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让我成功的其实是“第一性原理”(PM必读)

大家好,我是老原。

关注我比较久的老粉都知道,我是从产品经理转到项目经理,然后才到现在的PMO。

在做产品的时,关注点在于如何把产品做好,在接触到项目后,更多的是去关注如何把项目做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学了当时市场认可度和含金量比较高的PMP。

通过系统地学习了项目管理的10大知识领域,对整个项目流程,以及进度、质量、安全、合同、费用管理等具体的业务有了可以实操的方向。

很多人学了PMBOK,也考取了PMP证书,为什么还是带不好项目呢?

你们认为是证书没有价值,还是你的执行出了问题?

如果你还没转过弯,那今天的内容你一定要认真看了。

当然,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讨论要不要考PMP,毕竟PMP只是我们人生生涯中很小的一个学习部分。

当然,对于还没考PMP的同学,同样可以提前看一下,再去学习,会更有方向。

回归正题,今天文章主要分两部分:

1、为什么知行合一这么难?

2、分享一个思考方式

一、为什么"知行合一"这么难

为什么"知行合一"这么难,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还在知多行少的阶段。

"知多行少"就像是一个死结,越捆越紧,眼看着自己成为认知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现在有很多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急于求成,总想跳过行动环节,寄希望于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捷径来无痛逆袭。

到最后发现,这其实才是最大的弯路,费尽心思找捷径,捷径永远是那条看似漫长而低效的执行之路。

就像很多人学完了PMP,发现还是不会带项目,这不是很正常吗?

你只是以为自己会了,但是在本质上,你并没有真正掌握它、运用它。

那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还得从根本上原因出发,我也整合了一下大家给我反馈的想法,发现大致是因为这2点。

01 目的不同,结果不同

就拿PMP来说,有了解过PMP认证考试的都知道,官方教材《PMBOK®指南》有700多页,拿起来也有个几斤重,如果是报名班课跟着老师学习,学习周期大概是在2-3个月。

如果是自学,学习战线可能会无线拉长,耗时会更久,因为单纯靠自己,是很难进入状态的。

而且,大多数人在这2-3个月的第一目标还是为了拿证,但是千万别以为,你考完了,就是学会了。

学习期间,实际更多是边学边背诵的过程,要希望你们还能花时间去理解、实践、总结,我是真不信。更别说还有为了拿证只刷题的朋友。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同学并没有真正去理解这些知识和体系。我为什么会知道,因为最开始我也是这么学的。

所以为了能让大家真正掌握,在帮你们通过考试后,我们会有延期服务,考过之后还可以继续学习,而且完全免费。但令人遗憾的是,去学的人并没有几个。

以考证为目标,最终能得到的结果是考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结果也自然是实战经验。

目标会决定行为,行为会决定最终的结果。

02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无论老师在课上讲得多生动,举例多真实,考题多努力接近实际,没经过自己的转化,都只能是理想化状况,我们的真实问题,比这些复杂的多。

要把理想状态变成现实,就必须依托你学习的框架,在其基础上实践实践再实践。

二、给你们分享个思考方式

可能很多人学完了PMP,都还不知道它有啥用,它能解决我什么项目问题。

其实,这种情况不仅限于PMP,学习任何技能的过程都是一样的。

类比你的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大学上课,都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方式方法和方向,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未知未觉---已知未觉---已知已觉。

究竟该怎么去做?我也给你们分享一个思考方式------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一种思考方式,不看左右不盲从,大到国家的立国初衷,公司的战略/愿景,小到个人的职业发展,第一性原理直指事物的本质内核。

亚里士多德对于第一性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演绎法大家都知道吧,它有个前提是"大前提正确",这个大前提就是我们讲的"第一性原理"。

每个人、每件事、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建构在第一性原理上的大厦才是稳定的。

这种思维方式有别于"别人做什么我做什么","跟着感觉走",从事物的本质开始思考,这种思维方式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的。

就比如在项目管理这块,理论不断迭代的本质其实是逻辑的迭代演化。

逻辑演化的根本在于"人","人"构成的这个大系统在不断演化,环境的变化、内外部竞争,迫使这个演化不断在发生。

然而在一个项目中,有很多不同利益诉求的个体去完成同一个项目,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经理或者团队来说,"项目"或者说"流程"能否按照要求完成,也在于背后的"人"。

项目是载体,人的成长才是背后颠扑不破的真理。

所以基于项目管理来说,第一性原理就是:确保项目能产生价值,自己带头创造价值,帮助团队成员实现价值。

再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

很多考学了PMP证书的人,为什么还是带不好项目呢?它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想清楚这个问题,你至少一只脚跨进了项目管理的大门。


我是老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项目经理老原】,每天都会有项目管理案例干货分享。

相关推荐
玩转数据库管理工具FOR DBLENS5 天前
项目高压生存指南:科学重构身体与认知系统的抗压算法
大数据·数据库·职场和发展·项目管理
AlanChen11 天前
PMP-第四章 项目整合管理(一)
pmp·pmi
进度猫16 天前
告别进度失控:用燃尽图补上甘特图的监控盲区
项目管理·甘特图·项目管理软件
Hello kele19 天前
解构与重构:“整体部分”视角下的软件开发思维范式
大数据·经验分享·程序员·重构·项目管理·人月神话·沟通困局
玩转数据库管理工具FOR DBLENS24 天前
项目预期管理:超越甘特图,实现客户价值交付
数据库·职场和发展·项目管理·产品经理·数据库开发·甘特图
人猿泰飞1 个月前
在Ubuntu-22.04.5中安装ONLYOFFICE DocSpace(协作空间)【注意:安装失败,谨慎参考!】
java·linux·运维·python·ubuntu·项目管理·onlyoffice
yuanlve36291 个月前
跨境电商管理转型:日事清通过目标管理、流程自动化助力智优美科技项目管理升级与目标落地复盘
项目管理·流程自动化·mbo目标管理
猴哥聊项目管理1 个月前
IPD项目管理的“黄金三角“在2025年是否需要重构?
重构·项目管理·项目经理·企业管理·项目变更管理·华为ipd项目管理·ipd项目管理流程
dushky1 个月前
职责分配矩阵(RAM)详解
矩阵·项目管理·pmp·ra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