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7】优化算法

1 有监督学习的损失函数

1.1 分类问题

对二分类问题, Y={1,−1}, 我们希望sign f(xi,θ)=yi, 最自然的损失函数是0-1损失,

函数定义 特点
0-1损失函数 非凸、非光滑,很难直接对该函数进行优化
Hinge损失函数 当fy≥1时, 该函数不对其做任何惩罚。 Hinge损失在fy=1处不可导, 因此不能用梯度下降法进行优化, 而是用次梯度下降法
Logistic损失函数 该损失函数对所有的样本点都有所惩罚, 因此对异常值相对更敏感一些
交叉熵损失函数

1.2回归问题

希望 , 最常用的损失函数是平方损失函数

函数定义 特点
平方损失函数 对异常点比较敏感
绝对损失函数 在f=y处无法求导数
Huber损失函数

2 梯度下降法

梯度下降算法发展过程

3 L1正则化与稀疏性

稀疏性,就是模型中的很多参数为0,相当于对模型进行了特征选择,只留下了重要的特征。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降低了过拟合的可能。

为什么L1正则化能让模型具有稀疏性?

3.1 从解空间形状来看

黄色的部分是L2和L1正则项约束后的解空间, 绿色的等高线是凸优化问题中目标函数的等高线,L2正则项约束后的解空间是圆形, 而L1正则项约束的解空间是多边形。显然, 多边形的解空间更容易在尖角处与等高线碰撞出稀疏解。

3.2 从函数叠加来看

首先, 考虑加上L2正则化项, 目标函数变成L(w)+Cw2, 其函数曲线为黄色。此时, 最小值点在黄点处, 对应的w*的绝对值减小了, 但仍然非0。

然后, 考虑加上L1正则化项, 目标函数变成L(w)+C|w|, 其函数曲线为绿色。此时, 最小值点在红点处, 对应的w是0, 产生了稀疏性。

在一些在线梯度下降算法中, 往往会采用截断梯度法来产生稀疏性, 这同L1正则项产生稀疏性的原理是类似的。

3.3从贝叶斯实验来看

从贝叶斯的角度来理解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 简单的解释是, L1正则化相当于对模型参数w引入了拉普拉斯先验, L2正则化相当于引入了高斯先验, 而拉普拉斯先验使参数为0的可能性更大。

相关推荐
AI数据皮皮侠8 分钟前
中国各省森林覆盖率等数据(2000-2023年)
大数据·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西柚小萌新2 小时前
【深入浅出PyTorch】--3.1.PyTorch组成模块1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2401_841495643 小时前
【数据结构】红黑树的基本操作
java·数据结构·c++·python·算法·红黑树·二叉搜索树
西猫雷婶3 小时前
random.shuffle()函数随机打乱数据
开发语言·pytorch·python·学习·算法·线性回归·numpy
鑫宝的学习笔记3 小时前
Vmware虚拟机联网问题,显示:线缆已拔出!!!
人工智能·ubuntu
小李独爱秋3 小时前
机器学习中的聚类理论与K-means算法详解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kmeans·聚类
comli_cn4 小时前
GSPO论文阅读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
ruleslol4 小时前
Week09-Clustering聚类&k-mean
机器学习·聚类
大有数据可视化4 小时前
数字孪生背后的大数据技术:时序数据库为何是关键?
大数据·数据库·人工智能
Bioinfo Guy4 小时前
Genome Med|RAG-HPO做表型注释:学习一下大语言模型怎么作为发文思路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多组学