
            Object proxyObj = Proxy.newProxyInstance(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
                     bean.getClass().getInterfaces(),
                     new InvocationHandler() {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开始计算....");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obj, args);
                             System.out.println("结束计算...");
                             return result;
                         }
                     }
             );
            return proxyObj;
         }
         //否则返回本身
         return obj;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PostProcess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容器启动成功!");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AppConfig.class);
        
        String[] beanDefinitionNames =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DefinitionNames();
        //打印当前容器所有BeanDefinition
        for (String beanDefinitionName : beanDefinitionNames) {
            System.out.println(beanDefinitionName);
        }

        System.out.println("============");
        
        //取出Calculator类型的实例,调用add方法
        Calculator calculator = (Calculator)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Calculator.class);
        calculator.add(1, 2);
}

先把MyAspectJAutoProxyCreator的@Component注释掉,此时Spring中没有我们自定义的后置处理器,那么返回的就是CalculatorImpl:

把@Component加上,此时MyAspectJAutoProxyCreator加入到Spring的BeanPostProcessors中,会拦截到CalculatorImpl,并返回代理对象:

代理对象的add()方法被增强:前后打印日志


本文是Spring源码系列的第一篇,仅仅是介绍了两个重要概念:BeanDefinition和BeanPostProcessor。更详细的内容, 比如Bean的生命周期流程及其它后置处理器的介绍,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更新。通过本文,大家只要有朦胧的Spring Bean生命周期的概念,以及知道BeanDefinition和BeanPostProcessor即可。

相关推荐
陈大爷(有低保)7 分钟前
UDP Socket聊天室(Java)
java·网络协议·udp
kinlon.liu21 分钟前
零信任安全架构--持续验证
java·安全·安全架构·mfa·持续验证
哈喽,树先生28 分钟前
1.Seata 1.5.2 seata-server搭建
spring·springcloud
王哲晓42 分钟前
Linux通过yum安装Docker
java·linux·docker
java6666688881 小时前
如何在Java中实现高效的对象映射:Dozer与MapStruct的比较与优化
java·开发语言
Violet永存1 小时前
源码分析:LinkedList
java·开发语言
执键行天涯1 小时前
【经验帖】JAVA中同方法,两次调用Mybatis,一次更新,一次查询,同一事务,第一次修改对第二次的可见性如何
java·数据库·mybatis
Adolf_19931 小时前
Flask-JWT-Extended登录验证, 不用自定义
后端·python·flask
Jarlen1 小时前
将本地离线Jar包上传到Maven远程私库上,供项目编译使用
java·maven·jar
蓑 羽1 小时前
力扣438 找到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异位词 Java版本
java·算法·leet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